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贝克莱有关“观念只能和观念相似”、不能“设想您的思想的对象可以在心外存在”等论述所引起的哲学“疑难”。曾被新实在论称为“自我中心困境”。本从语义分析等角度。说明因贝克莱所起的“疑难”大多是因语义解读不当而引起的。并阐述了判定观念是否同外界事物“相似”、相符的认识途径和实践途径。本认为,外物存在是可以被设想的。而被设想的“外物存在”所指向、所表达的正是思想之外有物存在。  相似文献   

2.
移情现象是文学创作过程中心物关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一方面,主体的情感投射到外物,改变了物象的色彩和情调;另一方面,外物移易了主体的情感。而且,在某个人的某一艺术思维过程中,“移入”和“移易”两种移情可以同时发生。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人,力不如牛、动不如马,而为我所用”。意思是说人的力气没有牛大,跑起来没有马快,但是人能够使用它们为自己服务。究其原因,是因为人具有借助外物和外力的能力,即“利用中介物”的能力。能否利用中介物,是衡量人的思维能力的标准。我国古代曾经广为流传的“以石称象”和“司马光砸  相似文献   

4.
我们都知道,吟诗赋词,诗人的感情往往是由外物而触发,睹物思人,触景生情。而在表情达意时又常常是拟物自比,托物言志,借物抒情,情因物生,物我交融。这里所说的“物”,既包括有生命的花鸟草兽,也包括无生命的风霜雪月,山川名胜。了解事物名称及相关内容,是鉴赏古典诗歌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讲求蓄志修身的儒家有君子“比德于物”的传统.此传统一方面通过外物之美砥砺陶冶其志.另一方面通过外物之美展现其蓄志之美,起到“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①的效验。因此在其阐经论道之际,抑或诗文赋志之时.比德之“物”不断被继承与变换着。  相似文献   

6.
移情说强调外物的生命化,即把人的主观感情挪移到外物中去,使原本无生命的客观外物好像也有了感觉、思想、情感、意志等活动,从而产生物我融合的境界。在中国诗歌意象的选择、提炼过程中,在诗歌意境的营造过程中,"移情"手法起到了重要的媒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物感说"是我国魏晋文论中的重要学说,论述的是作家创作中"物"与"情"的关系.陆机在《文赋》中论述了作家有感于四时景物而产生创作的冲动,刘勰则将"物"的内涵扩展为一切客观外物,并强调了"物"与"情"的互动关系,钟嵘则进一步将社会生活纳入"物"的范畴,并将"情"推到了至高的地位.同时,刘勰和钟嵘还进一步论述了作家如何写"物"以传"情".庄子的"至乐"说、《礼记*乐记》中的音乐理论、蔡邕的"肇与自然"说,是这一学说的理论基础,前人及时人的文学创作,也是这一理论产生的创作源泉.  相似文献   

8.
从语言的运用看,王阳明的"物"有三种意义:一是"外物"的物,即把物当作客观本然的"外物",这种纯粹的认识论视角阻断了存在与"心"的意义关系;二是"意之所之即为物"的物,它可以从意义世界的建构来理解,指明了心与物可以交感循环;三是"与天地万物一体"的一体之物,它关涉心学的基本感性论,阐明了心物交感的最终依据。第二层义与第三层义内在统一,而与第一层含义相对。  相似文献   

9.
意象,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范畴之一,是由主观与客观结合交融,即外物形象和诗人的情意相结合而形成,它是诗人根据抒情言志的需要,对种种现实生活现象进行艺术概括,从而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的审美图像。  相似文献   

10.
“诗言志”。古代诗歌言志有多种手法,直抒胸臆而外,借景抒怀、以古喻今、托物言志等都是诗人寄寓心志的常见方法。所谓“托物言志”,是指诗歌创作中一种凭借外物寄寓心志的表现手法。诗人所言之“志”,有时亦称哲理、情感、主旨、意蕴等,这种艺术方法,可使诗歌含蓄蕴藉。本拟就“托物言志”类诗歌的特征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1.
特异性免疫是机体保护自身的第三道防线,特点是其保护功能只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如患天花后只对天花病免疫,患麻疹后只对麻疹免疫,而不能对其他传染病免疫。这种免疫对细菌等外物有“记忆”作用,一次交手后,就“记住”了外物的特征,一旦外物二次侵入,能在病原体为患之前迅速将其消灭。这样准确、高级的机体防护系统,只有高等脊椎动物鸟类和哺乳类才具有,这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虽然在最为根本的意义上,因循行为的理由在万物内在自能机制的内置,但是,在实际的操作层面上,它也并非毫无规矩之举。具体而言,必须依据自然之道,坚守“无事”的规则,实践开始于“物至而应”的应对,虽然是“舍己而以物为法者”的实际切入,但终结于“应物而不移”的物我共作共存的双赢的效应境遇,是一种因随外物而制御外物的动态实践。  相似文献   

13.
虽然在最为根本的意义上,因循行为的理由在万物内在自能机制的内置,但是,在实际的操作层面上,它也并非毫无规矩之举。具体而言,必须依据自然之道,坚守"无事"的规则,实践开始于"物至而应"的应对,虽然是"舍己而以物为法者"的实际切入,但终结于"应物而不移"的物我共作共存的双赢的效应境遇,是一种因随外物而制御外物的动态实践。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学"悲秋"主题探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文学悲秋的传统主题并不只是因为诗人们有感于外物所致,它的深层原因乃是先民悲秋的集体无意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老子之"德"为物之内核,使一物与他物相区分而成其为自身;"欲"则构成一物与他物之区分与关联。人对于物的区分,包括"我"与外物的区分,以及万物之间的区分,便构成所谓"知"。区分的可操作化为"技"。老子并不讨论完全的无欲,禁欲恰恰是对自然生命的戕害。合于道的欲不是基于"物"与"我"的区分,而是洞忘物我,乃是无"我"之"欲",是无知无识的自然之欲。以背离道的物欲区分万物所构成的知识可以称之为"妄知",以无我的自然之欲区分万物所构成的知识可以称之为"明知"。但是,这"明知"却仅仅只能为圣人所掌握,而不可告之于民。因为外物的自然性区分也是区分,亦即一种对于自然之欲的有知有识——这本身就是非自然性的。如果掌握"明知"之人德性修养不足,将无法驾驭这本身为非自然性的对于外物的自然性区分之知识,必然导致向非自然性地区分外物滑落,从而异变为"妄知"。  相似文献   

16.
一般来说,诗歌不是以直说的方式,而是以对外物形象(意象)描绘的方式表达思想感情的。诗人是借外物形象隐喻和暗示思想感情,这外物形象便自然成为思想感情的象征。因而,诗人诗歌创作的秘密说到底,就是为他要表现的思想感情找到一种最恰切、最形象、最典型的外物形象,也就是说,要为他表现的思想感情创造一种最合适的象征。所谓最合适的象征就是,诗人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得到了外物形象“的同构”性的表现。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结构”形式与外物形象的“结构”形式获得了“同构”性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便得到了隐喻和暗示性的表达,诗的象征性…  相似文献   

17.
移情现象是文学创作过程中心物关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一方面,主体的情感投射到外物,改变了物象的色彩和情调;另一方面,外物移易了主体的情感.而且,在某个人的某一艺术思维过程中,"移入"和"移易"两种移情可以同时发生.  相似文献   

18.
杨朱思想及其当代美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臣 《零陵学院学报》2004,25(1):104-107
杨朱思想具有复杂性,必须结合时代背景,身世言行全面把握其思想体系。杨朱的贵己理论的出发点是个体,内容又细分为轻物重生和全生保真两个方面。轻物重生,是权衡外物与生命的准则;全生保真则侧重个体的人性和个性,二都指向天下大治的终极目标。扬朱哲学中的全生保真对当代美学转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汉赋的“大”美所展示的人与外物的关系,与庄子所设定的人和自然的关系一样。庄子和汉赋采用了同样的审美视角,有着类似的时空秩序和完整的结构,都以纯净之心悉心体验着世界,在对外物的自由游观中体现出“好奇”的风格。汉赋又不像庄子一样以心态的虚静为旨归,而是更加注重感性的体验,并将审美对象由自然延伸到社会,且比庄子的哲理论述更加表象化。  相似文献   

20.
作文需要习作者有着健康的情感,感情与外物有着紧密的联系。情与物的嫁接、情对物的选择、情对物的改造这三种基本的移情表达方式的运用,可避免学生写作时由于情与物的离脱而造成文章的空洞与呆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