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清代,闽西地区列女群现象骤然兴起。官方的奖励和家庭的教育固然是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但理学贞节观的强化及广泛传播当是其一个更为深刻的促成因素。自宋代起,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机缘,闽西一隅一直深受宋明理学的影响。及至清代,伴随理学贞节观的极端化发展思潮,闽西地区礼教之风更是严肃,由此出现了包括节妇、烈妇、贞女、烈女在内的庞大的列女群体。  相似文献   

2.
贞节作为封建伦理纲常的重要内容,贯穿中国古代社会的始终。明清两代贞节之风盛行,与其他地区相比,徽州贞节之风尤甚,无论贞节的人数还是“贞节坊”的数量都位居前列。针对徽州地区这一特殊的现象进行个案研究,揭示了明清徽州贞节之风盛行的表现,分析了该现象形成的原因,并以社会心理学的视角,从徽州妇女的心理结构和徽商的直接作用等方面对这种现象作了社会心理方面的探析。  相似文献   

3.
清代是个崇尚贞节的时代,清代的贞节观与前代有所不同,从维持社会秩序、延续家族血脉的观点出发,政府不提倡以死殉夫,而是鼓励节妇们承担起家庭的重任,即提倡“节孝”。在这种情况下,地位低下的妾符合了政府提倡的贞节观,因而被栽入地方志,受到政府嘉奖。  相似文献   

4.
自宋以降,理学贞节观便被当权者奉为规范妇女行为的伦理准则。明清时期,贞节观对于广大妇女的束缚更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由于甘肃政府对理学贞节观的极力提倡和家庭的传统教育,深受影响的广大妇女有的对已死去的丈夫忠贞不二、不愿改嫁,有的为保贞节而不得不选择死亡,有的未婚守贞,逐渐形成了节妇、烈妇和贞女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贞节观是中国古代社会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女性贞操问题的单方面要求。通过明清拟话本小说中出现的大量贞节烈女形象,我们可以窥探到塑造这些女性形象的男性作家对于贞节观的再解读。中国古代男性作家对于贞节观的理解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即无条件服从性,兼顾性,以保全丈夫利益最大化为目的,既渴望爱情、又要女人贞节。  相似文献   

6.
自先秦至西汉中期,贞节观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宽到严的发展。从《史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变化过程:春秋至战国中期,中国文化里没有贞节的概念;从秦始皇开始,对贞节的要求成为法律条文;西汉是贞节观由宽转严的变型期。  相似文献   

7.
自宋代起,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机缘,闽西一隅一直深受宋明理学的影响。及至清代,伴随理学贞节观的极端化发展思潮,闽西地区礼教之风更是严肃,出现了包括节妇、烈妇、贞女、烈女、义妇在内的庞大的列女群体。文章对乾隆《汀州府志》中的列女群体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勾勒其命运的基本轨迹,以期正确看待这一特殊社会群体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8.
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贞节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是个乱世时代,统治阶层和精英阶层,都意识到肃严贞节观念的重要性,女子的贞节被反复强调,并出现了女子由守节到开始殉烈的趋向。隋唐时期,进一步加强礼教,妇女的道德标准进一步强化。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观,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并实现了由礼入律的转变,贞节观念在唐代经历了不断趋严的势头。但总体来看,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贞节观念仍比较淡薄。  相似文献   

9.
在清代"贞节"主流意识盛行之时,部分清儒极力从儒学根本理论角度排斥主流贞节价值观,成为当时对"贞节"发难的异端思潮,蕴含深刻启蒙意识,是一种扬弃传统的理性自觉,有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列女传》和《女诫》两部著作,检视了汉代的贞节观。不论是从写作目的,还是具体内容来看,这两部书的用意都不是专门针对妇女的贞节问题;书中有关内容不过是沿用以往有关贞节的言论。文章认为两汉时期并没有出现新的系统化的贞节观念;在贞节观这一问题上,两汉时期也并没有表现出比以往更加严格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妇女观是指人们对妇女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一定历史时期妇女生活状况和社会地位的反映,并会影响到妇女的实际处境。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是西方文化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个性发展的人本主义思想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那么,该时期人们对女性的认识又如何呢?人本主义思想是否也包含了对女性价值的认可呢?文章从思想观念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指出,该时期的妇女观从根本上并未脱离传统的厌女思想的范畴。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关于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研究主要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中国化以及马克思主义妇女现与西方女性主义的比较等三个领域取得进展。突破现有的研究,实现理论的创新既是理论研究的需要,亦是妇女解放的实践需要。这种突破可以尝试从以下三方面展开:把握基本问题,深化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科学体系研究;关注私人领域,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体系;放眼全球,吸收借鉴西方妇女解放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妇女是旅游从业人员中的主力军。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少数民族妇女的受教育水平低、收入少、家务劳动沉重及社会地位较低。而近年来大力发展的民族旅游,对少数民族妇女产生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收入增加、社会地位提升和生活质量改善等多方面,同时也存在着消极影响。云南省弥勒县西三镇可邑村民族旅游对阿细妇女的影响颇具典型性。客观分析民族旅游对少数民族妇女产生的影响,对于激发少数民族妇女参与旅游业的热情和创造力,全面提升少数民族妇女参与旅游业的能力有着重要而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客家妇女是客家传统文化中一道美丽风景。用陶瓷材质语言去思考、去表现客家妇女的特有美,一方面在永恒的瓷器上真实地描绘客家妇女那些鲜为人知的一个又一个的生活故事,另一方面,借陶瓷材质的美,艺术真实地表现客家妇女的美丽。把握客家妇女题材与陶瓷材质这两大要素,以利客家妇女与陶瓷文化的有机契合,使人们在永恒的陶瓷艺术中品读出更多的客家妇女的美丽。  相似文献   

15.
汉语中有大量的习语与女性相关。通过分析这些习语,可以透视到中国传统女性文化的方方面面。从汉语习语出发,探讨中国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分析传统文化下有关女性的社会规范,解读古代社会里女性的职责分工,从而从习语层面对中国传统女性文化做出较为系统的描述和诠释。  相似文献   

16.
杨熙  龚波 《中国特殊教育》2012,(3):92-96,51
知识妇女是女性群体中的特殊群体,也是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群体.本研究将知识妇女的角色分为家庭人、职业人和理想人三类,归纳阅读的三种形态为经验性阅读、功能性阅读和价值性阅读分别对角色塑造所起到的影响,由此反思在教育活动中女性教育的缺失和问题,建构基于女性经验的阅读对女性产生影响的教育立场.  相似文献   

17.
姓名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也是一面社会镜子.在过去很长时期,中英文姓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对女性的歧视.从父系姓氏的沿袭、男女取名的差异和已婚妇女姓名的变化等方面,阐述中英文姓名歧视女性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8.
卢梭的女性观和女子教育现在欧洲社会引起了极大的震撼,导致了一场反对卢梭妇女观的由自由主义女性掀起的妇女解放运动,同时也出现了一种捍卫卢梭女子观的思潮。虽然对卢梭的女子观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把一直被忽略的女性教育给提出来了,肯定了女子有受教育的权利,这是教育思想史上的伟大进步,在争取寻求妇女获得解放的今天,对看待女性和教育女子有突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贾平凹把有关土匪和女人的相关作品结集出版,土匪、女人、性构成了小说中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匪事》表明了自己对该类题材主题的一个相对明确和集中的凸现:用一种温润的笔调再次表达自己对女性的人类学思考,经历了“废都批判”后贾平凹的这种低调对过去读者和评论家的误解作了委婉地反驳,通过女人的世界作家道出自己多年来对男人、女人、人类社会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colonial encounters of gender, race and sexua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Philippines in the early 1900s. It traces the anxieties over US men's moral degeneracy and the representation of Filipinas as libidinal temptations, which mobilised US women's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colonial biopolitics and governmentality. It contends that white women as imperial feminists asserted their principled crusade and superiority over white men and brown women by becoming bearers of racialised heteronormative traditions and feminine respectability and becoming barriers to inter‐racial sexual relations. White women focused on the white male domains of military and government and on the colonial education of brown women. Ultimately, the article supplements the Spivakian claim that “white men are saving brown women from brown men”, which has become the quintessential narrative of colonial justification and redemption, with “white women are saving white men and brown women from each other”. Drawing on government, newspaper and school documents, the article engages feminist discussions on the role of women in empire and edu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