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在英国经历了从边缘走向中心的经典化历程,在中国同样经历了从边缘到中心的接受过程。根据其译介、批评和出版的资料分析,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在中国的传播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的起步阶段主要从1839年莎士比亚的名字进入中国开始到1978年,这一时期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从1979年起,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开始走入学术视野,评论和翻译出版发展迅速,日渐受到重视,可以视为其传播的发轫期。21世纪以来,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得到了评论界的推崇,进入快速发展期,十四行诗的教学、译介和评论实现了量的增长和质的飞跃,各种各样的评论文集和研究专著也开始出版发行,可以说倍受关注,与莎剧呈比肩之势。  相似文献   

2.
黄科安《叩问美文:外国散文译介与中国散文的现代性转型》站在学术前沿,从"译介"这一崭新视角来探讨中国现代散文的基本范式和理论资源,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和开创性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3.
通过回顾《嘉莉妹妹》近年来在中国之译介和研究情况来分析自然主义文学创作实质,从而揭示中国学者通过《嘉莉妹妹》译介和研究自然主义的当下意义:它不仅在我国文坛上掀起了一阵波澜,而且引发人们对社会环境、人生态度和生存方式之思考。  相似文献   

4.
马礼逊是第一位新教来华传教士,他在华24年,编纂《华英字典》和中文文法书《通用汉言之法》,首次把《圣经》全文译介到中国,同时又把中国典籍译介到西方,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摆渡者"。马礼逊在华期间,费尽心血收藏近万册中文古籍,并冲破重重阻碍运回英国,希望能有更多人来关注和研究中国文化,其中就包括大量珍贵的中国古典小说。马礼逊藏书有力地推动了中西文化交流,传播了中国文化,并保存许多珍贵的中国典籍,同时也突出反映了马礼逊在中西文化交流发展史上的杰出贡献,以及他内心和灵魂深处的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5.
作为典型西方格律诗的十四行诗,在引入中国以后,许多现代作家和诗人都有所尝试和创作.而被鲁迅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的冯至,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十四行集>以成熟的中国式风格和所达到的成就为中国的十四行诗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在这个过程中,他对于十四行诗的移植一直走的是一条中国化的道路.这些也正是冯至对十四行诗在中国的移植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之一.  相似文献   

6.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他的诗歌代表作《十四行诗集》,将当时英国的十四行诗创作推向顶峰,被誉为莎士比亚体。国内译介莎翁十四行诗的学者专家很多,本文以国内十四行诗18的汉译为本,经研究讨论得出翻译时应兼顾文化语境与语篇语境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王建成  李勤 《文教资料》2007,7(14):102-104
英国文艺复兴初期,托马斯·怀亚特将彼特拉克体十四行诗引进英国。在主题方面,怀亚特十四行诗突破传统主题,表达了与骑士爱情截然相反的爱情观,而且,怀亚特十四行诗以爱情影射当时的宫廷政治生活,抒发了诗人的真情实感。自此,英国诗歌开始注入文艺复兴新思想,诗歌的主题逐渐丰富,题材逐渐发展。从历史和发展的角度来分析,正是怀亚特对意大利十四行诗的引进和改造,才有了英国十四行诗的发展和繁荣。这是英国十四行诗的开先河之创举,在英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学者在译介“pragmatics”这一术语时,理解和翻译存在一定分歧。一般而言,主要有“符用学”“符效学”和“语用学”三种译名。各种译名下“pragmatics”的主旨意义和所指内涵不尽相同,各有其概念倾向和指涉范围。根据其理论基础,学科史和方法论,从符号学的角度对各种译名加以解析,梳理现代语用学称谓在中国的译介状况,以期通过不同的译介研究来分析各种译名下“pragmatics”的研究范畴及其内涵意义,为哲学实用论、哲学实效论、符号学、语用学乃至语义学和句法学的研究厘清概念,为“pragmatics”的起源和学科内涵及其意义溯本清源。  相似文献   

9.
鲁迅不仅是中国新文学的奠基者,也是中国现代童话艺术的开拓者。鲁迅译介的大量外国童话,也已经成为研究鲁迅思想的重要文本。在鲁迅的精神世界里,童话译介是作为一种"立人"之道出现的,其中的核心就在于早期形成的启蒙思想。而童话译介的过程中,鲁迅经历了从"直译"到"意译"的话语转换,这是其寻求启蒙方式的自觉表现。同时,童话译介还对鲁迅的文学创作和国民性批判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从启蒙的角度理解鲁迅的童话译介及其意义,对更深入地了解鲁迅的思想及其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连大学学报》2016,(4):75-78
本文从理论创新、模式运行、研究方法和指导意义等四个方面对《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一书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充分肯定了作者引入传播学理论对译介模式进行整合的全新探索,并结合莫言作品英译的个案对"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译介受众"和"译介效果"等五个方面逐一进行了解读与分析,力求证明中国文学对外译介"莫言模式"的可行性,从而使该书成为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重要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廖巧云 《海外英语》2012,(1):231-232
Since the study of Shakespeare’s sonnets came to China,people come to an agreement that there is more than one theme running through these sonnets.The most popular and well-accepted ones are singing for fairness,kindness and truth,singing for friendship,and singing for love.Among all these themes,time,running through these sonnets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is absolutely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In the eyes of the poet,time is cruel and destructive;however,he figures out poetry as a key way to triumph over it.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argue for the triumph of poetry over time in Shakespeare’s sonnets based on an analysis to the poetry.  相似文献   

12.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基督教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研究是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在歌颂友谊和爱情的同时也以文学的形式对圣经和基督教作了自己的诠释。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以爱、友谊、时间为重点,将基督教精神与诗中的人道主义融合在一起,才使他的十四行诗有久远的魅力。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与基督教和圣经的研究是国内莎学研究中的空白,深入地探讨有助于更深刻地解读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西诗商籁作为外来诗歌进入中国的深刻动因,以胡适、闻一多、朱湘、冯至和屠岸等人的命名法为例,进而发现20世纪初西诗商籁进入中国的深层原因是"新诗之精神"指引下"人心"对"型式"的呼唤。但商籁最初的命名和接受在中国表现出心为形役的特征:音译命名法走上了以体代诗的歧途;数字命名法因袭了传统诗歌的五七言话语,暗含着重形式而轻内容的危机。在拟古话语作用下两种命名法使商籁作为诗人抒发理想的寄托无处安放,在心与形之间选择一处诗意栖居地构成了商籁自发轫以来在中国面临的一大尴尬。相比之下"商籁"这种命名在意义通道和声音通道上的交集指示着一条更好的出路。  相似文献   

14.
世界十四行创作批评的焦点之一即它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常处于矛盾的纠缠之中。本重点从朱湘、冯至的十四行创作来分析中国现代十四行创作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就。总的来说,朱湘对十四行的探索是教训多于成绩,冯至的《十四行集》则代表了汉语十四行最重要的成果。朱、冯二人创作的失败与成功对我们的启示有:首先,十四行体适宜抒发一种冷却后的情感和表现静态的思想沉淀;其次,为表意的需要,十四行的韵式可作某些简化。中国现代十四行诗形式简化的态势表明中国现代诗人正试图创作出成熟汉语十四行。  相似文献   

15.
学史上,关于莎土比亚十四行诗集的主题存在两大争议,即主题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故事还是对情感轨迹的抒情性表述;诗集中刻画的是真实的人物还是戏剧化的角色。本论证了莎土比亚十四行诗集中情节、冲突、戏剧性人物的存在,从而证实了诗集主题的戏剧化特征。  相似文献   

16.
A sonnet is a poetic form which originated in Italy,and later turns into lyric poetry by a knight of the pen.Among the sonnets,Shakespeare is the highest in poetic achievement.The important poets in every period of the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 such as Shelley,Byron,Keats had written sonnets.In the western great cultural and artistic phylogeny,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 is the star warmly gleaming,over sonnets poetry circle softly dreaming.By appreciating the artistic expression of her sonnets,we could explore and get in touch with 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s inner self.  相似文献   

17.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summer’s (s’) ...”词组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天”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一个重要的意象。而由“夏日的……”组成的词组所传达的意象较“夏日”单独使用时的翻译要难。通过对梁宗岱、屠岸和梁实秋三位先生译文的对比,试图探究并评价三位译家在处理“夏日的……”词组的异同之处,以期为今后重译莎翁十四行诗的译者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世界诗歌宝库中一颗绚丽夺目的明珠,全诗共154首。通过比较第一首和第五首十四行诗,得知两首十四行诗的主题都是劝说诗中的主人翁结婚生子,而莎士比亚却采用了不同的语气、不同的意象和不同的比喻来阐释这一主题。由此,莎士比亚精湛的写作技巧让我们体会到了十四行诗的迷人魅力。  相似文献   

19.
在整个英国十四行诗乃至世界十四行诗的创作中,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是一座高峰,而其第18首堪称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或者说英国十四行诗的标本。莎士比亚通过对诗歌艺术力量的赞颂,既达到了高度赞美爱友的目的,又表现了对自己诗歌艺术的信心,极大地扩充了其作品的内涵:人与自然相比,自然是伟大的,自然会销蚀人的美丽,然而人的智慧却更伟大,智慧的结晶——文学(诗歌),可以超越自然,超越时空而达到永恒。  相似文献   

20.
王子墨 《巢湖学院学报》2010,12(2):63-66,78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自问世以来争议不断,关于涵义的解读多种多样。这十四行诗实际上反映了诗人灵与肉的冲突,即高尚的情感与通俗的情欲并存,所以产生了前后反差强烈的两个部分。通过对这相反的两方面的论述,揭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内涵,探究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灵与肉的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