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报业面临的严峻环境 十几年前,网络媒体在传媒领域还只是配角,还不能和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竞争。时至今日,网络媒体的扩张速度和影响力飞速上升。“报纸消亡论”是近年来在世界传媒领域影响较大的一个假说。  相似文献   

2.
中国已经站在了WTO的入口处,入世已为期不远。 中国加入WTO后,大众传媒可能将面临梯次性的挑战和冲击。根据WTO的“国民待遇”原则,国外的大众传媒也将逐渐享受与国内传媒相同的待遇。这样,国外的传媒有可能首先大举进军期刊、非新闻类报纸和书籍市场,或投资或控股或合办。另外,国外的原版报纸、期刊和书籍也将逐步进入中国受众市  相似文献   

3.
4.
5.
关于“时评”的写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时评,不是四平八稳的专论,也不是自由联想的杂感、随笔、旁敲侧击的讽刺;它是面对新闻事实本身的一个毫无避让的回答:这事儿,我怎么看。它是清晰的判断形式,是针对这种判断的有效率的表达。   时评的核心是判断 时评的基本内容无非事实与道理。在时评的结构中,“事”与“理”的关系,就是判断关系。什么是判断呢?普通逻辑告诉我们:“判断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工具。”新闻评论的基本功能就是对新闻进行认识。判断是新闻评论的核心价值。 对一件事随便说点什么是容易的,但对一件事作出判断,则是难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新闻评…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等数字媒体的迅速发展,使报纸的生存环境发生着巨大改变。新媒体的崛起,一度令传统报业遭遇"寒冬",在各个方面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过去的2005年和2006年分别被称为中国报业的"严寒期"和"拐点期"。在2005年,中国报业的发展呈现出"冬天"的征兆:一些大的报业集团(报社)广告大幅度下滑,而一些  相似文献   

7.
在新闻传媒界竞争异常激烈、同质化现象相当严重的今天,评论成为了众多媒体追求自家特色的一个重要途径。评论水平的高低严重影响着一张报纸、一家媒体的质量,进而影响到它的受众认可度和市场竞争力。为了获得适应本媒体的特色稿件。我们经常可以在众多的评论版或专栏上看到各种各样的征稿。调查并研究这些征稿启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各家媒体的不同特色及追求。并看到我国新闻媒体的评论发展趋势。为此,笔调查了《解放日报》、《扬子晚报》、《南方都市报》、人民网、新华网等36家报纸和网站的时评征稿启事。  相似文献   

8.
9.
贺小玲 《今传媒》2012,(11):51-53
新闻评论于报纸,譬如新闻节目于电视,是媒体水平和专业精神的体现。在新媒介环境下,报纸新闻评论越来越重视时效性。而媒体对时效性的理解往往局限于时间性。时间性重于理性,则造成了报纸新闻评论质量整体下降。"青年话题"和"人民时评"分别是《中国青年报》和《人民日报》的评论版和评论专栏,通过对它们的调查能管窥报纸新闻评论时效性的现状,也能提醒报纸媒体正确理解时效性,扬长避短,抓住新闻评论的本质意义,树立专业形象。  相似文献   

10.
陈婉莹 《新闻记者》2007,(11):32-34
经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和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澳门新闻工作者协会协商,为加强五地新闻界和新闻工作者的交流合作,促进新闻事业和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决定共同创办江浙沪港澳传媒论坛(简称"3 2传媒论坛"),定期交流经验,互通信息,开展学术研讨活动。首届"3 2传媒论坛"于今年11月1日至3日在上海举行,由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和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共同主办。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传媒创新与发展。来自江浙沪港澳五地的新闻界代表围绕这个主题,交流传媒业在创新与发展方面的信息、成绩与经验,分析面对的挑战和问题,探讨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本刊在此发表首届"3 2传媒论坛"的9篇专题演讲稿,以飨读者。论坛的其余重要内容,将在下期择要刊发。  相似文献   

11.
在技术融合、信息共享的竞争格局下,保持自身的权威性、独特性是一家报纸存在的价值所在。富有权威性、独特性的新闻时评是报纸应对传媒“套娃”现象的有益探索,在转型期的中国有着特殊的存在意义,不仅要坚持这一尝试,而且应不断探索将其做得更好,用严密的逻辑力量提高时评的权威性,时评栏目的品牌效应自然会随时评本身水平的提高而得到彰显。  相似文献   

12.
王莹 《新闻导刊》2006,(4):49-50
读者数量下降。报纸成本升高.分类广告轻而易举地被网站分羹——在这个全新的网络信息时代.报纸正在经受前未有过的压力.报纸如何突围?成为全球媒体面临的共同问题。综观美国传统报纸寻求突破的方式和手段.我们可以看出.其“突围”的根本方式在于以传统报纸作为“核心产品”.在其外围进行多元化创新.创造一个具有更多赢利平台的投资组合.以此连接更广阔和更特定的观众。  相似文献   

13.
童教智 《新闻世界》2009,(10):124-125
近几年时评得到了快速发展,既是新闻竞争的结果,也是新闻事业整体发展的体现。但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在时评速热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误区,需要引起时评创作者和时评编辑的注意。  相似文献   

14.
自媒体时代,传统意义上的传播者与受众的绝对边界被打破。对于地市级都市类报纸来说,这无疑在削弱着其原本的传播优势。在这种背景下,时评就成为了决定一份都市报质量和影响力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时评本地化目前几乎无法克服的困难,就是对本地事务批评的角度和限度问题。这也是目前多数报纸的时评版倾向“异地监督”的原因。但是,读者需要的,是否只是“异地监督”,而对身边事物的“观点”反而缺少需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南大门的广州,一向以开放、自由、先行先试为城市发展的理念,自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的报业发展一直就走在全国的前列,特别是这两年以来,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广州报刊行业在危机面前,积极探索发展的新路子,也逐渐演变出新的特点。2009年11月5日,在广州城内发生了这样一单新闻事件:分管基础教育工作的广州市副市长徐志彪网上公示述职报告,自打98分,引起社会广泛热议。广州市各大报纸均对此进行了报道,在稍后的几天里,舆论迅速转向网络,直至11月10日,徐志彪首度公开回应了网友的质疑,事件才逐步平息。  相似文献   

17.
在媒体步入视觉时代的今天,相对于平面媒体而言,网络、博客、手机报等新兴媒体无疑具有许多优势,因此,平面媒体必须立足于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在努力  相似文献   

18.
评论(言论)是媒体的声音。现在,媒体之间的竞争已从以往的独家新闻之争进入到独家评论之争。为了增强竞争力,各类晚报、都市报乃至不少日报都纷纷开设了言论(时评)专版。广电媒体也开设了谈话、评论类栏目。那么,如何看待媒体的时评热?如何增强时评版的思想性和可读性?如何创新媒体评论?这些问题都是业界及学界关心的问题。本刊因此推出一组探讨媒体时评(言论)版的文章,以期大家对此问题作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当电脑成为办公室和家庭必不可少的工具,当我们通过电脑可以任意浏览世界各地的报纸时,我们切身地感受到了网络时代的魅力——时空的距离被打破了,任何角落的任何新闻都可以在几秒钟内传遍地球。进入互联网时代是新闻传播的又一次飞跃,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也因此受到冲击,报纸作为平  相似文献   

20.
对报纸阅读的未来猜想,于报人来说是一个绕不开的纠结话题。读一读下面这篇饶有兴味的对话,对你是否有所启迪和帮助呢——人物:耿伟,深圳特区报发展研究部副主任刘绩辉,深圳特区报高级编辑话题:“报纸阅读器”给报媒带来何种机遇?2010年1月27日,在美国旧金山芳草地艺术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