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黎诚 《青年记者》2007,(16):120-121
博客刚兴起,名人就来了博客最先在全国大范围出名应该归功于一个勇敢的奇女子——木子美。她的《遗情书》冲击着整个网络,进而波及到传统媒体与现实社会。而这个  相似文献   

2.
高洪波  郭峰 《网络传播》2005,(12):34-34
超女张靓颖的行程和靓照每天更新,才女徐静蕾用优美文字和发黄的老照片为自己书写小传;一向低调的作家余华也开始与读者热烈探讨文学,被网友称为“篝火”……这一切,都源于一个叫做博客的网络新工具。  相似文献   

3.
杨阳 《当代传播》2008,(3):118-119
博客刚兴起时,不少人将之看作“普通人发出自由声音的土壤”。目前国内的博客数量正呈几何级数增长。本文通过对名人博客的分析,探讨网络时代下博客以及名人博客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4.
苏楠 《青年记者》2007,(22):116-116
被称为中国博客元年的2005年里,博客江湖突然风起云涌,各路明星、名家纷纷开博,给原本光环笼罩下的他们又一个宣传的阵地。  相似文献   

5.
博客具有自由、开放、共享的特性,它尊重每个人的存在价值,不封闭,可以无障碍地沟通,信息和思想可以共享。基于这些特点,每个人都积极开博客。但是,名人和草根写博客的目的和内容并不一样。本文就从写作目的、内容特色和互动性三方面,对名人博客与草根博客的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李慧 《新闻窗》2011,(3):68-68
网络的迅速发展,给博客提供了新的空间。网络的匿名性、参与性、互动性,使得博客成为网民发表意见的场所。博客的存在最终是达到一种思想和信息的共享。博客以传播主体为界点可以分为名人博客和草根博客。近年来,草根博客的"狂热",是否就意味着名人博客的"淡化"?事实上从网络博客发展的表象来看,名人博客和草根博客在博客领域各领风骚。  相似文献   

7.
2005年10月,新浪各个频道开始找和他们合作比较多的人开博客,于是,和的博客10月底开通了,11月2日开始更新,在新浪写博之前,我从来没有写过博客。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博客成为网民表达自我和发表作品的空间,这使得草根的力量达到了极致,继而诞生了草根名人,并逐渐形成了草根文化,对传统的精英文化产生了冲击。在此背景下,出版界也将草根名人博客书作为名人图书选题出版的新方向。本文对草根名人博客书的出版选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草根名人博客书选题策划的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9.
张婧 《声屏世界》2006,(10):27-28
打开新浪博客的主页,我们看到的大多是文化界、演艺界、体育界的名人们,光看到他们的名字就能博取很高的点击率,吸引大量的人气。博客这个原本属于草根阶级的天堂,逐渐沦为了明星自我推销以及大众追星的场所。博客最早出现在美国,2002年8月在我国正式出现。2005年9月8日,新浪网推出了博客产品Blog Beta2.0,成为国内首家博客频道的门户网站。随后陆续邀请众多名人:杨澜、闾丘露薇、余秋雨、徐静蕾、隋菲菲、郭敬明、吴小莉、潘石屹、张海迪、李宇春、张靓颖等纷纷在网上建立个人博客,开放式地与网友交流。这样不仅使得网站人气极旺,也使得博…  相似文献   

10.
王永强 《新闻知识》2012,(3):40-41,44
名人大量地开通博客后,在短时间内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博客事业的发展,对人们的工作、学习乃至生活方式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本文主要从传播学中的经典理论——“议程设置”理论出发来对名人博客进行解析,分析名人博客的传受双方在“议程设置”方面的较力和名人博客给“议程设置”带来的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并就如何加强名人博客的“议程设置”功能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博客带有一些异于传统媒体、门户网站的特质与内涵:独家性、连续性、私密性、平民化、个性化,以及话题的集中和深入探讨(如博客蜂群)所带来的一种对现实社会的强烈干预等,这些为网民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创建博客和阅读博客成为越来越多网民的惯常行为.  相似文献   

12.
雷璐荣 《新闻界》2006,(6):104-105
一、回顾“:量”的发展状况(一)“网络日志创作者”Blogger的大量涌现。这里的“博客”不仅是新媒体时代信息发布和传播的开拓者,更代表着一种思想文化和民主意识的先进指向。《2005年中国博客市场研究报告》中表明,2003年我国博客人数为20万,2004年达到100万,2005年更是实现历  相似文献   

13.
韩冰 《新闻世界》2009,(5):120-122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名人博客与名人电子杂志相继出现。名人博客轰动一时后逐渐走向平息,数量和质量都大幅下降;而名人电子杂志则在平稳中起步。本文将对名人博客和名人电子杂志的异同进行横向分析,借以判断、预测二者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4.
张艳妮 《青年记者》2007,(10):97-98
博客(Blog)即WebBlog,原意为“网络日志”,一般认为它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和网络连接,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2005年9月底开始在新浪网落户的名人博客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给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力,但最近名人博客热却开始集体降温.本文主要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审视名人博客现象从"盛"到"衰"的原因,并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提出今后名人博客如何才能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伟人不愧是伟人,论断一针见血,不服不行。传媒业越来越感受到科技的力量。这力量,对不同的媒体而言,有些是“压力”,有些是“动力”。科技在拉大差距。在科技力量的作用下,不同类的媒体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和前景,同类媒体之间的发展分化也在加剧。科技又在消除差距。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内国外的新闻媒体越来越多地面对越来越多的相同或相似的问题,这背后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科技的作用;二是科技的发展,无形中降低了很多“门槛”,给市场参与者以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不管是老媒体还是新媒体,不管是大媒体还是小媒体,都可以借助科技而胜出。如果说过去传媒业的竞争、发展主要考虑“传媒—读者—市场”的关系,今天,今后,则要把“科技”加进来。因为,过去,科技基本上是传媒的“家务事”,其力量基本上体现在采编、印刷等设备更新上,属“辅助性”的力量;现在则不然了,它成了一种“决定性”的力量——不仅对媒体自身,而且对读者和市场。  相似文献   

17.
传统媒体如何应对与利用博客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客”的最普遍定义是来源于英语:blog的全名应该是weblog,中文意思是“网络日志”,是一种网络个人信息的发布形式。它充分利用了网络双向互动、超文本链接、动态更新、覆盖范围广的特点,将使用者的工作过程、思路经历、思想精华、闪现的灵感等及时记录和发布。使信息和知识传播更加迅速、直接、高效,并使传播的结构更加扁平化。  相似文献   

18.
博客是一种简易的个人信息发布方式。简言之,博客就是网络日志。博客化的核心是自由、个性、张扬以及参与,它的魅力就在于无关商业。然而,这一定义,随着广告的侵入,正在被改写。和讯网首开在个人博客上投放广告的先河,宣告着互联网上的最后一块净土终究不敌利诱,被商业化浪潮席卷而去。  相似文献   

19.
李育 《新闻爱好者》2007,(12):72-73
博客即blog,由英文weblog缩写而成,意为网络日志。在汉语中,博客兼指网络日志及撰写网络日志的人。博客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美国,早期主要流行于小部分IT从业者及新闻爱好者中,既是人际交流、信息过滤和知识管理的平台,又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传播媒体。随着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了网络并对博客有了初步的了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博客:新媒体浪潮的导火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彧 《传媒观察》2007,(3):44-45
刚刚过去的这一年,博客如日中天,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挠战着人们的传统传播观念:只要上网注册登录一个账号,立刻可以成为新闻的发布者,体自己就可以成为一个“媒体”,中国互联网协会近日发布的《2007年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到2006年底,我国博客作者规模达到2080万,博客访问量1.01亿。在博客作者中,活跃的博客作者有315万。博客的魅力何在?它是如何改变着我们?它真的会成为传统媒体的“掘墓人”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