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以人教版英语新目标Go For It!为研究教材,以九年级中Unit 7的一首诗歌Mom Knows Best为案例,设计读前、读中、读后不同的活动,从体验诗歌情感、感受诗歌语言到欣赏诗作、创作诗篇,对诗歌教学中文本的解读思路与拓展活动两个环节进行了有效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赵翼是清代乾嘉时期重要诗人之一,其诗歌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对赵翼诗歌的研究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是赵翼生前,此时期多从正面对其诗歌进行评价;二是其去世后到新中国成立,该时期对赵翼诗歌的批评、指责开始涌现,其后随着新方法、新观念的引入,赵翼诗歌研究出现新的特点,研究者从新的角度对赵翼诗歌进行系统探讨,对其评价也较客观公允;三是新中国成立后至今,赵翼研究进入繁荣期,从文献整理、年谱编撰、专题研究、学术论文等方面对赵翼诗歌展开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赵翼诗歌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其诗歌创作、诗歌特征、个人风格等方面还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瓯北诗话》的创作是赵翼文学家、史学家和士大夫三重身份的结晶,这三重身份既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又相互交织渗透,最终在赵翼身上融为一体.文学家赵翼不同于纯粹的文人士子,重视才性与创新,而且关注现实生活,史学家赵翼的创作在《瓯北诗话》中则体现为全书鲜明的诗歌史观和考据特色,士大夫赵翼深入民间,认为诗歌应当写“真境”表“真情”.从《瓯北诗话》的文本创作追溯这三重身份,可以系统全面地反观赵翼的创作论主张.  相似文献   

4.
赵翼是清代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以往对赵翼诗歌的研究,多集中在其诗歌的特色方面。然而诗歌是作者内心思想的忠实反映,赵翼一生坎坷的仕途对其思想变化有重大影响。本文从赵翼的科举仕途经历入手,分析这些经历对赵翼诗歌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赵翼晚年著作《瓯北诗话》,评论唐宋以来诸位诗学名家,探讨各家独到特色。其中卷八点评明代词宗高启,分析明初诗学风气,通过高启的诗作剖析其诗歌理论及其对扭转诗风、诗歌创新所作的贡献,并赞之为明开国第一诗人。赵翼对高启的推崇体现了他本人对诗歌的期待视野,具体内容体现在以下几点:高启诗"宗派唐人而自出新意";形神俱似李青莲诗,却又并非专学青莲,而是"兼师众长"。  相似文献   

6.
艾青是我国现实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分别在1959年至1973年蛰居新疆期间和返京后创作了与新疆相关的诗作。本文从意象入手系统地整理分析了艾青的新疆诗歌,以进一步丰富艾青诗歌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赵翼晚年著作《瓯北诗话》,评论唐宋以来诸位诗学名家,探讨各家独到特色。其中卷八点评明代词宗高启,分析明初诗学风气,通过高启的诗作剖析其诗歌理论及其对扭转诗风、诗歌创新所作的贡献,并赞之为明开国第一诗人。赵翼对高启的推崇体现了他本人对诗歌的期待视野,具体内容体现在以下几点:高启诗“宗派唐人而自出新意”;形神俱似李青莲诗,却又并非专学青莲,而是“兼师众长”。  相似文献   

8.
杨骚是"左联"中国诗歌会发起人之一,20世纪30年代左翼诗歌的杰出代表。在新诗的拓展和普及深化阶段,杨骚新诗创作对现代诗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杨骚早期诗作注重感伤抒情,后期诗作以写实性和思想性见长。杨骚诗歌表现时代主题,用诗意的语言揭露时弊、感悟社会、关注民生,展示了诗人由一个感伤的现代主义诗人升华为一名坚定的左翼斗士的心路历程。广泛多样的诗歌题材、鲜明生动的意象营造、精湛的艺术表现力、丰富的诗歌想象力是杨骚诗歌创作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9.
伏涛 《成都师专学报》2009,(2):43-47,52
赵翼在科举之路上奋斗了二十多年,此后几乎一直生活在科举的阴影中。以赵翼的科举经历为窗口,可以管窥清代科举制度的真实面貌,这样不仅可以促进赵翼的诗歌研究、文学研究以及赵翼本人的研究,而且可以促进文人心态的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科举的认识,从制度层面上去认识科举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桐城是一个诗人辈出的地方,方苞之父兄师友许多都是杰出的诗人,方苞在其影响下很早便对诗歌创作产生了兴趣,并且终身没有中断过诗歌的创作。其诗作流传不多,就目前所存诗作看来,可谓义正辞雅但韵味稍逊,因此其诗歌也受到了一些人的批评。作为一个文论家,方苞的诗论继承了传统诗论中“诗如其人”、“文以载道”的观点,重视诗人的经史根基和诗歌内容,又与其古文“义法”理论中之“言有物”一脉相承。方苞诗作和诗论成为后来桐城诗派的先声,值得学者研究和重视。  相似文献   

11.
张含年谱     
云南明代文学家张含,出身官宦,少年得志,二十多岁获得诗名。中举后却七试春闱不第,退居家乡云南永昌;将一生精力放在诗歌创作和文化传播上,为云南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云南明代文学家张含,出身官宦,少年得志,20多岁获得诗名.中举后却七试春闱不第,退居家乡云南永昌,将一生精力放在诗歌创作和文化传播上,对云南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明代状元杨慎谪滇游历期间,创作了大量反映云南风光和风土人情的诗词作品。通过对杨慎部分诗词名篇的梳理、评介和赏析,可以让世人通过他的诗文更全面地认识到云南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将其运用在旅游服务实践中,以提升云南旅游的文化形象,促进云南旅游文学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永昌府文征》作为一部文史资料汇编,因其所录文献时间跨度大、涵盖地域范围宽、资料来源广、涉及内容博,对于云南地方史、边疆史、民族史,乃至区域文化史、对外交通贸易史和中缅关系史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支撑和佐证,对增益地方史研究、丰富中缅关系史研究和传承民族文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学术研究中引用《永昌府文征》的文献较多,但直接对《永昌府文征》进行过专门研究的学术论文仅有9篇,其中包括3篇硕士论文,这与其作为一部皇皇巨著的地位不相匹配。  相似文献   

15.
西湖酬唱诗与从驾酬唱诗构成了史浩的酬唱诗两个主要方面。前者基于西湖胜景,反映了史浩的览胜之情;部分作于节日的,在体物写景上多和旭祥瑞,抒情命意上则雍正和雅,体现了与休沐制度的关系;而西湖学官诗社与省官的酬唱风气也对此创作有莫大影响。后者作于从宋高宗亲征途中,史浩借助眼前之景、往昔之事与此刻之势的转换,表达了兴亡之感、颂圣之意与功名之想,显见昂扬之情、豪迈之气与浑成之风。就意义而言,这些酬唱诗的创作活动扩大了史浩的交际范围,使其在与同僚友朋的切磋砥砺中开阔了视野,提升了见解,对其后来执政、施政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疑义相与析     
本文对一些滇版书籍,如《云南史料丛刊》、《云南辞典》、《永昌府文征校注》、《滇志》、《鸡足山志》、《云南历代诗词选》等所存在的注释、校勘、断句等问题,提出了商榷性意见,有助于对古籍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17.
章探讨永昌郡的历史地位,由永昌郡演变为永昌府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历史上西部大开发的重大事件;还探讨了《永昌府征》的价值及编纂出版过程。  相似文献   

18.
杨慎羁身永昌,是保山五个世纪以来文化诗坛上最闪亮的巨星,研究著述达400多种,他的永昌诗展现保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貌与社会现实,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9.
美国学者艾龙选译的《李白诗集》是选辑李白诗歌并英译的重要版本,因其发行量极少,国内也较罕见,有关研究阙如。本文介绍此选集的全貌并就艾龙先生的李白研究及李白诗英译展开讨论,一方面借以推动李白诗在海外的传播,另一方面加强国内学界对英译李白诗进展的认知。  相似文献   

20.
西晋诗人张协仅以十余首的存诗,便被钟嵘奉为上品。究其原因在于其诗能够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景物来反映时代特征;景物描写方面形成了:文体华净,少病累,又巧构形似之言的写作特点;结构上初步形成了“景-情-理”交替的叙述格局。这对后代山水田园诗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