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们的认识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的。正确的认识叫真理,不正确的认识叫谬误。如何去辨别真理和谬误呢?这就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这个问题是人类认识史上长期论争的问题,它贯串着唯物论和唯心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的尖锐斗争。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这个问题才得到真正科学的解决。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亦即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它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从而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唯物而辩证地解决了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问题。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在他的光辉哲学著作《唯物主义和经验批  相似文献   

2.
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论,将实践纳入认识过程,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从而在人类认识史上破天荒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认识的产生、发展和真理性的标准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根本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一个基于实践的由不知到知,由表面的知到本质的知,由不深刻的知到较深刻的知的辩证过程。在这个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实践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正确区分认识的不同阶段,认识实践在不同认识阶段中的作用,对于鼓励人们积极投身于四个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把唯物主义思想路线贯彻到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同时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并考察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从而正确解决了认识论的一系列问题,使认识论成为真正的科学。列宁在新的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做出了重大发展。他提出了两条认识路线的原理,阐明了认识论的三条原则,并提出了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之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的论断,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是关于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在人类认识史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又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一、认识的反复性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认识的反复性或再认识的原理告诉我们,客观物质世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而系统是有结构和层次的,各种事物及其运动形式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整体。而我们对客观  相似文献   

5.
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在哲学史上是一个长期月争论不休的问题。这个争论,体现着唯物论的反映论同唯心论的先验论的激烈斗争。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这是人类认识史中的一次伟大革命。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提出并解决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斗争的结束。资产阶级御用学者和修正主义者,仍然顽固地用各种反科学的真理标准来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真理标准。林彪的“天才论”和“四人帮”的  相似文献   

6.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也是区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其他一切认识论的根本标志。马克思把实践观点引进认识论,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它使认识论第一次成为真正的科学。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实践观点,并不是离开前人的思想成果,凭空产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观点的理论来源,和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一样,是德国古典哲学。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在创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时,曾经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中的有关思想。弄清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论来源,对于我们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内容,弄清马克思主义在实践观方面所作的革命变革的实质,对于我们批判和  相似文献   

7.
在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深入讨论中,有人对有关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实践不是认识的基础或源泉,客观事物才是认识的基础或源泉。与此相联系,也不承认是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把实践纳入认识论的。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它实际上否认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特征,混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的界限。  相似文献   

8.
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革命的能动反映论.它的主要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但这一特征是怎样形成的,在人类认识史上把实践引入认识论始于何时,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认识论有没有它的思想和理论渊源呢?这是近年来在实践观上一个新的争论问题.现试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它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调强实践在认识、检验和发展真理中的首要地位;同时也肯定逻辑论证在认识、检验和发展真理中的重要作用。只有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充分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能动作用。为此,我们必须弄清在检验真理中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的辩证关系:一方面,逻辑论证的前提u科学理论)、是在实践中产生并且经过实践证实的,逻辑论证所赖以进行的思维能力、思维规律、思维形式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通过批判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的旧唯物主义,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第一次明确地把实践的观点作为区分新、旧唯物主义的分界限,指出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缺点在于它不理解实践活动的伟大意义。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正确解决了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强调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从而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能动的反映论的根本观点是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践观点,是关于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的观点。它揭示了人的实践能动性对于认识的根本意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辩证观点,就是关于认识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发生、发展,和反作用于实践的观点。这一观点说明了人的认识能动性在认识过程中的具体展示和表现。对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践观点,多年来哲学界是做了充分研究的。对于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同志的认识论是在长期的革命过程中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经验总结。毛泽东同志突击地把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运用于认识论各个方面,运用于认识的整个发展过程,十分强调社会实践的观点,坚持物质和精神的辩证统一,主张客观决定主观,同时又承认主观反作用于客观,强调尊重客观规律,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归结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主观能动性的理论。本文  相似文献   

13.
“实践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活动”这一观点并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实践一般本质的正确理解。所以,现行哲学教科书以这一观点为前提对真理标准所作的论证存有严重的理论问题:其一,从逻辑上必然否定真理标准的客观性观点;其二,难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说明包括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在内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系列观点。要解决上述理论问题,必须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对认识的对象和实践的一般本质重新理解,把认识的对象理解为实践,把实践的本质理解为客观物质活动,这样,才能正确地论证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命题  相似文献   

14.
西方哲学史上,真理问题始终是哲学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真理的定义、真理的来源、真理的认识途径、真理的检验方法或标准等等都属真理问题.本文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为指导,探讨实践检验真理的不确定性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5.
“真理”和“客观性”的含义,都既有存在论意义,又有认识论意义.从认识论意义上考察,真理的客观性为一切真理性认识所共有,又是真理性认识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即符合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坚持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本体论前提下,肯定符合性是真理的客观性.从真理内容的来源是客观的,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即社会实践是客观的,不能推导出真理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实践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认识论的重大发展。邓小平在中国改革开放实践过程中,对毛泽东认识论思想给以新的重大发展:把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作为党的思想路线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结合起来;坚持能动的反映论,胆大和心细有机结合;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毛泽东这一哲学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判了旧唯物论,提出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强调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从而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大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曾经作出过多方面的贡献,其中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丰富和发展尤为突出。《实践论》就是他的哲学认识论的代表作。我想可以从两个大的方面进行探讨。 一、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的丰富和发展。 《实践论》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本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包括四个方面: (一)提出了以认识和实践为基本矛盾的认识体系。毛泽东以前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尽管论述过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理论应与实践相结合,但都没有明确地把认识和实践当作认识论的基本矛盾来  相似文献   

19.
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问题,也是毛泽东同志的名著《实践论》的核心内容。重新学习《实践论》,端正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对于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践论》中,毛泽东同志指出:“辨证唯物论的认识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的重要性、使认识脱离实践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以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体系为其理论基础的,其中,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即革命的能动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石。因此,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就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反映论。(一) 文艺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是关系到文艺本质的重大问题,是文艺理论的基本问题之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能够帮助文艺理论科学地完整地解决文艺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称《讲话》)阐述了文艺与生活的五个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