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村教育》2008,(1):39-40
今年以来,随着成都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成立,全域成都理念的提出,城乡统筹一体化工作将会进一步得到加强和深化。我县按照新形势下工作的总体布署和要求,根据年初各项工作的总体布署和要求.根据年初各项工作目标,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各项工作,并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作为工作重点,建立好能起示范带动作用的成人教育产业项目示范基地,加强社区教育服务站建设,以便增强社区教育工作的力度,并将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  相似文献   

2.
我国全民健身活动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全民健身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从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入手,分析导致我国全民健身活动城乡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提高认识,加强宣传,为全民健身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农村地区经济建设,提高经济实力,为促进全民健身协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加强农村地区和农村体育事业建设,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提出促进全民健身的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对昭通市昭阳区的社会体育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结合新的管理环境和形势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对策:加大社会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对现有公共体育场馆设施的管理,狠抓全民健身经费的落实;突出昭阳区特色,科学制定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并管理好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的组织;政府体育部门明确角色定位,健全组织网络以及进一步放权,充分激活群众性体育组织;积极在社会体育健身中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重点发展有扎实群众基础的体育项目;狠抓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和管理工作;统筹城乡体育,实现各类人群体育协调发展;探索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提高社会体育参与水平;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4.
万亚平 《安徽教育》2009,(Z1):36-37
<正>2008年,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市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振兴职业技术教育、优化全市教育布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强化党风政风行风建设"六大重点,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高  相似文献   

5.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实现这一任务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三农”问题,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作出决定,要求“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热点传真     
政策■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和谐社会作五方面部署一要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二要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  相似文献   

7.
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是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河南的当务之急。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过程中,要重视研究加快城乡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创新社区管理服务体制。  相似文献   

8.
"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温家宝总理也在2011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以城乡社区为载体,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人口、就业、社保、民政、卫生、文化等社会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基础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这体现了中央对城乡社区建设的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凸显了完善城乡社区管理体系对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科举制度看我国的城乡文化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分析科举制度下的“人才回流”机制对中国社会城乡文化平衡的作用,认为在当前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缩小我国城乡和地区差距与对立,建立城乡文化平衡机制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具体应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重视发挥城镇在城乡文化联系中的作用;加强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城市知识分子支援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粤教新声     
《广东教育》2004,(8):60-60
中山大学庆“七一”省委书记作报告7月1日,中山大学2000多名师生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党的83岁生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出席了庆祝活动,并向广大师生作了一堂精彩的报告。报告中,张德江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我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新的形势,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搭建合作平台,拓展发展空间,推进文化大省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十项“民心工程”,以及加强党的建设,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张德江强调,在新的阶段,我省要实现加…  相似文献   

11.
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中,信息网络技术发挥看“延伸、共享、服务、实用”等功能和作用,并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断提供动力支撑和技术支持。要从城乡发展规划信息网络一体化建设、城乡基础设施信息网络一体化建设、城乡公共服务信息网络一体化建设、城乡就业信息网络一体化建设以及城乡社会管理信息网络一体化建设等方面搞好纵横相连的城乡一体化信息网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2.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必须做到: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影响,树立城乡"大职教"理念;大力培养农村职教"双师型"教师,强化农村职业教育的师资保障;加强农村职业教育自身体制机制的改革,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农村学习型社会建设,构建服务于"三农"的终身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问题逐渐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现阶段,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建设小康社会所提出的教育措施。为有效推动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有效建立城乡基础教育共同均衡发展,各个院校需扩大经费的投入、加强体制的管理和加强师资储备力量等多个方面着手,为实现城乡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是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保护人权的具体体现。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的主要表现及原因一、办学条件不均衡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还没有建立起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义务教育的转移  相似文献   

15.
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的执政目标,这是党在文件中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但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城乡二元结构却严重阻碍了其发展的进程,而本文旨在通过对城乡二元结构的剖析以及城乡二元结构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提出应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促进社会公平,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强制度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政策,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保证人民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与先进发达地区的教育差距进一步拉大,城乡、区域和校际之间差别更趋明显。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差距,扎实推进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切实维护教育公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事关教育事业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杨丽红 《西藏教育》2014,(10):32-34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点任务,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作为四项重点任务之一,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在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之中加快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促进公民道德素质提高,对于扎实推进社会主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城乡教育公平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效而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城乡二元分割造成的不良影响,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为此,必须在认识城乡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基础上,加大政府对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投资力度,建设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平台,通过城乡资源共享改革农村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加农村人口受教育机会,改变农民的教育观念,尽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顾德学 《成人教育》2012,(11):73-75
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培育大量的人力资本,而且它可以将多数人所认同的价值观念、社会制度、法律规范等不断地传递。而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除了要实现经济一体化之外,也要实现城乡居民、制度体系、社会价值的一体化。因此,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看,城乡一体化的实质是在于加强对农村地区社会资本的培育和积累,选择以社会资本的视角分析成人教育也就更符合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性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具体要求,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关键在于振兴农村经济。振兴农村经济当前要着重从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城乡一体化等五个方面,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务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