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教元气满乾坤(连载之四)马守祥,焦昶智,睦志恒在这个新型科技企业中,深入考察的外界人士常会惊奇地发现:505厂一贯重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并且做得那么自觉,那么实在,那么有特色,那么有成效。1988年建厂之初,他们就成立了党支部,1993年5...  相似文献   

2.
《寻根》2020,(3)
正"夜潮秋月相思"作于1954年12月。这时,钱君已经在北京住了两年。他是一个人到北京出任音乐出版社副总编辑的,家属仍在上海,生活多有不便。加之久居南方,不服北方水土,乡愁愈来愈浓,于是在重刻"钟声送尽流光"之后,又有了这方巨印。  相似文献   

3.
<大理行记>又名<南诏纪行>,是古代边疆行记中的名作.它和<云南志略>(残)是元代云南地方史志中流传至今者.因此,这部书就成为了研究元代云南地方民族史以及南诏、大理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史籍.  相似文献   

4.
明代武当山志在修志实践和修志理论上都取得了较大成就,蕴涵着丰富的学术文化信息,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但长期以来流传不广,整理者盖寡。杨立志老师的《明代武当山志二种》特选明代第一部山志和最后一部山志加以点校,弥补了明代武当山志经眼不易的缺憾,嘉惠学林,厥功甚伟。由于受当时诸多客观条件的局限,《明代武当山志二种》还有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的必要。兹就笔者识见所及,聊举数例,以为刍荛芹献。  相似文献   

5.
胡适的品质     
胡适在谈及自己生平为人时,说过这样一句话:“不降志,不辱身,不追赶时髦,也不回避危险。”王元化先生说他最欣赏胡适这句话。一个知识分子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这一步,也就无愧于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了。  相似文献   

6.
在古云南最东边渔泡江畔的东山彝族乡妙姑村,每年农历二月初十,都要举行独特、盛大的传统庆典--哑巴会.白天大摆宴席,祭拜"九龙三象",祈求一年风调雨顺、清吉平安.晚上则烧起篝火,弹起三弦唱起歌,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和业兴.  相似文献   

7.
漫话葡萄酒     
漫话葡萄酒照恒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酒一直是人类饮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无酒不成席”,葡萄酒更是以它芬芳甘醇、酒精度低、有益健康等特点愈来愈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成为时下流行的一种饮品。早在公元前4600年,近东地区的一些国家就发现了葡萄的...  相似文献   

8.
伟大的林厄尼斯耗尽了毕生精力发现了各种植物之间的关系,并给予它们恰如其分的命名。卡尔·冯·林奈一向被称为当代最伟大的自然科学家。根据他青年时代的故事,他从小就对植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立精志要通有关植物的一切。两百多年前,林奈出生于瑞典的一个叫做拉夏  相似文献   

9.
"跳哑巴神"(彝语热闷巴)是南涧县公廊镇盖瓦洒村的彝族人的一种独特的面具舞蹈.是以驱鬼疫、祈吉祥为特征的请神敬祖活动;是古朴粗犷、驱灾去邪、娱人娱神的民俗事象,具有浓郁的原始特点和民族特色,是一种异常古老的祭祀舞蹈,引起了有关专家学者的注意,是南涧民间艺术中的又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0.
赵静 《大理文化》2003,(1):55-56
鹤庆修志始于明代,嘉靖年间,鹤庆太守马卿(字柳泉)曾编修<鹤庆府志>2卷.至崇祯年间,又由张懋敬、史实斋增修<鹤庆府志>2卷.但都早已散失无存.清代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由鹤庆府通判佟镇主修,邹启孟、李悼云执笔修成<鹤庆府志>26卷.  相似文献   

11.
初秋,上午十点钟的阳光已经有些烈了.在经历了一整个长夏的繁密雨水之后,拐过秋天的垭口,雨脚渐渐收住,阳光猛然间热辣起来,进入了催熟庄稼的“晒黄天”.乡间有民谚说:七月辣太阳,哑巴晒得死.这里面的七月,指的是农历七月.在七月渐末的大太阳下,已经灌浆成熟的庄稼一天天悄无声息地晕染开秋色,直至,将人们又一岁的劳作与汗水,点染成这大地明亮的诗章.  相似文献   

12.
陳方正 《中国文化》2007,(3):141-155
中國從傳統跨入現代有兩個標志:在政治上是辛亥革命,在思想與文化上是新文化運動.辛亥革命的性質很明確,先例也很多,例如法國大革命、“土耳其青年“(Young Turk)革命,和十月革命.新文化運動就複雜多了,因此它的性質有種種不同説法.最普遍的一種看法是,它相當於歐洲“文藝復興“.……  相似文献   

13.
张庆华  唐新 《寻根》2021,(1):110-118
彭而述墓志出土于河南省邓州市彭桥镇彭桥村,彭而述之父彭彬墓志也在1994年彭桥镇政府修路时被发现.目前,父子两人的墓志均被其家族后人集中收藏.彭而述墓志刻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为青石质,由志盖和志石两部分组成,志盖楷书,竖5行30字:“清故正奉大夫正治卿云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禹峰彭公墓志铭”,周边雕刻有花...  相似文献   

14.
杨卓如 《大理文化》2021,(11):88-91
在志奔山的腹地,苍茫的林海之间,磅礴群山拱卫之中有一块高山草甸,一条晶莹透澈的小溪淙淙流过,草甸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水潭.传说这里有99个龙潭,而其中最大的一个则是志奔山龙王的宫殿,掩蔽在一片古木森天的柏树林里,清澈晶莹,深不知底.岸边一棵高可摩天的柏树上,长年累月栖息着一对金雀,每当有一片树叶落进水里,它们立即飞下来,将其衔出,使潭水始终保持一尘不染.据说,只有那种心地比潭水更加清纯的人,才有福气见到这潭真正的龙潭水.  相似文献   

15.
正"郡谱"或全国性统一的谱书的出现有着悠久的历史,唐初有官方颁行的《氏族志》。元代,徽州出现一部记载地方氏族的《新安大族志》(以下简称《大族志》)。此后,又陆续涌现出《新安名族志》《休宁名族志》,形成了徽州特有的"族志"系列。目前,学界对《新安名族志》关注更多,主要是从它的编纂背  相似文献   

16.
"阿克"即为彝语打歌之意.打歌,俗称踏歌,是彝族最古老的舞蹈之一.相传,踏歌兴于部落时期,可谓源远流长.据<蒙化府志稿>载:"婚丧宴客,恒以笙箫杂男女踏歌,时悬一足,作商羊舞.其一人居中吹笙,以二人吹箫合之,男女百人围绕唱土曲,其腔拍节皆视笙箫起止."南诏铁柱前的对联,"芦笙赛祖,毡帽踏歌"以及壁画,就生动地记述了踏歌的真实场面.  相似文献   

17.
正八百多年前的北宋末南宋初,抗金英烈千千万,休宁人凌唐佐是其中的一个。《宋史》、历代《休宁县志》以及宋人罗愿所撰写的《新安志》中都提到了凌唐佐。但人们只知道他是"徽州人",至多是"徽州休宁人",至于其故里究竟在休宁哪个村落,则没人去考证。凌唐佐的故里究竟在哪里?经过考证,  相似文献   

18.
"一枕清风天地宽"的隐士陈抟,是一位传奇人物.他的身上,体现着帝师和隐士的双重精神风貌.他的诗歌是他志于隐、乐于睡的形象的抒发,体现了宋代文人普遍涵泳于山水,追求自得之乐的超然境界.  相似文献   

19.
心窗     
董泽中 《大理文化》2013,(12):19-24
他们是一对实诚的哑巴夫妻,几年前为了女儿的出路和女儿今后无忧的生活。从农村死挣着挪腾出来到县城里打拼。 他是修鞋的鞋匠,有一手好手艺,加之他为人实诚,老小无欺,做活细致而又价格公道,他修过的鞋和新鞋没有任何区别,看不出任何痕迹,因此找他修鞋的人也就多.有的人甚至不惜跑很远的路,为的是让他修一下鞋;她是卖菜的菜农,干净体面,手脚麻利,她的菜新鲜而又便宜,她跟他丈夫一样是个实诚人.同样老小无欺,谁家需要菜了,打发小孩前来,她更是好上加好,菜鲜秤头足,所以她的回头客多,生意也就比别人好。  相似文献   

20.
漫谈鼓吹     
洪卫中 《寻根》2007,(6):56-57
鼓吹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军乐,在其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几个种类。首先是作为短箫铙歌的鼓吹,其起源于先秦,主要是用在与军事相关的活动方面。东汉蔡邕在《礼乐志》上叙述汉代的音乐种类时就说,短箫铙歌是军乐,相传是在黄帝的时候一个叫岐伯的人造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