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市场经济改革和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社会对法科学生的能力需求也逐渐发生变化,法学教育改革也随之启动。对于法科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正是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对提升法科学生实践能力必由之途的实践教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地建设的基本理念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张洪波 《考试周刊》2007,(17):92-93
移植于大陆法系的传统法学教育模式教育理念落后、教育手段与方法单一,导致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操作能力低下。法科教育必须通过改变传统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手段、更新教学方法和建立、完善法学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法科学生实践能力,以实现培养国家需要的高素质优秀法律人才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大数据时代,法学教育的适应性变革机遇与挑战并存,它会使法学教师的教学效果更加理想,法科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幅提高,法学教育的质量日益提高,法科学生就业形势稳中向好。作为大数据时代法学教育适应性变革的三方主体,高校、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高校应尽力应对大数据时代教学中面临的挑战;法学教师应适应教育方式的根本转变、面对专业领域的激烈竞争、克服信息技术的重重障碍;法科学生应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法学教育正面临着新时期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重新定位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加快"实用型"法学人才的培养,突出实践教学在法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明确实践教学的目的,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及评估标准,保障实践教学的时间,建立稳固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对法科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法科学生培养目标的实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为法科学生实质毕业标准之法学素养不是抽象的培养目标与一般概念,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具体的评价、操作准则,其内容主要包括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公正情怀等并不必然分离且相互联系的方面。要实现法学素养标准,必须明确将法学素养定位为法科人才培养目标。在推进专业主干课程学生主导型教学方法上,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理解运用法律规范解决现实问题之能力。在法科学生职业能力训练体系构建方面,革新传统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社会调查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实、获得对社会的正确认识,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的一项实践活动.它对提升法科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应用法学近年来开展的社会调查活动为例,阐述了社会调查活动对法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作用以及如何具体开展法律类社会调查活动.  相似文献   

7.
实习是法学本科教学的关键环节,是法科学生深化理论知识以及促进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当前,法学本科实习的形式化倾向日趋严重,法科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习中未得到实质性的提升,与新文科的发展大潮相悖.新文科时代,要革新法学本科实习教育的理念,借助实效性教学理论,在尊重法学高等教育内在规律性的基础上,完善法学本科实习的质量评价标准,发挥法律实务部门作为法治人才培养"第二阵地"的作用,从而构建完善的法学本科实习培养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8.
高校法科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法学教育目的的自身特性、法治国家建设以及法律内在属性外化的要求,决定了高校法科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不可或缺性.但就现实情况看,这种教育并未得到充分重视.文章从高等教育具有专业性这一特点出发,论述了高校法科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对其内涵进行了界定和概括,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强化教育的具体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9.
通过调查发现法学本科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方向凸显出法科学生法治信仰的匮乏;法学本科学生急功近利地注重通过司法考试,希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司法考试大纲的要求授课讲解,忽略了法学本科教学的教学目标。为了使司法考试与法学本科教学充分融通,高校应注重培养法科学生的法治信仰,法学本科教育不能以司法考试为指挥棒,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应拟定具有特色的法学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0.
加强法科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是"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核心任务和基本要求。卓越法律人才实践应用能力培养要正确处理好法学通识教育与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关系、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中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同时应在培养机制、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效果检验等六个方面实现创新。  相似文献   

11.
诊所法律教育: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之救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职业伦理是一个合格的法律人所应具备的特质,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应该成为法学教育的重要环节。诊所法律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性法学教育模式,在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上有着其独特的机理,大力开展法律诊所教育既是加强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有效路径也是一条救赎之道。教育可以塑造人,诊所教育有利于法律职业伦理的形成,而法律职业伦理一经形成便具有相...  相似文献   

12.
论诊所式教学方法在高校法学教育中的推广运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诊所式法学教学方法自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以来,以它不同于传统法学教育的优势迅速风靡全球。在我国当前法学教育实践教学环节严重缺失的情况下,引进诊所式教学法势在必行。试点学校的经验为推广该教学法奠定了基础,但具体实施中仍然应当细致考虑组织教学、建立合适的评价机制、有效解决资金与教师双重紧张的困难,走与社会有关方面合作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法律诊所教育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参与真实案件,是注重和强调培养学生法律意识、技能及职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法律诊所教育是克服法学教育现存弊端、培养合格法律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因此,对改革和发展我国法学教育体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法律援助——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的诊所式法律教育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借鉴模式,弥补了我国现阶段法学教育的不足。通过简要介绍诊所式教育的基本内容,继而结合大学生法律援助活动这一法律诊所的具体实践,分析了法律诊所式教育的实践意义,指出了我国诊所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网络环境下法律课程案例教学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例教学是现代法律教育的必然要求。传统的案例教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法律思维的养成。现代网络技术的出现,克服了时空距离的限制,使"仿真"虚拟进入案件情景、参与案情发展以及"虚拟"实地辩驳对抗成为现实可能。在这种技术的支持下,构建"在线式模拟情景案例学习"的新模式,在师生关系、案例编辑、实际操作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突破,将会使法律课程教学更具科学性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16.
田鹏辉  曲扉扉 《丹东师专学报》2010,(1):154-156,F0003
诊所式法律教育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大学法学院教育课程,是一种实践性质的法律教育课程。这种模式通过设立法律诊所,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法学教师作为指导,由学生去代理或者以其它方式接触各类案件,接触真实的案件当事人,在法学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为当事人处理案件,解答法律咨询。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法律知识,锻炼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进而缩小理论培养与实践技能的差距。目前,在我国实施本土诊所式法学教育,存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机构等方面的障碍。应结合国情,转变法学教育理念,合理筹化教育经费,并将诊所教育纳入系统法学教学计划。  相似文献   

17.
诊所法律教育的目标应当是对法律专业的学生进行法律实践能力的训练,以提高学生将来从事法律职业的能力,为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服务。诊所法律教育作为法律实践教学的一种形式,其目标也应当定位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当前的诊所法律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缺乏应有的实效性,没有能够达到真正提高学生独立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如何提高诊所法律教育的实效性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将成为今后诊所法律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诊所法律教育作为一种法学教学方法和法律援助形式,在理论上具有提高学生法律实践能力和为社会贫弱者提供法律帮助的双重作用。但由于实践中存在着法律诊所及其雇员的从业资格、专业能力、经费来源、课程设置等难以解决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以及法律援助工作的连贯性,使法律援助质量得不到保障。因此,从保护社会贫弱者利益角度,在法律援助上应该适当限制法律诊所教育的适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法律职业化成为法律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我国法律职业化的过程中却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法律人员职业伦理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法治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解决这一问题已经提上法治建设的日程。诊所法律教育能提高法律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能够培养法律学生的主体精神、责任意识和服务态度,而这些正是我国现阶段法律职业者严重缺乏的素质。  相似文献   

20.
要优化法律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就要分析行业企业对法律英语专业学生的能力及素质的要求。依据需求分析,以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为指导,设计法律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完善课程体系,正确处理基础课、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关系,合理确定语言能力、法律能力、综合拓展能力课程的比例,是进行法律英语专业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