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我国的教育报刊上出现了一种说法:培养“非智力因素”。坦白地说,我的心理学知识很肤浅,要对这个领域里的问题质疑,是不自量力的。但对一个新的说法接触多了,难免要思考一番,再由思考产生疑惑,进而质疑,也是很自然的。那时,不少教育类杂志经常提到要大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认为“学生学习的好坏,不仅同智力因素有关,更重要的与‘非智力因素’有关”。认为“转化差生仅仅强调要发展智力是不够的,主要的还要从培养‘非智力因素’上去着手”。甚至认为一个人的成功,等于智力因素加“非智力因素”。此…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教育报刊上经常出现这样一种说法:要大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认为“学生学习的好坏,不仅同智力因素有关,更重要的与非智力因素有关。”认为“转化差生仅仅强调发展智力是不够的,主要的还要从培养非智力因素上去着手。”甚至认为“一个人的成功,等于智力因素加非智力因素。”(均见《山西教育》1991年第1、2期《差生的转化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种说法,时下不仅相当普遍,而且大有扩展之势。从一些文章看,已经由学生扩展到教师和校长身上了。据我所知,“培养非智力因素”原是对青少年学生说的,是  相似文献   

3.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学效果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多元函数”。 近年来,我们在重视和发展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对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给予了一定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每年中考过后,就会听到一阵阵的惋惜声:“平时前十名的学生,怎么会没考上呢。”其实这是很正常的,是非智力因素在作怪。心理学告诉我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同属于心理因素,智力因素指导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主导智力因素。也就是说,人的心理与行为归根结底是受非智力因素所支配的,如果人的非智力因素正常、健康,那么人的心理行为就会正常、健康,反之亦然。据此在培养学生心理方面,我们必须着重放在非智力因素上。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习效率常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要着重放在平时的心理…  相似文献   

5.
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高级体验。教育部于2001年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育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是一种对智力因素有显影响的非智力因素。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能力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向我们提出了“音乐与人”的问题。从本质上说,音乐教育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因此,“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学生在从“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的过程中,除先天智力因素以外,后天的非智力因素始终在起着作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是全面发展教育目标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所以,我们在教育中除关注学生的智力因素以外,更应积极地利用非智力因素,培养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7.
拜读了萧宗六教授《“培养非智力因素”的说法不科学》(载《江西教育科研》1992年第2期)一文后,在此,谈谈我对“培养非智力因素”的一点认识,与萧先生商榷,并请予以指正。1.“培养非智力因素”是作为学习理论提出来的,但可以扩展为“工作理论”和“管理理论”。非智力因素,是指人在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个性特征,是除智力因素之外的其他一切心理因素,主要包括:需要、动机、理想、兴趣、爱好、意志、情感、气质、性格、习惯等。“培养非智力因素”一开始是以一种“学习理论提出来的。近几年来,在教育工作中,特别是在中小学教育工作中,越来越被广大师生所接受,用来指导教育实践,并取得了显著的成  相似文献   

8.
从现在教育人才素质要求和心理学角度出发,提出物理教学在培养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同时,要重视情感教学,大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主动去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
李顺圆 《学子》2014,(7):14
正学生的学习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其中,非智力因素的提出是由上海师范大学燕国材教授的《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发表后,引起了我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界的重视。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意志力,道德修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及自信、自立、自强的良好心理素质等。在教育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智力因素的培养同等重要,教育既要"解惑"更要"授道",注重的  相似文献   

10.
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意志和思想品质等方面,学生的学习质量,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制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化学课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要开发学生潜能,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要顺利地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重视化学课堂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下面通过我们的教学实践,谈谈化学课堂上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方法。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心理学理论指出“兴趣可以成为学习的直接动机”,学生对感兴趣的知识,会积极主动地去观察、思考、记忆,使繁重的学习变为愉快的享受,从而大大提高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们的教育目标必须是培养富有创造性的学生,不求人人上大学,但求人人能成才。我们的教学原则也必须是开放式、启发式的,要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改变过去那种只强化智力因素、弱化非智力因素的传统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单靠“题海战术”、按考分评价学生的方法显然不灵了,取而代之的是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完成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教育是要培养数以万计的人才和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劳动者”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那么在自…  相似文献   

12.
金辉 《教育探索》2003,(8):77-78
一、教学目标的优化,体现整体性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除了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在知识传播和能力培养方面应做到和谐统一。1.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并举教育的成功途径有很多,不可忽视的一条途径是扎扎实实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个人的学习效果从内因上来说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的制约,我们应摒弃把教育目标看成是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片面认识,应把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3.
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一般来说,学生的智力因素普遍差别不大,而主要表现在非智力因素的差异上.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感知、记忆、思维等智力因素是学习中的操作系统,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是学习过程中的动力系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互相影响的,学习过程的动力系统自然要影响操作系统.因而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是数学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姜丽 《怀化学院学报》2010,29(6):151-153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智力因素构成学习的操作系统,非智力因素构成学习的动力系统。就绝大多数学生而言,智力因素并无明显悬殊,而导致学生学习两极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重点探讨了英语专业学生非智力因素对二外日语学习的影响,并提出了以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为目的的二外日语教学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很注重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另一方面,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因素两者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能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要学好语文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智力水平,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的良好发展将使智力因素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什么是非智力因素呢?所谓非智力因素,就是有利于人们进行各种活动(包括学习活动)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称。它是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五种因素构成的。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学要开发非智力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大趋势中,心理素质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着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而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就大多数学生学习数学而言,智力因素并不悬殊,导致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数学教学中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7.
学习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而我们很大一部分教学工作者往往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殊不知,非智力因素可化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驱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就能学得主动、轻松,即使遇到困难,也会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意志力.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我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8.
初中化学是中学生的启蒙学科。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初三学生开始接触化学的好奇心理,在开发学生智力的同时,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品质,全面提高初中学生的素质,为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打好基础。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效果则是两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智力因素主要是指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都可以称作非智力因素,主要是动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句话说明智力因素发挥不好,反而会成为短处,贻误终身。那么,智力因素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呢?这就要靠非智力因素的驱使。语文教学过程是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同活动的过程。因此我们不能只重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还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学生的智慧火花得以迸发、持久。如何培养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提高教学效果呢?第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变“老师要我学”为“我自己要学”。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学生一入初中,就让他们订出三年后的目标,让学生写“三年后的…  相似文献   

20.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知识的获得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而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性作用的过程。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因素基本上属于先天形成,而非智力因素则完全依赖于后天的教育、培养和开发。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把学生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们互相渗透、互相作用,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最大效应,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