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探究长江经济带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促进两系统协同发展,本研究选取2010—2020年长江经济带沿线9省2市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共27个指标,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基于此,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探析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结果显示,2010—2020年,11个省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在0.517~0.673之间波动。针对长江经济带两系统间耦合协调度波动的问题,提出注重建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以促进两系统向优质协调发展阶段过渡。  相似文献   

2.
3.
4.
5.
本文从长江干流9省市的经济分析入手,从生态长江、现代物流视角,探讨了长江经济带的建设问题。文章利用智猪博弈理论,针对长江经济带难以真正形成经济体的症结,提出以国家战略管理长江,呼吁“大猪”(下游省市)先动,以此推进和完善长江供应链体系并建立上下游资源与生态的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6.
7.
针对区域金融生态环境,首先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基础、社会信用及金融资源三个方面选取12个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基于熵值法对长江经济带金融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长江经济带11省市金融生态环境水平的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11省市金融生态环境水平差异明显,从下游地区到上游地区逐渐降低,下游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水平远高于上游地区。最后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优化经济结构、健全社会诚信体系和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8.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三角洲及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在我国未来经济格局中必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战略地位。建设长江经济带,应以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指导思想,经过二、三十年的努力,使它成为在世界上占据显著地位的经济走廊和现代城市带。为此,必须发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带的整体效应,以三峡工程和重庆改建直辖市为契机,带动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经济发展;以“三通”为突破口,加快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和市场建设,促进长江经济带工业的合理布局与发展;同时,通过建立权威性的统一管理机构,打破长江经济带内的条块分割,发展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多功能的大型企业集团,加强以现代化大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流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和建立、培育流域统一市场。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昌九一体化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意义、主要好处,全面分析了昌九区位优势与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快昌九一体化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举措是“做大昌九城市群增强城市承载力,做大做强昌九产业聚群增强昌九经济支撑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长江按其长度和水量在世界上均居第三位。但若从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基础以及地理位置等方面系统比较,长江流域最具综合优势.首先是矿产富积。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经勘测,长江一带已经发现和探明的矿产有127种,占全国的4/5.其中铜、锑、钨、钴等矿产贮  相似文献   

11.
12.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以长江经济带的40个城市为研究对象,从系统活力、组织力、恢复力、生态服务功能和人群健康状况等5个维度构建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对其2006—2018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从整体上看,2006—2018年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健康状况向健康方向发展,但不同城市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存在明显差异,还有一些城市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或病态水平如恩施、宜宾、泸州与鄂州等.这为政府采取差异化的城市发展战略,进而实现长江经济带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区域金融中心在地区金融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根据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条件,构建评价体系对长江流域经济带96个城市的综合金融竞争力进行排名,选择具备区域金融中心形成条件的上海、武汉、重庆三市构建长江流域经济带区域金融中心。借助金融辐射力的测算找出长江流域经济带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三角交通一体化自大规模投入建设以来,已初步达到区域内交通、经济一体化.本文利用长三角地区2005-2014年交通和经济的相关数据,建立引力模型分析交通一体化对长三角地区贸易交易量的影响分析;利用客货运量与8个主要经济指标建立关联度排序模型,定量分析上海对长三角都市圈的经济影响.  相似文献   

15.
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途径。结合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特点和外商直接投资(FDI)的产业分布特征,对FDI促进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影响机制进行系统梳理。研究发现,FDI主要通过资本供给效应、就业结构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制度变迁效应等机制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皖江城市带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相似文献   

16.
17.
以新兴数字科技变革为时代背景,构建数字经济和物流业效率的测度指标体系,利用三阶段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和熵值法分别测算出2010-2019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区的物流业效率和数字经济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为深入研究对象,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其数字经济与物流业效率的协调发展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物流业综合技术效率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衰减的空间梯度差异;人均GDP、对外开放程度均对区域物流业效率存在显著影响,而且规模效率降低是阻碍物流业综合技术效率增长的主要原因;长江经济带的数字经济与物流业效率的协调发展水平总体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其发展存在空间异质性,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安徽省、湖南省、湖北省和四川省协调性较好,云贵等地区协调性不足。针对研究结果,为促进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与物流业效率的协调发展水平的提高,从加大数字技术投入、区域物流联动发展、重点扭转云贵等地区数字物流发展的劣势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
随着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安徽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迎来重要机遇,也面临着从从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增长、从政府主导到市场主导等转变方面的挑战。要加强港口枢纽建设,培育新兴龙头产业,加强文化生态建设,深化开放合作,以创新引领发展,科学有序推进城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