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P2P网贷平台因其交易方式灵活,渠道快捷、年化利率高等因素、受到很多投资者的青睐。但是近几年问题平台数量的不断攀升也给投资者造成了严重的损失。通过对2011年至2015年6月之前累计出现的661家问题平台的分布特征和经营特征进行分析,并根据问题平台出现的原因来提出一些规范P2P网贷平台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嘉应学院学报》2015,(6):34-39
近年来,P2P网贷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借贷方式以其低门槛、高回报率、便捷高效的优势在中国市场迅速扩张。然而随着平台数量的剧增、参与资金和人数:规模的急剧扩大,2013年和2014年上半年P2P网贷平台"倒闭潮"也呈现集中爆发的态势。平台资本实力弱、杠杆率过大、借贷期限错配、流动性不足和刚性兑付成为平台倒闭的主要原因。运用灰色关联与多元回归法对网贷之家中的126家平台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网贷平台普遍存在利率过高、贷款过于集中、期限错配等问题,提出提高行业准入门槛、贷款分散化和注重声誉风险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P2P网贷最大的优越性在于其能使传统银行难以覆盖的借款人在虚拟世界里充分享受贷款的高效与便捷。P2P网贷业务对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资金问题是有帮助的,特别对解决短期临时性资金周转有很大意义。网贷平台数量近两年在国内迅速增长,迄今比较活跃的有350家左右,而总量截止到2014年8月已有1600多家。由于P2P网贷在我国尚属新兴产业,因此国家没有对其进行针对性的监管。这时对P2P网贷的法律风险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以提醒投资者注意有关的投资风险,也为国家下一步对P2P网贷的监管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4.
P2P网络借贷是依托于计算机网络而形成一种金融模式,它的出现给个人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和融资便利,是对当前金融体系的有效补充。对比分析中国和美、欧发展环境对P2P网贷的适合度,介绍我国P2P网贷的四种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P2P网贷的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5.
P2P网络借贷平台是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模式,近年来在我国快速兴起。这种创新性的互联网融资模式发展了惠普金融,较好地解决了中小企业以及低收入群体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然而P2P模式的很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P2P的特点决定了其风险性,也在社会中产生了很多问题,尤其是针对大学生的不良网贷平台乱象,扰乱校园秩序,危害社会和谐稳定。为此,应该加大对于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力度,并且加强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可以有效地预防和解决不良网贷问题。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金融依托其成本低、效率高、覆盖广和发展快的特点,已然成为当下中国金融行业不可压倒的一个趋势,相应地,P2P网贷、第三方支付、大数据金融等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也成为当下投资者炙手可热的投资选择,试以"金银猫"网贷平台为例,采用计量的方法定量分析网贷平台收益和风险以及成交量的相互关系,并由此分析投资人在面临收益和风险时的选择偏好问题,最后对如何降低P2P网贷平台的发展以促进其发展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P2 P网络借贷是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传统金融机构辐射范围不足等问题,同时也有利于解决众多小微企业创始之初的融资难题。然而在发展初期, P2 P网贷平台不可避免地会遭遇颇多法律风险。虽然政府已经释放了关于促进、引导P2 P网贷行业发展的信息,但P2P网贷行业的发展事关国家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离不开政府的科学监管,而我国至今却仍未颁布具有针对性的监管对策。有鉴于此,本文在厘清P2 P网贷平台商业运行逻辑及分析其异态发展的基础上,指出P2P网贷平台最为重要的三个功能端———融资端、投资端、信息端在当前环境下难以化解的法律风险,并就如何制定P2 P网贷平台监管政策提出相应建议,为填补其法律监管的缺失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8.
P2P网贷具备金融普惠性,在我国长期实行的金融压抑政策下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契机。然而,P2P网贷融资模式突破了我国传统金融规则,面临法律定位不清、信用风险巨大、资金安全不足等一系列行业性的问题,我国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P2P网贷法律法规的完善、行业信用评级体系建设、第三方资金托管制度的设立三个方面对P2P网贷行业进行有效的规制,以促进其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宜宾学院学报》2018,(2):102-110
近几年P2P网络借贷平台得到迅速发展,但国家法律规制尚不完善,许多不法分子利用P2P网络借贷平台进行非法集资活动,使得P2P网络借贷成为非法集资犯罪的"重灾区"。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对P2P网络借贷犯罪的入罪标准、共犯的认定及是否成立单位犯罪等均存在问题,不利于P2P网络借贷犯罪的预防和打击。据此,国家应以全局性视野重新审视P2P网络借贷的相关问题,建立集准入、监管及退出机制的"三位一体"预防性监管体制。  相似文献   

10.
2007年我国成立第一家网络借贷平台拍拍贷成立以来,P2P网贷平台蓬勃发展。但是高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洗钱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研究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刑法风险并进行风险规避,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P2P网络借贷平台近年来风险聚集,如何对平台进行风险评估,是投资者选择平台的关键。从因子分析角度,选取十八项平台风险评估指标,提取八个影响平台风险的因子,构建平台风险综合评定模型,来评估平台风险大小。事实证明,平台风险综合评定模型能有效识别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P2P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P2P网络借贷为投资者和小企业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合作发展方式,然而其迅猛的发展态势却不能让P2P网络借贷很好地纳入现有的法律规范和金融监控体系中,逐渐暴露的问题加快催促着管理者将建立相应的金融监管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explores factors influencing research interest (RI) among criminal justice students. The participants were 328 students at a mid‐western university. Results of a path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quantitative and computer skills and writing skills were significant predictors of RI. Statistics anxiety w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predictor of research design skills, practical research skills, and quantitative and computer skills. It also indirectly predicted RI via quantitative and computer skills. Statistics self‐efficacy was a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research design skills, practical research skills, quantitative and computer skills, and writing skills, and also indirectly predicted RI via quantitative and computer skills as well as writing skills.  相似文献   

14.
学习兴趣是人们在学习客观事物时所具有的心理倾向。有关研究证明,学习兴趣对于推动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果具有显著作用。我国当前有关学习兴趣的研究大部分关注的是青少年的学习兴趣,本文则对影响成人学习兴趣的因素加以分析,指出影响成人的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有遗传和环境、需要、认知和情感因素,并揭示了成人学习兴趣和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5.
利率对国民经济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许多因素都与利率息息相关。我国利率目前是部分市场化,政府实行利率管制,对稳定物价、调节市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起到了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的内在要求,以改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活跃金融市场,论证了推行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分析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制约因素,可能遇到金融风险,推出一些相应对策及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实行的利率政策是利率管制.为适应WTO和融入世界经济,应逐步实行利率市场化,须从国情出发,渐进稳妥地进行.  相似文献   

18.
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汇率在汇率一般规律和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心理预期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将沿着振荡走低的趋势相对平稳地发展 .但是不能排除社会政治经济中的不确定因素对汇率造成的剧烈冲击 .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平台的蓬勃发展,民间借贷开始衍生出一种新的模式——P2P网络借贷,其中,以宜信模式为主的P2P网络借贷平台在网络借贷中已成为最主要的模式之一。进化博弈分析显示,健全的信用和法律体系对于P2P网络借贷尤为重要。加快P2P网贷平台建设,需建立起完善的监管制度和个人信用评价体系,强化网贷公司自身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并在合理范围内适当提高网贷利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