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云南农业大学大学生的3000份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的38名大一至大四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情况"的数据资料分析表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程度较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掌握程度普遍偏低;本文在此基础上概括和分析了影响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存在的障碍性因素,并从教师的理论水平、教育传播方式、教育传播内容三方面对高校提高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路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认同度是衡量理论教育效果的重要标准。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度进行调研分析,可以了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掌握与认同情况,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提高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度。  相似文献   

3.
“三进”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命认同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命认同研究是时代的需要,是个体生命的呼唤。厘清马克思主义信仰与理想信念和宗教信仰的区别,弄清"三进"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命认同之间的关系,认真分析"三进"工作,从人类认识发展规律来理解大学生的信仰问题,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提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度,从而达到从生命层面和终极层面上认同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4.
大一和大四: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两个关键阶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有两种不同的思路:其一是强化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要素;其二是分析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关节点和关键阶段.从大一到大四的四年岁月对大学生的学业发展和人格养成并非价值同一.调查发现,大一新生的适应问题和大四阶段教学的"虚化现象"及毕业论文的"边缘化"倾向不容忽视,需要对大一和大四教育进行价值重估和对策重构.  相似文献   

5.
为了摸清我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相关情况,并为我校未来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相关对策与建议,笔者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实践以及时代价值,随机对我校200名本科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价值认同度较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价值认同度较为一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理论认同度较低。鉴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既要做到用良好的社会风气引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也需要用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当然更需要增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主要体现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认同上,其认同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我国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更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本文就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认同现状、认同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提高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认同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要讲清楚三个道理:一是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讲清楚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的道理,强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教育;二是讲清楚两大历史任务与"四个选择"之间关系的道理,强化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教育;三是讲清楚中国近现代史主题与主线、主要矛盾以及使命关系的道理,强化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教育。只有讲清楚这三个道理,才能使学生懂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从而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意识。  相似文献   

8.
助班对新生入学的教育管理以及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14-17级在校生抽样调查显示:在校生对助班开展的各阶段工作总体上比较满意,大一、大二对助班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大三、大四。学生对助班在生活方面提供帮助的满意度高于学习与思想方面,学生对助班的沟通、组织协调能力的认同度高于学习成绩。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助班工作满意度,可延长助班的服务期限,提升助班的综合素质,加大对助班的奖励力度。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提高大学生的理论认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高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对于完成"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战略任务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要从澄清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把马克思主义打造成为大学生的主导信仰、坚持教育主体行为一致性三个方面端正大学生的思想认识;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的价值观: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的政治头脑,坚持以共同的理想引领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坚持以高尚的榜样带动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双管齐下:一是重视语言的通俗性,二是增强教材的逻辑性,三是注重方式的多样化,四是提高教育的实效性。要从五个方面,运用多种有效载体优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环境,真正让学生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内化为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做好防疫时期乃至今后大学生思想指导、价值引导和舆论引导的重要课程。基于伯克认同理论视角,本文试从"抓住情感认同的共鸣点""找到达成共识的对立面""打通共享交流的传播链"三个层面探索在疫情防控背景下优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模式,提升当代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理论认同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开放性建构教学法"在《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中的应用,创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一是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坚定了他们对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二是培养了爱岗敬业的精神;三是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四是培养了诚信的精神;五是培养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方式,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面对不断涌现的新形势、新情况,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改革,必须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理念:一是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政治观,二是要确立教学平等观,三是要确立教学协作观,四是要确立教学学术观,五是要确立教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命认同研究是时代的需要,是个体生命的呼唤。厘清马克思主义信仰与理想信念和宗教信仰的区别,弄清"三进"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命认同之间的关系,认真分析"三进"工作,从人类认识发展规律来理解大学生的信仰问题,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提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同度,从而达到从生命层面和终极层面上认同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14.
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和社会信息化是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面临的重要境遇。在这样的境遇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部分学生怀疑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地位、怀疑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前途、怀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的必要性以及政治素养低下、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要增强大学生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应采取以下措施:坚持科学发展,夯实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基础;更新观念,真正重视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增强理论的吸引力;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优化环境,营造大学生接受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良好氛围;大学生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5.
"开放性建构教学法"在《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中的应用,创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一是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坚定了他们对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二是培养了爱岗敬业的精神;三是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四是培养了诚信的精神;五是培养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形成表现为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动态过程是一个由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实践的过程;静态体现为一种认同结果:即表层认同或深层认同.因此,要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一是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提高大学生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二是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大学生对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认同;三是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大学生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实践;四是优化社会环境,固化大学生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就意味着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大学生的价值认同需要经过理论认知、情感认同以及实践践行这三个阶段。当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存在着整体认知的不全面性,情感认同的不稳定性和知信行的不一致性三方面问题。培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一是要加强新生入学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二是要激发大学生情感动力,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认同;三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逐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8.
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高职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对调查数据的分析研究表明:浙江省高职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状况总体较好,但亦存在一定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浙江省高职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度,高校应拓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路径,促进马克思主义认同内化,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9.
关于大一新生角色转换的现实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一年级是大学生能否实现角色转换,进而顺利度过大学四年,最终学有所成的关键阶段。影响大学生顺利进行角色转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也比较复杂。本文在对影响大一新生实现角色转换的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对策略,以期帮助大一新生顺利融入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20.
基于认同理论,首先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的现状。结果表明,大学生呈现出三种认同状态,一是高度认同;二是举棋不定;三是认同缺失。针对现状从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两个方面剖析了影响认同程度的原因。最后,从国家、社会、学校和大学生自身四个层次提出提升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程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