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吉林儿童情境学习观深刻地诠释了"真实学习""情感学习""思维学习"和"审美学习"的交互机制,揭示了中华文化境脉中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多元化理论的不断引入,数字化学习逐步过渡到了第二阶段,即eLearning 2.0时代。理论基石的演变意味着数字化学习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并引领着学习文化的发展以及学习范式的重构。理论基础的演变体现为新观点和新理论的引入,如弱连接理论、墙洞理论、联通主义理论等。学习文化的变革体现为"去教师为中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和追求"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学习范式的变革则体现为以需求为导向的协同共享式学习、非正式学习为主并采用生成性的学习模式。基于多元化理论以及Web2.0为技术基础的数字化学习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学习文化、理念和范式均发生了改变,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入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策略支持。  相似文献   

3.
学习支持服务是通过各种方式与途径为在线学习者提供学习服务的总和,旨在指导和协助在线学习者实现自主学习和提高学习有效性。完善混合学习环境下各级各类高校的学习支持服务,应从高校自身条件及需求出发,从影响教学质量的"人、事、物"入手。基于对混合学习环境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研究组建师生"双主"学习共同体,构建平台、教师和学校三位一体的"三主"学习支持服务模式,以期推动在线学习者的学业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最终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提出了"教师自主学习"的理念,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不能是外在于自我的工具性发展和受他人规约的被动式发展,他们关注教师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教师自主学习是在教师原有知识基础上,根据自己学习的特点,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场所以及需要的学习材料,调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以实现自觉主动学习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5.
为了超越与祛除学习研究中存在的"坑道视界"和"刻板印象",学习哲学于20世纪90年代末在西方逐渐兴起,并形成了"整合"和"批判"两种研究取向。对西方学习哲学缘起与发展的梳理与剖析,启示我们要认识到"自觉"建构与发展中国学习哲学的必要性,既明确"整合已有学习理论"和"批判已有刻板印象"的研究任务,也确立"贯通一体"和"反思批判"的研究方法,更要以中国学习哲学为西方学习哲学开辟理论视域。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技术》2016,(12):44-50
城市学习环境的建设和发展是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持,"人"开始成为社会和城市发展的关注重点,市民学习体验日益受到重视。文章以《2016中国城市智慧学习环境指数报告》的调查研究为基础,从城市"学习者"视角出发,深入地分析学习体验内涵,从学习投入、学习方式和学习成效三方面探寻市民学习体验特征,指出各城市间市民的学习体验感知度存在差异,学习投入、学习方式和学习成效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人均GDP与学习投入呈弱相关,市民学习体验的自我感知具有性别和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人类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同时也将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这样一个时代,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挑战,只有不断改造自己的学习,深入开展学习的革命,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学习的革命,将成为21世纪大学生走向成功的钥匙。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合作学习的起源、发展、分类以及在教学中的应用和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阐述了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怎样开展"合作学习",使"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利用更加合理、科学。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要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阐明了"自主学习"的含义及特性,说明培养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就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做些探索。  相似文献   

10.
教育资源共享是分层次的,随技术和教学理念的发展而发展。"积件"提出小课件、小素材组合重用的理念,开创了教学资源共享问题研究的先河;"学习对象"通过对学习内容的聚合封装,实现了异构网络教学系统间的内容互操作;而"学习活动"通过支持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活动的重用,在教学层面上实现了教育过程与活动的高水平共享。本文通过解析"积件""学习对象"以及"学习活动"三者概念发展的异同点,揭示了教育资源共享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生态学视角下的泛在学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泛在学习是泛在计算支持下的一种学习方式,具有永久性、可获取性、即时性、交互性及教学行为的场景性等特点.从生态学的角度审视与思考泛在学习,可以看到,泛在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整合的学习环境,打破了学习环境的花盆效应,体现了学习与真实情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促成了学习从"人工"情境到"生态"的回归;为学习者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得学习者的主体性和个性得到充分发挥,避免了个性发展的超耐失衡;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学习者专业发展的生态位分化,利于学习者在专业发展上的自主进步;使学习者能够透过资源与学习该资源的其它人建立联系,组建无限扩展的社会认知网络.实现了学习者知识流生态困限的主动超越;聚焦社会发展的整体效应,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环境和学习选择权,越来越贴近学习者的终身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进一步融合,混合多种学习环境下的学习已经成为信息化时代发展的潮流,在混合式学习环境中起关键性作用的自我调节学习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关于混合学习环境下自我调节学习的研究大多针对在线学习的部分,文章为全面探索混合式学习环境中的自我调节学习,利用学习管理系统开展了为期14周的"虚拟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21,(87):16-18
研究数学课程内容是以提升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知识为核心价值,要求课程内容的设计为学生将来的研究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而深层学习,就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紧紧围绕着具备趣味性的学习主题开展合理学习,能够将学过的知识与技能付诸行动,进而得到更有意义的学习过程。"问题式学习"是落实深度学习核心理念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对策。文章即从"问题式学习"入手,讨论了"问题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智慧学习是"互联网+"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球教育的新范式。智慧学习"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任务为焦点",学习者实现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智慧学习是一种学生自我导向的、基于学习情境的、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能够使学习者将关注点放在知识的意义建构上,深化和扩展学生的学习经验,从而促进学习者个人和集体智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子容 《考试周刊》2013,(35):14-15
近年来,"研究性学习"在英国高校本科阶段取得了较大发展。文章从学生研究意识的培养和学生研究活动两方面探讨英国高校本科阶段"研究性学习"的发展,以期对我国高校在相关方面的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正"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积极主动地调整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它的内涵可以通俗地概括为"想学""会学""能学"。具体是指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这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状态,最大的特点是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7.
当前大学生网络学习环境存在一定问题,而绿色网络学习环境为促进大学生网络学习环境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对促进大学生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绿色学习"理论为基础的"绿色网络学习环境"应对其概念及组成要素做出理论界定,研究其构建的原则和模型,弥补当前大学生网络学习环境出现的问题,促进有意义网络学习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黄发翔 《考试周刊》2013,(14):134-134
学生学习方法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是较有效的学习方式。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样的学习方法下,学生的整体素质能够全面发展,对推动教学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这样的学习方法对中学物理教学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发展。传统的以"背"、"抄"、"练"为主的作业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这种要求了。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四种新的作业模式:听说作业、自选作业、课题类作业和自编作业,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英语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教育网络》2014,(Z1):82-84
正近些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移动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移动终端设备也正在被迅速的发展和推广。同时,伴随着先进教育理念的深入研究以及社会发展的要求,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悄然而生。作为一个新兴的学习方式,它可以使学习者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学习者可以灵活利用自己的时间,根据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