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3年4月29日,东西部高校视频公开课共享大会在重庆大学召开,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等在内的40余所高校齐聚一堂,共商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大计。东西部高校视频公开课共享平台将实现东西部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面授直播和视频点播的教学模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教育科研网和各高校的校园网已经基本建成并得到完善,省市教育科研网建设蓬勃发展,新世纪网络课程工程已经完成.但是,优秀的教学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共享和应用,在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方面尚未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当前,视频公开课等新型教学模式的火热,显示了未来的教育将更加开放.面对这种形势,我国高校不能紧锁"大门",要抓住视频公开课发展的契机,更多地解放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这一目标,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宋晓平:推进网络公开课的根本障碍理念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 在耶鲁大学开放课程中主讲心理学的保罗·布鲁姆教授说:视频公开课是耶鲁建立"世界学术霸权"的大计!  相似文献   

3.
研究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等方法,从高校学习者的视角,以宁波大学试点课程为例探索视频公开课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调查显示学习者对视频公开课在课程选择和学习方式上有一定的倾向性,虽然截至目前在学习积极性和效果方面较其他同类课程未呈现出显著差异性,但总体而言学习者对于视频公开课在教学中的应用持赞成态度.文章进一步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策略,为今后视频公开课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高校视频公开课建设及其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视频公开课在国内掀起的热潮,我国教育部近期启动了高校视频公开课的建设。文章从视频公开课的内涵、特点出发,就教育部关于视频公开课建设的相关政策及技术标准进行探讨,结合浙江大学首批视频公开课建设案例展开分析,并提出了提升视频公开课质量的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教师的教学过程以视频的形式进行交流,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互动。在视频公开课的制作过程中,如何将不断进步的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完美地融合,真实优质地反映教学内容,已成为每个教育技术工作者必须深思的课题。本文将从一个教育技术工作者的视角,通过前期准备、拍摄、后期制作等环节,全面地探讨高校视频公开课的制作技术。一、公开课的发展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资源共享的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日前确定第三批"精品视频公开课",并公布了相应名单,教育部给予相关高校经费支持。截至目前,共有244门课程以"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形式向社会开放。据悉,经有关高校建设和申报、教育部组织专家评审遴选,共有139门课程以及"演讲与口才"、"航空航天概论"、"技术光学"等3门课程的续拍部分,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在"爱课程"网、中国网络电视台及网易等3个网站以"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形式免费向社会开放,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教育部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进一步做好新课程的组织建设工作,加大上网课程推介力度,积极  相似文献   

7.
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通识教育。我国普通高校在开展通识教育时面临着师资力量短缺、教学及管理经验不足等困惑。文章认为把MOOC教学模式引入通识教育中,利用公开课视频、精品资源共享课视频等全球共享优质视频资源,解决高校开展通识教育所面临的困难是可行之法。文章首先在分析MOOC与高校通识课程契合性的基础上,提出MOOC用于通识课程的对策和模型,并设计了基于MOOC的高校通识课程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育网络》2012,(7):79-80
为了实现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的目的,展示教师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服务学习者自主学习,建设以高校师生为服务主体、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精品视频公开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是当前各高校信息化建设关注的重点。为此,本刊将继续刊载全国各高校建设教学资源的实践经验,并为资源共建共享提出建议,为高校的数字资源建设与管理提供可借鉴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通识教育.我国普通高校在开展通识教育时面临着师资力量短缺、教学及管理经验不足等困惑.文章认为把MOOC教学模式引入通识教育中,利用公开课视频、精品资源共享课视频等全球共享优质视频资源,解决高校开展通识教育所面临的困难是可行之法.文章首先在分析MOOC与高校通识课程契合性的基础上,提出MOOC用于通识课程的对策和模型,并设计了基于MOOC的高校通识课程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教育网络》2012,(6):78-79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普及与共享,是当前各高校信息化建设重点关注的话题之一。"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将开展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工作,计划建设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和500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为此,从本期起,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是教育部"十二五"期间"本科教学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参与高校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地方普通高校在视频公开课建设中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本文结合西安邮电大学"走近通信"视频公开课建设的案例,从视频公开课建设的目标定位、课程的选题、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视频拍摄几个方面,阐述了视频公开课建设的思路和方法,分享了课程建设的体会,力求为我国地方普通高校的视频公开课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7,(27):115-116
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视频公开课以名师名课为主题,以选题新颖、内容丰富、效果明显及社会认可度为课程遴选依据,通过教师教学个性和人格魅力,学术水平着力体现课程的科学性、生动性、思想性和新颖性。积极开展视频公开课的建设,针对民族高校少数民族类学生的教学特殊背景,提高民族类高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软文化实力、增强社会大众的科学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3.
天津大学作为东西部课程共享联盟的成员之一,最早开始建设工程图学在线课程。通过两个学期的课程成功运行,选课学校达到近20所/学期,人数近1500人/学期,探索出适合目前工程图学教学资源共享的一种在线开放课程模式,将优势课程资源在地区间、高校间实现共享和学分互认,带动跨校、跨地域的工程图学教学建设。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对传播学迫切需求的背景下,现有传播学数字化学习资源分布状况及特点各异:在视频公开课中少而精,在精品共享课程中经典课程长盛不衰,在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联盟中因高校而异,在国家数字化学习中心则参差不齐。传播学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开发应用除现有模式之外,还应面向实践开拓新型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5.
"翻转课堂"是对基于印刷术的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的彻底颠覆,由此将引发教师角色、课程模式、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变革。结合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从"翻转课堂"学习模式理念出发,构建"翻转课堂"网络学习平台,设计网络学习导航系统。探讨优质的精品视频公开课资源如何基于"翻转课堂"更好的在教学中共享应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通过网络进行了视频公开课的建设和开放共享,在实践中不断尝试、积累经验,逐渐摸索出一条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6.
MOOC浪潮下的高校课程联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平台(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正在对高等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文章阐述了国外三大MOOC平台的区别和国内高校课程联盟的发展,以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为例,论述了MOOC推动教学资源共享+翻转课堂推动教学改革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走向“合作”: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政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走向"合作"有利于东西部高校共同发展,是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工作进入深入推动阶段的必然趋势。然而,在当前的政策环境中,还存在许多不利于东西部高校对口合作的因素,需要各级政府共同努力,积极构建促进东西部高校合作共赢的政策环境,以推动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成功走向对口"合作"。  相似文献   

18.
刘昊  邓晖 《教育》2011,(35):40-41
11月9日,18所中国名校的20门公开课被教育部通过网络打包展示,刚刚在网上"晒"了5天,点击量已逾10万。虽然尚无法与在网上成名已久的哈佛大学"幸福课"、"公正课"匹敌,但整体点击量已逼近外国高校视频公开课。20门公开课中,中国传统文化及礼仪、口才等课程人气最旺,而需要专业知识背景才能听懂的自然科学课程则  相似文献   

19.
陈彦  林麟 《林区教学》2020,(4):28-30
以淮阴师范学院《酒文化与酒水服务管理》课程为例,探索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以专业课为嵌入点组建高校联盟,通过线上“联盟微课”“微课茶话会”“产区视频计划”,线下“主题分享会”,开展教学众筹,共享优佳资源。高校间“互联网+教育”课程协作,有利于丰富课程内容,接轨行业前沿;延展学习过程,开启个性学习;打破院校界限,促进教育公平;创新教育理念,实现终身学习。  相似文献   

20.
高校精品视频课程资源校际共享机制建设,一要建立精品视频课程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开发机制,二要建立合理的知识产权制度,三要建立投入机制,四要建立精品课的评比机制,五要建立推广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