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好教材既是教学的起始点,也是关键点.要用好教材,教师首先要能走进教材,在走进教材、吃透教材的情况下,还要跳出教材、超越教材.但同时要注意的是教师既要遵循教材,又要不囿于教材;既要凭借教材,又要跳出教材.要突破教材的禁锢,做教材的主人.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材是数学课程的核心资源.教学中教师既要尊重教材、研读教材、运用教材,也要重组教材、开发教材、拓展延伸教材.既要立足教材、洞悉教材主旨,也要立足主体、超越教材主旨.切实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由此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力.  相似文献   

3.
从课程教材的发展史来看,教材观可概括为知识教材观和智慧教材观.新课程实施中产生唯教材是从现象的原因,是教师的教材观未能实现由知识教材观向智慧教材观的转变.知识教材观认为教材是教学的蓝本,规范、控制着教师的教学;教材的关键部分是知识点和练习,且教材是教学的惟一资源.知识教材观导致了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失衡、基础知识与学科整体相矛盾、学术性与实践性相冲突,以及课业负担过重等现象.智慧教材观视教材为发展学生能力的素材,教材的价值不在于"控制"教学,而是为教学提供基础性文本,教材的结构具有开放性和创生性.智慧教材观是对教师教学智慧与学生学习智慧的张扬.教学方法的变革必须树立智慧教材观.  相似文献   

4.
正传统的数学教学,是教师教教材,学生学教材,最后就是考教材.新课程理念下,教材版本多样化,编排体系各不同,那么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如何去教学生呢?笔者通过实践认识到,教学中应该以教材为基础,挖掘教材,拓展教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教材.下面以人教版九年级"旋转"为例,加以说明.按照旧教材的教法,本节课内容学生很容易接受.但是,按照新课程理念,教材越简单,越应该挖掘教材,拓展教材.为此,笔者作  相似文献   

5.
"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而不是机械的教教材".教材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教材是载体、是材料.教材并非尽善尽美,许多内容及教材要求完全可以根据实际进行再创造.教学时教师对教材可以进行取合,更应当创造.教师应根据自身实际,合理使用教材.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的首要问题是教材观的理论自觉问题.思政课教材既不同于专业课教材,也不同于专著和讲稿,因而具有自身的独特性.目前对教材提出的大部分质疑都是不合理的,而是缺少思政课教材观理论自觉的表现.明晰思政课教材的根本性质、科学应对教材质疑以及明确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是实现思政课教材观理论自觉的基本途径.正确的思...  相似文献   

7.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教师要学会创新性地使用教材,树立新的教材观.深入研究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标准的内涵是教师创新性地使用教材的前提.分析教材结构,把握教材主旨是教师创新性地使用教材的基础.教师可以对教材的结构进行调整;对教材某些内容变动补充;对课时进行调整等,以便更好地开发教学资源,不断充实教学资源,进一步增强教材的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对中职学校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材是常谈常新的永恒话题.20多年来我国中职教材建设取得了多方面可喜进展,但具有中国特色、区域特点和职业教育特征的教材模式尚未形成.现行教材存有五个不足,文化课教材和专业课教材都存在较突出的两大矛盾.未来教材改革的方向是体现实际化、模块化、综合化、立体化、个性化、"资源库化"和国际性等新特征.针对提高中职教材质量,笔者提出改革文化课教材、开发更新专业课教材、引进国外教材、与职业资格证书标准衔接等七个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科学教材是<科学课程标准>规定下的内容标准在教育活动中的文本,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在使用教材中,要尊重教材,做教材的鉴赏者;要解读教材,做教材的驾驭者;要重构教材,做教材的运用者;要超越教材,做教材的创新者.  相似文献   

10.
备课是教学的重要准备活动,对教材的分析和处理是备课活动中要完成的中心工作之一.传统观念下,许多教师把教材视为金科玉律,认为:教学就是传授教材上的知识.因而备课中迷信教材,拘泥教材,照本宣科,极大地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新课程标准要求广大教师树立课程意识,指出: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要求教师树立“教学活动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意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发挥教材的最大功能”.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师备课中对教材的分析、把握和处理(俗称“备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备教材呢…  相似文献   

11.
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高中数学新教材的编写,贯彻了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与要求.高中数学教材为了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了参考和依据.因此对于一个优秀的教师,教学中应该合理地使用教材,开发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此,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就显得特别重要.所谓教材的二次开发是指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教师通过认真备课,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  相似文献   

12.
教材分析是指基于分析主题,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教材文本进行分析,以总结教材的特点与规律,发现教材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的过程.教材分析主题包括通用性分析主题和具有学科特色的分析主题;教材分析类型有单一版本教材分析、横向教材比较分析和纵向教材演变分析;教材分析方法集中于内容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整体来看,教材分析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但仍存在对教材分析的认识有待深化、教材分析缺乏双向对话理解、部分研究选题过于关注细枝末节,以及高质量教材分析成果数量不足等问题.未来需要加大教材分析理论研究、积极与教材编写者对话、多视角构建研究选题.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改革对国内出版格局的影响是巨大的.开发教材使之更适应出版形势,促进内蒙古自治区的出版社参与教材市场的竞争,提高教材的品牌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开发教材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建设教材基地、良好的售后服务和高效的培训、纸质教材和电子教材的综合立体开发、地方教材的开发、校本教材的开发及对民族文字教材的研究开发等.  相似文献   

14.
教材分析是指基于分析主题,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教材文本进行分析,以总结教材的特点与规律,发现教材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的过程.教材分析主题包括通用性分析主题和具有学科特色的分析主题;教材分析类型有单一版本教材分析、横向教材比较分析和纵向教材演变分析;教材分析方法集中于内容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整体来看,教材分析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但仍存在对教材分析的认识有待深化、教材分析缺乏双向对话理解、部分研究选题过于关注细枝末节,以及高质量教材分析成果数量不足等问题.未来需要加大教材分析理论研究、积极与教材编写者对话、多视角构建研究选题.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材更需读.即细读单元教材,明确单元教学任务;精读整册,把握整体结构;研读同类教材,理清知识序列;通读学段教材,搞清知识的内在联系;泛读课文小教材,拓展知识面.这样教师才能驾驭教材,才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高校教材建设工作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材建设工作在实践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教材内容、创新性的滞后,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相脱离.教材重复建设严重,缺乏对教材编写质量的监控.为此,应积极采取转变教材建设工作的观念;深入开展教材研究活动;加强教材工作队伍建设;加强教材立项选题以及教材建设的立体化;建立科学的教材评价跟踪制度等措施,以提高高校教材建设工作的成效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高考试卷紧扣课标、考纲和教材.高考复习,贵在用好教材,探究好教材知识点.本文以2013年高考数学安徽卷理科第9题为例,通过探究教材知识点,使得解法更简洁明了.从而说明用好教材,探究好教材知识点是提高高考复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教材分析是指基于分析主题,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教材文本进行分析,以总结教材的特点与规律,发现教材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的过程.教材分析主题包括通用性分析主题和具有学科特色的分析主题;教材分析类型有单一版本教材分析、横向教材比较分析和纵向教材演变分析;教材分析方法集中于内容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整体来看,教材分析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但仍存在对教材分析的认识有待深化、教材分析缺乏双向对话理解、部分研究选题过于关注细枝末节,以及高质量教材分析成果数量不足等问题.未来需要加大教材分析理论研究、积极与教材编写者对话、多视角构建研究选题.  相似文献   

19.
浅谈高校教材财务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材财务管理是整个教材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教材工作的质量.弄清高校教材财务管理的脉络,不断提高高校教材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对于高校教材管理工作具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20.
教材是执行课程标准与体现课程改革精神的载体,也是众多教育专家和教师智慧的结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普适性.教材也是一线教师最重要的施教工具之一.教材的使用效果,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当然在新课改的浪潮下,教师应树立新的教材观,即"用教材去教,而非教教材".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因此要清醒地意识到教材只是一个案例、一个载体,教师才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中的图文材料需要教师去整合,教材的缺憾与空白靠教师去圆满,教材的拓展与开发靠教师去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