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解构与重构:我国公立高校与政府的行政法律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等学校具有三种主体资格,即作为行政相对人的高校、作为民事主体的高校和作为行政主体的高校。高校与政府的法律关系,是基于高校作为行政相对人与政府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法律关系。现实的教育管理中,高校与政府的权利(力)配置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高校与政府行政法律关系的变革应以“平衡论”为指导,通过法定的方式,使二者权利(力)义务的设定达到对应。  相似文献   

2.
高校与政府的法律关系日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高校法律地位的转型期,高校与政府的法律关系尚待研究.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协调高校与政府法律关系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我国和发达国家高校与政府法律关系的分析、比较,理顺我国高校与政府的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高校与学生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及其规范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浩 《高教探索》2006,(4):9-12
我国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的行政法律关系,这一法律关系的成立具有明确的规范依据和事实依据。高校与学生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有其独特性质以及关系构成,高校目前的管理工作中对这一法律关系重视不够。针对高校与学生之间在行政法律关系上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加强规范管理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行政法律关系构成的"三要素",即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及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就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消灭等问题扼要地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世界单一制国家普遍兴起的扩大地方自治权的理论,为我国地方行政权限的重新分配提供了认识的渠道。由中央向地方分权让利的做法也成为我国行政权力调整的基本倾向。作为中央监督和地方自治相结合行政体制的典型,法国型地方政府政制值得我们深入解读,不仅有助于认识我国地方行政分权改革中的弊端,也有助于结合其合理性,有的放矢予以纠正、提高。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借助于道德来维系的高校传统师生关系无法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需要。只有通过相关法律规范,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校师生法律关系,并对高校师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区分为行政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为更好的预防和处理高校师生之间出现的纠纷做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行政协助法律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协助是一种新型的行政管理行为,在外国一些行政程序法中已经有详细规定,但是目前中国对其研究还比较薄弱。文章从行政协助的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等方面对其基础理论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掌握其特点。  相似文献   

8.
招生领域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招考领域的高校与考生之间的法律关系一直存在不同观点。本文从高考过程中招生自主权、高考志愿表以及高校招生章程的法律性质出发,认为高校的招生并非纯粹的市场行为,学生也不是纯商业化的消费主体,因此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并非民事法律关系,考生的表意行为——志愿申请与高校的招生章程从形式上看存在达成契约自由的空间,但招生过程中所渗透的招生权力决定了高考领域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属于行政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9.
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行政法律关系,而且是内部行政法律关系。高校在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时,应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10.
陈婷 《嘉应学院学报》2006,24(4):101-104
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是历次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最大缺陷,是影响改革效果的根本原因之一。本文从公共管理学视角出发,利用行政管理理论,以政府与高校行政管理关系为切入点,分别就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中政府与高校行政管理关系的内涵、特征、形成、各自担负的角色及其问题等进行分析,希望通过分析能够为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的行政管理体制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等学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基本理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整理分析西方法治国家几种主要的解释高等学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理论,包括特别权力关系理论、契约理论、宪法理论、代替父母理论、特权理论及信托理论,并对各种理论的适用对象和范围、特点和影响力等因素进行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它们对我国的适用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我国近现代大学与政府关系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近代大学出现后,与政府的关系模式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从大学完全依附于政府,到希望摆脱政府的过度控制谋求独立,再到政府希望继续加强对大学的控制,反映了我国的大学办学思想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相比来说,1949年前我国大学与政府的关系比西方国家要紧密得多,这种关系一方面受长期的“政教合一”传统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我国大学的产生与发展背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孙明英 《高教论坛》2022,(1):105-109
深化大学治理变革从而提升大学治理能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政府与大学关系引导大学治理变革。以办学自主权分配为视角,府学关系历经了行政隶属、转型式变革、宏观调控、审批式规制四种形态。在关系演进过程中,教育评价塑造了政府中心地位,放权的“延宕”又强化了行政依赖,大学内生动力不足使得大学在一定程度上谋求政府规制。因而需要在党的全面协调下,重塑府学关系以提升大学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政府与学校变革关系是当前完善教育管理体制的关键问题。政府管理学校变革的职能转变、学校进行教育变革的职责确立以及学校变革中新型政校关系形态创生是探讨我国政府与学校变革逻辑和实践关系的三个维度。其中,职能转变包括从国家管理到公共治理、从管制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从全能型政府到有限型政府;职责确立包括有条件的自主获得、无条件的政府监督;新型政校关系形态包括委托管理模式、多元交互模式、教育议事会模式。  相似文献   

15.
教育质量:政府与学校的责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等教育大众化引起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对此 ,应从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和多元化的主体角度来确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在质量建设过程中 ,应充分发挥政府和高校的作用 ,政府的职责是制定标准与降低度量成本 ,高校的职责则是重视质量建设。在质量建设中 ,要处理好质量与发展、办学特色和管理之间的关系 ,把质量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等工作的全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6.
社会转型期权利失衡的宪政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改革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前进中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根由都可归结为权利的缺位和失衡,而解决的根本路径是依宪治国,完善宪政,坚持以人为本,权利本位,以权利制约权力.  相似文献   

17.
从发生学角度看,高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起源于一定人事制度。在计划经济时代,高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是行政管理法律关系,即国家干部身份的认定。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观念的发展,我国高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从身份关系向契约关系转变,实质为行政合作法律关系。协商合作关系通过高校与教师之间的聘任合同实现。根据我国人事制度分类管理原则和现代行政法精神,聘任合同的性质为行政合同,所以高校与教师之间为平等法律主体。  相似文献   

18.
自高等教育机构创建以来,它们与权力当局之间那些宗教的、政治的或者经济的关系问题时常表现得非常复杂;这些问题有些是临时性的,有些则是结构性的。它们引发了关于大学师生在教育、科研和管理方面是否具有独立性这一重要的持久争论。  相似文献   

19.
政府与学校变革关系是现阶段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议题。建国以来我国政府与学校变革关系历史嬗变共分为四个阶段。1949-1965年:政府与学校变革关系的萌发阶段;1966—1976年:政府与学校变革关系的混乱阶段;1978-2001年:政府与学校变革关系的恢复和改革阶段;2002—2010年:政府与学校变革关系的深化和反思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