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致化”教学是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内在价值,既尊重大学生的自我主体性,同时又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人本性、科学性、实效性、可持续性。以此为基点,文章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主体的“精致化”追求在于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客体的“精致化”培养在于学生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过程的“精致化”发展在于教学实践性的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内容结构的“精致化”构建在于教学理论的创新变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方法的“精致化”运用在于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现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方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提高工作水平、开创新的局面,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本,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材和全面发展服务;以德育为先,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以制度为规矩,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现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方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提高工作水平、开创新的局面,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本,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材和全面发展服务;以德育为先,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以制度为规矩,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深度辅导作为一种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成为高校学生和辅导员之间深度交流的新型互动模式,深度辅导能够多方面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容易与学生形成共鸣,最终达到教育、引导的目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主要趋势是努力实现工作的精致化。因此,以精致化理念为指导,围绕学生的发展精心设计和有效组织深度辅导工作,并附之效果跟踪的精致化,切实地扩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增强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高校研究生和本科生德育的有效衔接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是开展德育理论研究的新思路、新视角。当前德育衔接存在“各自为政”的短视现象,缺乏可持续性。依据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致化”的总体原则,促进本科生与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自然衔接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科学原则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原则。  相似文献   

6.
传统高校德育过多地强调“以社会为本位”,导致其实效性不强。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其实效性,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建设“人本化”的育人环境,培育现代德育主体,唤起并提高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并发展大学生的主体能力,在实践中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  相似文献   

7.
中央财经大学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为契机,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精致化发展,在实践中坚持“全员育人育全人”“以学生为本”“科学、精致育人”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精细的思路构建全员育人工作格局、设计日常思想教育内容体系、实施个性化学生管理与服务、加强队伍专业化建设,形成了全员参与、多主体影响、学生深度受益的德育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奉文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概况入手,积极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学生管理队伍、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入学教育、就业创业指导等多元化工作,强调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价值、人才标准、教育、工作内涵、工作新途径等重点理念,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迈向“德育为首、育人为奉、注重个性、全面发展”的新台阶。  相似文献   

9.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贴近实际,准确定位;贴近生活,入情入理;贴近学生,实现"零距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央16号文件颁布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面向未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进一步提升水平与效果,实现科学发展,各部门、各高校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目前看,精致化、精细化已成为工作的着力点和重要的努力方向。为此,本刊特发表两篇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精致化问题的文章,希望推动这方面的研究和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