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儿童立场",就是从儿童出发,关注儿童的已知,关注儿童的生活经验,进而关注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正如成尚荣先生所说:"教育是为了儿童成长的,教育是依靠儿童来展开和进行的,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农村留守儿童成为一个需要多方关注的群体。由于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淡薄、学校教育措施不到位、社会对教育的关注不够等原因,留守儿童出现许多成长问题,诸如学习成绩落后、心理健康存在偏差、道德行为失范、安全保障不到位等。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建设关爱留守儿童场所,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二是健全留守儿童制度管理,保障留守儿童校内安全和校外安全;三是打造社会、学校、家庭三方教育合力,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孩子共享教育成果。  相似文献   

3.
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缺失的道德成长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亲子教育的缺失,是影响留守儿童道德成长的主要原因.留守儿童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方面出现诸多问题.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应共同努力,关注留守儿童的道德成长.  相似文献   

4.
儿童成长问题备受社会关注。教师和家长较侧重于关注儿童学习方面的问题,对其个性培养也给予了高度关注,但忽视了幼儿的体育锻炼。转变教育观念,使儿童健康成长应是真正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亲子教育的缺失,是影响留守儿童道德成长的主要原因。留守儿童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方面出现诸多问题。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应共同努力,关注留守儿童的道德成长。  相似文献   

6.
秘密是人类共同的经验,是儿童成长经历的一个显著特征。秘密不仅指那些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东西,也可指那些我们只愿意与某些人分享的东西。秘密影响着个人性格特征的塑造、自我意识的形成以及人际关系的发展等。秘密在儿童的成长中作用在于秘密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秘密促进儿童人际关系的发展。但目前我们对秘密的教育作用关注不够,学校、家庭、现代媒体往往明显或潜在地侵犯儿童的秘密。尊重儿童、关注儿童,需要我们为儿童创设一个秘密的空间,保持秘密和监管之间的平衡、加强对现代媒体的监督,让秘密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秘密是人类共同的经验,是儿童成长经历的一个显著特征。秘密不仅指那些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东西,也可指那些我们只愿意与某些人分享的东西。秘密影响着个人性格特征的塑造、自我意识的形成以及人际关系的发展等。秘密在儿童的成长中作用在于秘密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秘密促进儿童人际关系的发展。但目前我们对秘密的教育作用关注不够,学校、家庭、现代媒体往往明显或潜在地侵犯儿童的秘密。尊重儿童、关注儿童,需要我们为儿童创设一个秘密的空间,保持秘密和监管之间的平衡、加强对现代媒体的监督,让秘密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个体生命特性是生命内在价值的主要体现,对生命内在价值的认识与理解可以为儿童教育的开展提供条件。生成性思维体现对个体生命之生成性的关注,具有关注生命过程、重视生命创造、尊重生命差异、强调生命关系的特点。面对"未成熟状态"的儿童,关注个体生命之生成性有助于遵循其生命成长的内在时间秩序,引导儿童追求幸福生活,符合儿童生命的成长诉求。生成性思维视阈下的儿童教育应关注儿童生命完整过程,帮助儿童实现生命觉醒;重视儿童生命创造,尊重儿童生命差异,对儿童饱含教育期待;基于主体间生命关系,引导儿童走向美好人生。  相似文献   

9.
一所拥有真正特色的学校,就是一所个性化的学校。十年来,江阴市环南路小学以日记教育课题研究为抓手,走个性化办学的特色建设之路。日记教育以关注和促进儿童心灵成长为核心,以儿童化的日记和相关的教育活动为平台,以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积极探索和研究促进儿童心灵成长的小学日记教育的理念和新的操作方式,引导学生扎实认真写日记,把写日记作为一种习惯持之以恒地培养。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一种关怀,教育以其独有的方式,关怀儿童,关心成长,关爱生命,关注幸福。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灵动的生命都能享受一种健康、智慧、自由自在的生活,体验生命的和谐与尊严,享受人性的舒展与自由。教育关注的是人的自由与幸福,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关注学生心灵成长。  相似文献   

11.
孩子的成长教育务必从小抓起,这种持续的教育是需要热情的,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呵护,需要一个"大爱大营养"的环境。为此,我们不妨用六种"营养快线"促使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2.
一所拥有真正特色的学校,就是一所个性化的学校。十年来,江阴市环南路小学以日记教育课题研究为抓手,走个性化办学的特色建设之路。日记教育以关注和促进儿童心灵成长为核心,以儿童化的日记和相关的教育活动为平台,以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积极探索和研究促进儿童心灵成长的小学日记教育的理念和新的操作方式,引导学生扎实认真写日记,把写日记作为一种习惯持之以恒地培养。  相似文献   

13.
童话是童年接触到的最重要的文学,让我们用童话去关注儿童成长,用童话去表现儿童成长,用童话去帮助儿童成长。  相似文献   

14.
美术用其鲜明的色彩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刺激儿童的审美能力,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加深儿童对世界的认知和了解。美术教育从属于艺术教育,是根据儿童的教育方法和心理成长规律相结合的一种教育理念。在儿童的成长时期,对儿童进行美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并培养其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刘薇 《教学与管理》2005,(12):39-41
众所周知,家庭教育在养育、培养人逐步社会化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着社会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作为客观教育形势的隔代教育在儿童成长中的影响和作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承认隔代教育的客观存在,重视祖辈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引导隔代教育中不良因素的转换是我们对家庭教育应取的态度,也是家庭学校共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作文是学生自我成长的需要,关涉儿童的精神成长与生命发展。一个男生和角蛙四年的生活故事创造了一次次写作的契机,这个学生的作文水平也从原点不断提升,从而丰润了自己的精神世界。聚焦教学案例展开教育叙事研究发现:作文学程圈由学生诉求而生,因学习远点而长,渐次达致儿童个体的精神远方。习作教学要立足儿童生活,关注儿童的精神成长,建构每个学生的作文学程圈。  相似文献   

17.
儿童的成长总是处于"正在进行时"中,儿童的心智发展受多方面的影响,如遗传、环境、教育、独特的经历等,这些影响最终都是通过儿童自身的体验形成个体性的经验,在儿童的自我塑造中沉淀为儿童个体的心智图景。正是最终由儿童的自我塑造促成了儿童真实的成长,因此如何认识"说教""体验"以及"权威评价"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是教育者必须面对的课题。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儿童身体在儿童自我塑造中的意义,从而引导儿童在强健身体的同时,建构对自己的正确认知,实现更加积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教师专业成长,意味着教师个人在专业生活中的成长。不同成长取向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经验成长取向就是关注实践,在实践领域实现理论的建构,在行动中实践教育的理想。经验的生长是一种生命活动过程,它不仅包含了知识的生长,还包含了人的情感与意志,以及形成种种应有的习惯和态度。教师经验的生长不仅要关注教师本身的经验,更要关注儿童的经验,将相互的经验与生活相连、与社会相连,实现最本质的教育经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留守儿童的教育以及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我们社会十分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从留守儿童的成长方式、特点,以及由此对其心理健康所造成的影响方面分析,提出从家庭、社会、学校等各个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怀,同时建立更为科学系统化的管理系统,从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的心理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全纳教育以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为本。以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所以,全纳教育中儿童的发展成为特殊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共同关注的问题。本以邳州市“希望之家”小儿麻痹症康复项目为对象,通过对集中式的与全纳性的两种教育模式下肢残儿童调查评估。分析两种模式对肢残学生在个性及心理成长等方面的不同影响,看看哪种模式更能促进肢残儿童的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