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大一化学的教学意义出发,分析了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讨论了大一化学教学在心理素质方面培养的重要性,并从实例出发,从教材的编排,教学的形式,化学实验,辅导教师的设置,多方面初步探讨培养心理素质的方法,强调在化学教学的同时,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初中学生乍一学习化学,深感概念多,难以记忆,初学者的这种心理障碍如不能及时得到消除,就会殃及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学习效果,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初中学生记忆化学知识,以下是我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写出来求同行斧正。  相似文献   

3.
化学实验中学生的心理障碍及其排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告诉我们,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学生战胜学习中各种困难的保障,也是学生具备较强适应能力的基础。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常听到有的教师埋怨:“学生在实验室中纪律差”;“学生实验考核成绩不理想”;“学生的动手能力相差悬珠”等等。而对待这些问题往往是责怪多于关怀,埋犯于调查研究。仔细分析,产生以上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诸多心理障碍,如,只重视读书做题、不重视实验的心理;惶惶的心理;难于控制的紧张心理;不易察觉的敷衍心理;盲目的求异心理;莫名其妙的冒险心理等等。这些都是阻碍学生通过实验获得真知的心理障碍。为此,教师应注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对以上的心理障碍进行积极的调治和疏导,帮助学生排除各种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4.
根据化学学科特点,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对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心理规律和心理培养问题,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理论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困生是一种客观存在,他们身上存在着诸多心理缺陷和心理障碍,如自卑心理、畏难心理、惰性心理、对抗心理、猜疑心理等。学困生的形成是教育失误积累所致。教育者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善待学困生,转化学困生。  相似文献   

6.
化学概念的学习是学好化学的基础,针对师范生的学习特点,分析形成化学概念的心理过程,有效地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将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学好化学。  相似文献   

7.
万震 《化学教学》1999,(12):1-3,20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不少学生会出现的实验心理障碍,诸如:不重视化学实验的心理;抗拒性逆反心理;不注意观察实验的心理;盲动随意的心理等等.这些心理障碍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化学实验的正常进行,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必然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使学生的学习能力降低、禁铜学生潜力的发挥,阻碍着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获得真知.这里对学生的化学实验中几种心理障碍加以分析.一、轻视化学实验的心理学生在做化学实验或看演示实验时,会问教师:“实验操作考不考”、“实验考不考”,学生中也时有冒出“考试只要求笔答,又不考操作”等言语.学…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化学的学科特点及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科、教师、学生三个方面分析了造成学生学习化学困难的主要原因并简略提出了克服这些困难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几种因素,并进而探讨教师如何利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有效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做到育体、育心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理论知识是教材的主线和骨架。为了更好地组织教材,降低教学的难度,克服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心理障碍,化学新教材在理论知识编排顺序及内容的安排上已经作了很多改进,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值得我们在教学中认真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主要阐述了中学生在中高考的复习备考和考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心理障碍,分析了形成心理障碍的原因,从八个方面探讨了克服应考心理障碍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化学阅读教学的特殊性阐述,说明化学阅读教学至关重要,并且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阅读能力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刘黎 《函授教育》2003,7(3):111-112
作者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观察、调查和了解,指出了当代大学生较为普遍的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厌学、焦虑、失眠或神经衰弱、失落感、交往恐惧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障碍。经过分析,得出了: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家庭教育的影响及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较差是形成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以心理学、生理学为依据,提出了运用自我调适、自我诊治、心理咨询、心理疗法是疏导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办法。  相似文献   

14.
运动竞赛中的心理障碍影响了最佳运动竞技状态的形成。通过对运动竞赛中心理障碍的分析,针对性地采用相应的克服方法与心理训练,可克服和预防心理障碍的产生,培养最佳竞技状态,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5.
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让人忧虑。因心理障碍产生的悲剧时常发生.针对现状,高校建立有效的大学生,心理救援机制,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障碍类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根据社会对有人才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的要求,提出了如何对大学生的心理障碍进行心理调节,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刘宇 《成才之路》2014,(21):35-35
教师要根据中职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点,结合中职化学课程的特点,分析中职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的种种心理表现和心理障碍,提出在中职化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因素,正确处理教材和学生接受能力的关系,帮助学生调试出最佳的心理状态,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促使学生不断地进步。  相似文献   

18.
"非智力因素"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笔者在教学中着力于挖掘学生非智力因素,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和强烈的责任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让化学教学贴近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社会生活中无处无化学。充分发掘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贴近生活开展化学教学,让学生亲身感受身边的化学并学会用化学的有关理论、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化学问题,可促使学生欣赏化学、热爱化学,获得愉悦的学习心理,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以下是笔者在化学新课程模块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其在化学学习中的心理表现,结合创新教育的要求及化学学科的特点,探讨了在化学学习中培养学生创新情感的意义、依据和途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促使创新教育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