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回顾大众文化概念的提出和演变,归纳出本文大众文化的特定范畴,概述了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通俗文化的区别以及大众文化的特征,阐释了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被大众文化排挤的社会现实。从创作、情感、风格等角度更深入地对大众文化进行了批判,提出大众文化应该吸收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的优势,提高创作的自觉性,客观方面批判者不断言说、政府方面加强引导、受众提高自身素质等,从而在创作等方面实现突破,提高精神品位。  相似文献   

2.
皮利尼亚克的创作在20世纪20—30年代对当时俄罗斯文学的贡献很大,他的作品已成为俄罗斯文学的遗产。他的创作具有独特性,曾被称为“皮利尼亚克风格”,当时许多年轻的作家纷纷模仿他。本文将从皮利尼亚克对俄罗斯传统文化和前辈作家创作的接受来探究皮利尼亚克创作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文化的发展反映当时的社会发展状态,作曲家一直在感知着周围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并服务着他们的作品创作。在他们的歌剧作品中无不体现着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而这些变化发展也一直在影响着其自身的歌剧创作,所以说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影响了歌剧作曲家的价值观并在其作品中体现了出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意大利当时国内的政治形式决定了文化的积淀与发展流向。  相似文献   

4.
风景画创作应该关注地域文化特征。文章试图从地域性文化特征对风景画创作的题材选择、风格确立以及创新中所起的作用来论述关注地域文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屈原所创作的屈赋文化对毛泽东诗词的创作风格有着重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艺术风格的影响,毛泽东诗词继承和发展了屈赋文化中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二是诗歌意象的影响,毛泽东诗词借鉴了屈赋文化中的诗歌意象;三是诗歌语言特色的影响,毛泽东诗词继承了屈赋文化中描绘湘楚地方风物特征的诗歌语言特色。可以说,毛泽东诗词通过对屈赋文化的继承和超越,成为20世纪中国古典诗词的高峰。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历史时风格对等和共时风格对等翻译的风格对等进行初步探讨,以实例加以阐释,并依此说明风格对等,可在目标语中体现原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以丰富目标语民族的文化并供创作的评论借鉴。  相似文献   

7.
陈习 《闽江学院学报》2009,30(4):113-118
中国西洋室内乐创作的发展,正是以"弦乐重奏"作为开始的.20世纪初,接受了欧洲音乐教育的作曲家萧友梅、马思聪、谭小麟等人,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和探索,创作了我国最早的一批弦乐重奏作品.这些作品既有西欧古典风格的印记,又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有着与生俱来的联系和渊源,为同时代乃至近现代室内乐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经验与难得的具体实例.  相似文献   

8.
神奇瑰丽的东北文化以其特殊的审美内涵,影响着许多作家的创作,出色地完成着其文化中的审美功能。肖显志的儿童文学创作以儿童小说为主,普遍地反映了广大东北少年儿童的劳动、学习等生活的诸多方面,在人物性格塑造、描写等方面多维度地受到东北土地上深厚的文化积淀的浸润,可以说他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蕴涵了因东北文化所造就的特色,体现出了东北文化的精魂,成为广大儿童了解东北文化的一扇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9.
美术创作应该关注地域文化特征,本文试图从地域性文化特征对美术创作的题材选择,风格确立以及创新中所起的作用来论述关注地域文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帕蒂古丽在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独特视角下创作的散文具有独有的特质和异样的气息,成为了当今全国散文创作的佼佼者。在她充满维吾尔族味道的独特文字里,人们看到了内容丰富的一幅混血文化的大画卷。本论文从帕蒂古丽散文的创作内容与风格特色方面着笔,从大胆狂野充满幻想的童年时光、宗教依恋敬畏式的自然动物物体、与宗教紧密相关的风俗习惯、细腻深重的隐秘情感、深远透彻的现实社会人生、坦诚痛悟式的自我修复六个方面论述其散文的内容与特色。  相似文献   

11.
民族舞蹈是民族文化的反映,有其独特的创作风格。本文从民族舞蹈的创作风格着手,分析了保持民族舞蹈特色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作家的精神气质、城市的历史与形态、城市文学的文本、作品中人物的性格个性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武汉城市文化的特点和作家方方创作风格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楚风汉韵造就了方方个性张扬、无拘无束的艺术思维,码头文化让她在创作倾向上兼收并蓄、开放包容,市民文化让她形成大俗通雅、平易自然的审美取向,首义文化赋予她敢为人先、改革创新的艺术追求,精英文化则让方方在创作中坚守着城市知识分子的立场。  相似文献   

13.
语言风格形成的实质是诗人独特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成功体现,而诗人的创作个性又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每位诗人都有不为他人所共有的特殊影响因子。通过分析与李白关系最密切的道教文化、纵横思想、胡地文化、吴楚文化等几大因素,来探寻李白语言风格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4.
宋欣语 《陕西教育》2009,(7):141-141,104
贝多芬晚期作品的音乐风格与他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思潮,个性特征以及他的内心世界是分不开的,只有了解这些才能充分认识其晚期的作品,才能在演奏中正确的把握其晚期音乐的精髓和风格特征.本文从贝多芬晚期作品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调式调性、复调手法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期望能对他晚期的创作理念与技法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张艺谋的电影创作贯穿了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新世纪以来的当下,常常处于时代文化潮头,具有某种文化编年的意味。更准确地说,是当下的时代、社会、文化创造了张艺谋,制造了一种独特的“张艺谋现象”。在张艺谋电影创作的表象背后,我们可以发现文化、社会、时代变迁的轨迹。划分了张艺谋电影的几个主要阶段,分析了各个阶段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影片的艺术与文化特点,进而探析张艺谋电影的美学风格变迁、文化流变及文化价值或文化缺失。  相似文献   

16.
鄂州西长岭诗人是一个地方色彩很浓的创作群体。良好的文化气围、宽松的社会环境为它的兴起铺就了历史的温床。“敦节义,励清修”的地域气质构成了他们诗歌创作的文化特色。由于宗尚不同诗派,诗人显示出了不同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7.
晚清民国时期,坚守传统诗词创作的女诗人在时变中打破传统文学话语体系,让创作焕发出新光彩,潮汕女诗人在文化转型期的诗词创作尤值关注。潮汕地处地南沿海,崇尚儒学,晚清以来社会呈现新旧并存、中西交汇的多元特征。女诗人深受传统文化、地域语境、时代观念的影响,诗词创作题材更为广阔,情感更为丰富。潮汕女诗人卢蕴秀、游郁英、许心影等的诗词创作涉及纪事诗、山水诗、纪游诗、怀古诗、赠别诗等,既反映近代潮汕地区的文学风貌,亦可窥视地处东南沿海女性在时代变迁中的经历与情感体验。分析其创作的诗词,可发现创作时的艺术风格、价值观念与所处的时代文化环境相密相连。考察这一时期潮汕女诗人群体风貌,对重构近代地方文学景观、理解近代岭南文学乃至中国文学有着独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古代作家的创作风格的生成,与外界客观因素有关,其中更与地域文化有关。地域文化对古代作家风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地域文化的不同特征影响着古代作家的心灵世界,地理生态环境影响着古代作家的审美个性,地域文化的繁荣程度影响着作家的创作倾向。  相似文献   

19.
西域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来自西方的文化;狭义指西北部草原游牧民族的文化。本文主要从狭义的西域文化及其特征出发,着重论述其对李白思想、性格和创作的深刻影响以及诗歌创作风格同西域文化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0.
艺术歌曲作为声乐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人的文化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艺术歌曲的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化,中国民族音乐与艺术歌曲相融合,不仅使我国民族文化得到了传承,也使艺术歌曲的创作风格跨越了新的领域。本文通过梳理中国艺术歌曲创作风格的发展历程,对运用民族音乐元素的艺术歌曲,从音乐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探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