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2):215-216
中科院物理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工建涛研究员及其合作者美国内华达大学陈长风教授和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川添教授,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地研究了层状石墨碳的冷压相变机制并发现了一种新的三维正交W碳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23(4):357-358
高温超导电性是一个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巨大应用前景的研究课题。物理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王楠林研究组与赵忠贤、闻海虎、方忠等研究组合作,在该领域取得了国际同行瞩目的系列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5):577-577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所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蒋寻涯课题组利用电磁倏逝波的动态传输效应来探测极其微弱的真空极化。研究发现:微小的折射率虚部会使倏逝波产生相位变化和极其缓慢的包络传输.而相位和能量延迟时间等物理量相对容易探测。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6):674-675
中科院物理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马旭村研究员领导的研究组与清华大学物理系薛其坤教授领导的研究组合作,在三维拓扑绝缘体薄膜的外延生长、电子结构及有限尺寸效应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一系列进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6):715-715
中科院物理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的纳米物理与器件实验室张广宇研究组利用石墨烯的各向异性刻蚀效应与传统微加工技术结合起来,发展出了一种精确可控地制备具有原子级平整的锯齿形(zigzag)边缘结构的石墨烯纳米结构的技术。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5):552-552
物理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方忠、戴希研究组最近在无需外磁场的量子霍尔效应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6):674-674
中科院物理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陈小龙研究员及其领导的功能晶体研究与应用中心在硼酸盐领域进行了长期系统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1474343,51431009,51590880,51471183)等的资助下,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M05研究组在宽温域室温磁性斯格明子(Skyrmion)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有关研究成果以"A Centrosymmetric Hexagonal Magnet with Superstable Biskyrmion Magnetic Nanodomains in a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6):666-666
中国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单分子物理化学研究团队继利用分子手术实现对单分子磁性控制后,再次成功地通过分子手术技术,将三聚氰胺分子从一种普通的化工原料转变为既有整流效应又有机械开关效应的新型功能人造分子,首次演示了在单分子器件上的双功能集成,为单分子器件的多功能化开辟了新的思路。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出版的PVAS上。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5):579-580
中科院物理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表面物理实验室吴克辉研究组与固态量子信息与计算实验室/崔琦实验室李永庆研究组开展了利用分子束外延(MBE)技术生长拓扑绝缘体单晶薄膜以及利用栅极电压调控其化学势的工作,在材料生长、电场调控及输运性质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6):716-716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太阳能研究部、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催化与原位表征研究组李灿院士、张文华研究组利用溶液化学的优势,采用品种诱导的方法首次生长了直径约20nm的SnSe单晶纳米线,长度从数百纳米到数十微米可调。光谱表征表明.硒化锡单晶纳米线显示明显的量子限域效应:其间接和直接带隙分别达到1.12eV和1.55eV。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4):462-462
中科院物理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金奎娟研究组利用激光分子束外延设备,成功地制备了具有优越铁电性的BFO外延薄膜,并首次在BFO外延薄膜中观察到了可反转二极管特性和相应的电致电阻效应。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5):580-580
中科院物理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徐红星研究组在金属纳米线的等离激元性质研究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工作,包括远程激发的拉曼散射、与激子的相互作用、发射方向、发射偏振、分光特性、衬底效应、在弯曲纳米线中的传播等。  相似文献   

14.
贺少敏 《科技风》2014,(10):37-37
随着时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文明逐渐进入信息时代,同时能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越来越被重视。现阶段,对于有机高分子光电材料的如何研发成为当今研究者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有机光电导体相关材料,进而对偶氮和酞菁复合光电导材料作了主要的分析,最后探讨总结了复合单层光电导体的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6):715-716
中科院物理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徐红星研究组发现在均匀的介质环境中.不同模式的金属纳米线表面等离激元的相干叠加可以产生手性(左旋或右旋)的表面等离激元,使光场能量绕着纳米线螺旋地向前传播。与圆偏振光的产生原理类似,手性表面等离激元也是由两个具有固定TT/2相位差且相互正交的分量(一阶模)叠加而成。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4):432-433
物理所软物质物理实验室王鹏业等,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磁镊研究了抗癌药物顺铂对单个DNA分子结构的影响,发现在低浓度顺铂作用下,DNA变得比自然状态下更为柔软,DNA的驻留长度(persistence length)从约52nm急剧减小为约15nm。在高浓度顺铂情况下.发现了DNA的成环和凝聚现象。根据实验结果,提出顺铂导致的DNA凝聚现象是分层次进行的。基于AFM成像和单分子拉伸两方面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3):341-341
中科院物理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徐红星研究组将几条银纳米线组装在一起形成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简单网络结构,通过控制输入光的偏振和相位,可以在微观尺度上控制等离激元的传播方向,从而可以控制输出端的光强。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5):640-640
<正>中科院物理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利用非弹性中子散射实验手段,首次从自旋角度针对电子型掺杂铁基超导体BaFe2-xNixAs2中电子向列相问题开展了相关研究。他们发展了一套适合中子散射实验的退孪晶实验装置,通过在结构相变温度Ts之上沿着晶体b轴加偏置压力,单晶样品在Ts之下将保持单畴区形态,这构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6):717-717
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所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小荥课题组巧妙地利用Sb(III)的孤对电子及端基配位Cl-对结构的协同剪裁效应.独创性地设计合成了基于新颖的稀土-锑-氧氯组合的、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在热障涂层的设计思路、失效机理以及新型热障涂层材料研发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设计并成功制备出使用温度≥1250℃的双陶瓷层热障涂层材料,“热障涂层的设计和失效机理研究”成果荣获2013年吉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