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义利之辨"作为儒家伦理思想史上的重要问题,千百年来从未丧失过其独特的吸引力,至今仍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命题。在诸多对"义利之辨"的讨论中孟子无疑具有最重要的地位,他的义利思想不仅正式将"义利之辨"推上伦理思想史的舞台,更是对后世学者对义利关系的讨论有着重要影响。从讨论孟子"义"、"利"含义着手,通过对其义利观内容的解读和对义利观背后矛盾的考察,厘清孟子"义利之辨"的原本思想脉络。  相似文献   

2.
先秦儒家思想中包含着许多合理的人权理念,它们大都隐含在人伦道德思想中的"民贵君轻"、"仁者爱人"、"义利统一"及"有教无类"诸方面.近世以来先秦儒家的人权理念,对欧洲的启蒙思想和西方的人权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挖掘先秦儒家的人权理念,对推进现代世界人权理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义利之辨”作为儒家伦理思想史上的重要问题,千百年来从未丧失过其独特的吸引力,至今仍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命题。在诸多对“义利之辨”的讨论中孟子无疑具有最重要的地位,他的义利思想不仅正式将“义利之辨”推上伦理思想史的舞台,更是对后世学者对义利关系的讨论有着重要影响。从讨论孟子“义”、“利”含义着手,通过对其义利观内容的解读和对义利观背后矛盾的考察,厘清孟子“义利之辨”的原本思想脉络。  相似文献   

4.
探析儒家"义利之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深刻内涵,取其精华,剔其糟粕,对当代社会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金瓶梅》的版本主要有"万历词话本"与"崇祯绣像本"两个系统。两种系统的版本孰先孰后、孰优孰劣,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本文从强化题旨、结构照应、人物刻画等三个方面,对"崇祯本"《金瓶梅》第一回宗教现象的叙事功能作了分析。这些宗教性描写是"词话本"第一回所没有的,从而证明"崇祯本"对"词话本"所作的删补修改,目的在于使小说的主旨更为鲜明、叙事结构更为紧凑、人物形象更为生动。  相似文献   

6.
十九大将新时代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在这样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零和博弈充斥着全球,全球化进程深刻变革,营造和平稳定的环境是中国百年历史给予中国的教训,没有一个国家比中国更希望和平,习近平在这样的时局,面对西方"修昔底德陷阱"式的污蔑,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召唤,在新时代的今天,只有人类人心相通、义利相关、命运相连,才能创造出永久和平的新时代局面。  相似文献   

7.
义利之辨是伦理学上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主要观点有:重义轻利、义利并重和重利轻义三种。义利之间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认清义利关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发展的物质化,人性之善在当今现代生活中遭遇了种种道德困惑。因此,本文将通过对《论语》思想的解读,结合一个现实案例和一个假想案例的分析,对道德困惑作出解答,最后通过"义利之辨"来给善下一个定义。  相似文献   

9.
"义"指仁义道德;"利"指功利、物质利益。"义利之辩"的核心问题是道德价值观上如何处理"义"和"利"的关系问题,实质上也是如何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问题。置身于改革开放中的大学生,在新旧两种观念的冲突和碰撞中,不断地构建着自己的价值观念系统。深刻分析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重塑现代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荀子是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当时各国新兴的地主阶级通过夺权与反夺权、改革与反改革的斗争,已基本上废除了奴隶制度,确立了封建统治。苟子从其儒家立场出发,兼采法家之要旨,提出了一整套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思想。他在其著名的《富国》篇中提出:"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对社会如何进行生产和消费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本文试图就其"节用裕民"的经济思想做一简单探讨。一、艺子"节用裕民"经济思想的认识基础苟子"节用裕民"经济思想的认识基础来源于其"义利统一"的唯物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11.
儒家不仅仅是中国的一个学术流派,她已经成为国人立身处世的根本原则。本文首先对儒家的整体面貌进行一个勾勒,同时通过对儒家经典文本的阅读和梳理,来澄清"义"、"利"的基本概念,并考察这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同时本文将重点阐释儒家的义利观,论述儒学伦理学"以义制利"和"义利统一"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2.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相关语句的句读,历来众说纷纭。该句句读的划分关键在于对不同小句成分的认识,"明星出西方"这类"N星+V+N方位词"格式是要素完全的独立小句,在句中可以单独成句;而对于"出西方"这类的句子,性质属于依附小句,在句法上不独立,需要依靠其他句子成分为其补充语义解读,因此其必须在复句中充当句中成分;"禁不得祠"按文例习惯更宜于将其作为复句的分句处理。故该句正确句读应为:"……实之初县,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  相似文献   

13.
认为墨家主张义利一元论之哲理,而“义利一元”包含经济、伦理与价值三原则;墨家还以“利”说社会正义,并由此引出对企业伦理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14.
陈亮所撰碑志文呈现出明显的两浙地域性和平民性的特点。其中,碑志中富民的“善士”形象不仅生动展现了两浙平民的生活图景,而且深刻蕴含着陈亮“义利统一”的思想观念。同时,碑志中妇女的“家政”形象不但与墓主的生活阶层密切相关,而且和陈亮简化闺门常平之事的撰写原则紧密相连。总之,陈亮所撰碑志文体现其灵活写实的撰写原则,传递出“义利统一”的浙东事功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5.
“人禽之辩”“义利之辩”“王霸之辩”构成孟子共同体思想中的三重辩证关系。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的现实考察,其理论价值在于:“人禽之辩”构筑了人性根基,“义利之辩”确立了实践准则,“王霸之辩”设定了终极目标。其现实意义则在于:“人禽之辩”通过“共情”,彰显了人类可以跨越种族、肤色、国界、意识形态等,建立起彼此间的情感呼应和人性诉求;“义利之辩”则说明个体、群体与他者可以实现“共赢”,达到利益均衡与协调;“王霸之辩”则强调在多元世界的政治冲突中,各国之间应当立足构建和谐稳固的多边关系,将“王道”作为共同的理想与追求。  相似文献   

16.
这无疑是一个两难命题:灵魂——精神;肉体——人性。生命历程总是在这两者的抗衡中演进,生命的痛苦正是这两者搏杀撕打的痛苦。孰主孰次?孰重孰轻?孰美孰恶?过去好定性并且定了性,现在却难得多,变得复杂了。但这不必悲哀,恰应欣慰——因为这表明历史不是倒退了,而是进步了。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儒家思想对传统武德的影响。认为,儒家文化中的中和思想、仁爱思想、修身思想和义利思想对中华武术传统武德思想的内容体系、价值标准,尤其是习武者的动机和行为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儒家的中和、仁爱、修身和义利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人对于社会伦理道德的重视和肯定,促进了传统武德思想观念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义利问题上,孟子没有忽视人们物质欲望的正当性,承认人们生活中不可能完全抛弃利,肯定人们对财利的欲望是人们的基本欲求,所以他不反对求利。但是,他又把义引入了求利活动,认为义即精神才是人的价值的集中体现,因此他对不同层次的人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统治者和士人求利,须受义的规约,义利不能兼顾时,应舍利取义,必要时,当舍生取义;平民百姓求利,则尽力予以保护,不必加以过多的道德约束。孟子的义利思想不仅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于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吴宓的《文学与人生》中"道德"一词是其核心词语。吴宓借助文学作品对其伦理道德思想进行建构。其伦理道德思想的形成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西方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思想的双重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真、善、美"的追求,"义利观的中庸"和"情感与理性的平衡"等方面。吴宓的伦理道德思想建构有一定的体系性和目的性,对现实社会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远程开放教育与跨文化的交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国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使国际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东西方文差异在开放教育中冲突、谐调、交汇,它们不是谁取代谁的关系,而是彼此融合、各取所长的互动关系。建立教育联合模式,融合更多人类的先进文化,以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