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宗白华“终生情笃于艺境的追求”。他对“艺境”的追求既表现于理论文字,也体现在创作实践上。本文通过对《流云》小诗几个意象深入细致的分析,对宗先生“艺境”的内涵作了进一步的考察。作者认为,宗先生整个美学都是他艺术实践与艺术人生的结晶,是具有持久的魅力的秘密之所在  相似文献   

2.
《艺境无涯》是汪裕雄教授的三部遗著之一.著者在此书中力求对宗白华独特的美学研究进行全面、深入、准确的探索和阐释,最终为这位真正用自己民族的语言来阐释中国“生命美学”独到之处的美学家作出了令人信服而又十分准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   

3.
生命艺术化、艺术生命化是美学大师宗白华的人生观和艺术观.《流云小诗》正是宗白华用诗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他对生命的认知和体会,其中透露出来的生命之真、生命之善、生命之美无不倾注着诗人热烈的生命情怀.  相似文献   

4.
宗白华先生极其看重他青少年时期的诗作———《流云》小诗,在89岁撰写《艺境》前言时,认为该诗与他的学术文章同等重要:“诗文虽不同体,其实当是相通的。一为理论的探究,一为实践之体验。”[1](P1)为此,本文在解读这组诗时,一方面从知人论世的角度,赏析其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相似文献   

5.
宗白华《流云小诗》是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兴起的小诗代表,它以清丽淡远的语言、简洁静穆的诗形、蕴含哲理的诗骨、真挚动人的情感、情景交融的审美、空灵幽深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对自然的热爱,对爱情的向往。  相似文献   

6.
《流云小诗》把宗白华的日常生活、美学思想和艺术修养完美的融合在一起,透过三者的结合可以看出宗白华的艺术世界。这种精神是对世间万物的热爱,对哲学思想的传达,对美学艺术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宗白华先生的美学精神发端于20世纪初叶中国社会旧化衰落而新化萌芽的革命时代。面对时代的困惑与论争,他重新复活了中国古代以周易庄禅诗画为典范的美学精神,研发意境结构。阐发散步美学理论,并以化批评方法、中西比较方法对转型时代做出反应。  相似文献   

8.
宗白华与《巴黎手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拟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即宗白华校订《巴黎手稿》,宗白华结合中国美学史研究阐发《手稿》中有关美学思想,宗白华晚年译介国外有关《手稿》研究的著作。  相似文献   

9.
宗白华先生的《美学与意境》是其一生美学思想的结晶。在意境理论、诗学理论、艺术创造理论和艺术辩证法等方面,宗白华先生都发表了诸多深刻而独到的见解,由此形成了其完整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本小书,讲述有关诗(文学)和画的分界,精髓在于题目“散步”两字。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小言”,第二部分为“诗(文学)和画的分界”。  相似文献   

11.
宗白华先生关于“窗”美学价值的论述,极其精辟地揭示了窗在中国艺术中的空间意义,但他的论述是以诗一般的语言来表达对窗这个空间美学形式的直观把握,有些问题还没有作出深入的研究。有鉴于此,本文着重追溯了窗的源起以及中国诗人对窗的美学意义的发现过程,并批驳了胡晓明所谓只有唐代诗人才敏感到窗的“透明美”的说法,认为是六朝诗人开始发现和描写了窗的空间美感。  相似文献   

12.
清末学者王先谦著作等身,在《诗经》学方面也颇有建树,其代表作是《诗三家义集疏》。在此之前的三家《诗》著作往往仅限于辑佚和考证,而鲜有涉及《诗经》诠释方面的内容。王先谦则在辑佚的基础上,对《诗经》进行了更进一步的诠释,具有较高的诠释学价值。这是他对于《诗经》学的独特贡献,值得论证与介绍。  相似文献   

13.
《三国演义》是《孙子兵法》的形象教科书,二者本来就有缘结关系。从五事“道”首、庙算运筹、上兵伐谋、知彼知己、因变制胜五个方面,结合战例,对《三国演义》对《孙子兵法》的形象诠释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该文就<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刘宝楠<论语正义>、杨伯峻<论语译注>等书对<论语>某些词语的歧解或误解作了分析和评议,并作出了是非判断.  相似文献   

15.
“《诗》《礼》相解”是王安石提出的重要诗学观念,早已引起学界注意,但对于此观念与王  相似文献   

16.
宗白华的《美学散步》具有三个显著的特征:立足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依其丰富的美学思想对之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梳理与表达;文史互通、诗史互证的研究方法;建立真正的艺术人格,体现中国艺术美的精神是全书的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17.
《宜宾学院学报》2015,(4):53-58
公理化方法源于数学领域,旨在建构学科的演绎系统。公理化方法运用于诠释传统经典《论语》《老子》是一种新的尝试,而考察《论语》《老子》中的核心概念及其准确含义,是运用公理化方法诠释两书的前提。《论语》中的"道"属于伦理学范畴,指有利于人类社会和谐生存的价值取向;《老子》中的"道"属于哲学范畴,指万物生成的本源和运行的规律。《论语》《老子》二书中的公理,在万物本源、政治理念、修身养性、学习求知等方面都存在着异同,体现了儒道两家思想体系的区分。这种区分与春秋后期的历史背景关系密切,对于当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宗白华的节奏论是建立在生命哲学基础之上的理论,是随着宗先生对生命本体理解的演进而逐渐形成的。它有三个来源:一是西方柏格森的生命美学,二是中国传统的周易生命哲学,三是同时代诗人为建构新诗的形式规范而对节奏进行的研究。这种节奏有其独特的审美内涵,生命力、内在律动和韵律是其主要的构成要素。宗先生用节奏重新阐释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气韵生动”和意境理论,实现了古典美学的现代性转换。宗白华的节奏论有广泛的诗学背景,体现出他对中国文化美丽精神的追怀和对处于多元文化格局中的世界文化的一份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9.
如果以中国美学境层创构理论去解读沈从文的<边城>,从直观感相境层的模写看,<边城>乃是一幅现代桃花源的水墨长卷;从活跃生命境层的传达看,<边城>则写了一群自在无邪的大自然的儿女,表现了他们的优美生命形态和雄健生命活力;从最高灵境层面的启示看,<边城>无处不弥漫着一种憧憬和敬畏神秘天命的形而上气氛.  相似文献   

20.
宗白华先生说:“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艺术的创造是如此,艺术的欣赏也是如此。《声声慢》是李清照晚期重要的代表作,据考证,应是她丧夫后不久而作,词情凄苦,意境悲凉,结构精巧,艺术臻熟。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欣赏这些呢?只有走进她的生活,走进她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