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合理正确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实现全纳教育理念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创建学习型组织.为听障人和正常人搭建一个共同交流,共同学习的平台.学习型组织可以集合各种网络资源.深刻改变传统社会中机械、僵化、缺乏生命活力的组织和管理模式.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在移植到学校教育中,尤其是听障教育中,网络学习团队的建设实践,对于听障教育信息化具有现实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教育正在成为新的消费与投资热点.教育是目前我区少有的卖方市场,如果重视引导、积极开发、健康发展,必将是我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随着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客观上也迫切需要我区的教育事业实现大的发展.我区教育产业发展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尽快开发教育产业这个大市场.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教育兴则国家富强,教育衰则国家贫弱.日本是一个岛屿国家,基于这样的地理因素,日本人喜欢与强者为伍,广泛向外界学习,非常重视教育,并深受古代中国文明的影响.在悠久的历史当中,日本形成了很多优良的教育传统.这些都对日本的现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为日本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文从历史的角度对日本古代教育的传统特点做些论述.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爱的事业,教育惩戒作为教育的一种形式,也应该以爱为基础. 1.以关爱为基础 (1)教育者要出于爱.教育惩戒本身不是目的,也不是为了惩戒而惩戒,教育惩戒本身应出于对学生深深的关爱.没有以爱为基础的教育惩戒将会被异化为身体和心灵的惩罚和苦役,从而失去教育性.  相似文献   

5.
教育公平是指受教育机会的均等.它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争结果公平三个方面.教育救助在解决教育公平问题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阻止教育公平问题的产生.只有用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对现有的教育进行根本的改造.进行制度创新,才能从根本上破解教育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6.
教育现象学视域中的教师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教师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实践主题,一直备受关注.在技术理性的主宰下,教师教育违背了教育应有的人文特性.教育现象学为教师教育提供了一种可能的人文视角.教育现象学是一门成人与孩子如何相处的学问.教育现象学认为,富于教育机智是其视域下好教师的标准,引导教师保持教育现象学的生活态度,增强其对生活的敏感性并引导教师逐步形成反思力是培养好教师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7.
领会江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的教育创新的思想,结合培养具备创新能力人才的问题,从三个方面浅析1.教育创新的前提是教育理念的创新.2.教育创新的关键是教育制度的创新.3.教育创新的根基是学校教育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多年前,美国有一个12岁的少年,在院子里踢足球,把邻居家的玻璃踢碎了.邻居说,我这块玻璃是好玻璃.12.5美元买的,你赔.这是在1920年,12.5美元可以买125只鸡.这个孩子没办法,回家找爸爸.爸爸问玻璃是你踢碎的吗?孩子说是.爸爸说,那你就赔吧,你踢碎的你就赔.没有钱,我借给你,一年后还.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这个孩子擦皮鞋、送报纸、打工挣钱,挣回了12.5美元还给父亲.这个孩子长大后成了美国的总统,就是里根.  相似文献   

9.
周憬 《教育与职业》2007,(15):22-23
教育市场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国在建立教育市场化的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特点,发挥国家主体功能对教育市场发展的作用,全方位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素质,实现各行业劳动文化技术素质的全面替换.同时,有关教育部门还要从源头做起,彻底革新教育制度,实现与世界教育的全面接轨.  相似文献   

10.
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病在于它主要是一种补短的教育.在现实教育中,补短教育主要表现为标准化管理、同一性教学、单一性评价.补短教育的主要危害是封杀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在当前的以培养学生创造性为核心任务的教育中,对补短教育进行改造势在必行,其对策是实行扬长教育.扬长教育可以从哲学、"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儿童发展心理学找到依据,其实现主要依靠四个方面:确立"个性化发展"的教育目的观;实行多元化的教育评价;设置超市式课程;珍视学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教育契机是指对学生进行某种教育或解决学生某个问题时的最佳时机.它是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自然生成或有意创设的某种关键性事件或情境.教育契机可分为常规教育契机和非常规教育契机.发现教育契机,关注教育契机的个性化特点,尤其要从学生个体动态成长和不断变化的趋势来认识教育契机的特点和标志,以抓住教育契机和实施教育.有效的教育都是契机教育,这应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相似文献   

12.
本能教育、研探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大教育分为本能教育、研探教育、学校教育进行比较,得到如下启示.1.教育目的和目标必须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2.教育内容必须强调基础性、生动性、多样性.3.传承教育方式不能全盘否定,单一传承模式必须改革.4.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必须充分肯定.5.教育者素质直接关系教育结果.6.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3.
蔡淑兰 《天中学刊》2009,24(4):11-14
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脱节的问题,是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教育研究中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新课程改革通过一轮又一轮的教师培训,从理论上更新了教师的教育理念,但在实践中,那些落后的、陈旧的甚至错误的行为还在充斥着校园,占据着课堂.这种现象说明,从先进的教育理念到成熟的教育行为,需要一个生长发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育反思就成为教育理念向教育行为转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坚持以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总揽教育改革和发展全局,坚持民汉教育同步发展,加速少数民族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努力满足油城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基础教育的需求.继续加大对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的投入,保证做到教育经费按比例适度增长.在教育资金划拔等有关政策上继续予以倾斜.在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在财力、物力、师资上予以保证,形成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5.
正确认识教育目的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教育目的在教育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赫尔巴特和杜威是"传统教育"与"进步教育"的当然代表,都有自己的教育目的观,二者在教育史上都发挥着"里程碑"式的作用.文章对他们的教育目的观进行比较,找出有关教育目的的一些共性和规律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16.
中等职业教育主要由公立学校承担,这造成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严重受到政府政策影响,本身适应能力变弱,教育水平低下.教育券将给职业教育注入一股活力.它能吸引更多民间资本进入职业教育领域,拓宽职业教育资金渠道,缓解资金不足问题.而且教育券使得学校竞相提高教育水平来获取资金,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把为行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位教育称为专业型学位教育,把为学科培养理论型人才的学位教育称为学术型学位教育,很难准确反映这两种教育的本质.专业有学科专业和行业专业,是不同学科知识体系和行业实践活动的分类.相同学科知识基础也有学科专业与行业专业的区别.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与培养理论型人才的教育的本质区别不是是否有专业和做研究的区别,而是学科专业和行业专业及其培养人才的教育目标和方式的区别.现行的硕士、博士学位教育名称应该把硕士、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修正为行业型和实践型学位教育.  相似文献   

18.
教育指标研究缘起于美国社会指标运动,兴盛于20世纪80年代.教育指标在本质上是一种认识教育现象的量化实证方法,是对教育系统状态或变化特征的刻画.就具体教育指标而言,需要合理认识该指标所指代的教育特征的含义,明确指标与指代特征间究竟符合反映性测量模型还是形成性模型,以及在特定层次上指标的界定或运用是否合理和有效.教育指标系统不是多个教育指标的简单组合,而是综合了理论认识和现实需求的有机组合.构建教育指标系统需要综合考虑教育价值或过程理论、研究技术、教育政策、教育实践和社会观念等一系列因素.教育指标系统可以用来监测教育系统的状态和变化趋势,判定目标是否达成,发现潜在的问题并指明解决方向,但不能提供因果推断,不应作为教育决策的唯一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常意义上的绿色教育即指环境教育,意在通过教育促进环境保护.但它经常需要借助环境来进行,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或专门的课程来进行.然而即便这种作为工具的环境也只是“环境教育的体系”或“环境教育的微观环境”,与作为保护的对象的外部大环境并不一致.“可持续发展教育”将环境问题与广泛的社会发展问题对接,但现实的教育依然只是一种与真实的社会与自然环境相脱离的实践.我们在脱离环境的条件下进行教育的替代办法,就是人为地建构一个学校教育的理性环境,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在此依然缺位;事实上要改变我们的环境,必须首先改变我们自己.或者更确切地说,要保护好环境,必须首先保护好我们自己.因此,有必要重提一个国际性的、教育学意义上的、更为宽泛的环境概念,善待环境中的各种制度的、关系的、文化的、亚群体的和个人的资源,将教育真正建立在环境影响的基础之上,并致力于一个能平抑我们理性冲动的社会生态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基于2016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世界比较教育大会的主题发言而撰写的.围绕"'中心的中国'对全球教育有何蕴意"这一主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第一部分主要讲述国际社会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十几年间给予的援助.十年"文化大革命"给中国造成重创,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现在中国有责任回馈世界,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教育援助.第二部分通过梳理文献,挖掘并呈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着重分析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育遗产将如何为教育理论和实践注入新的活力.第三部分,比较全面地呈现了中国主动与非洲和东南亚国家的教育机构建立的发展合作关系并给予的教育援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