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想对初学新闻稿件写作的通讯员朋友,谈谈如何克服新闻稿件写作中的“一、二、三”公式化现象问题。 因为很多同志在写新闻时,尤其是写反映工作内容的消息时,往往自觉地受政工研究和经验材料写作思路的影响,不是写成“首先、其次、再次”,就是写成“做法有一、二、三”,不像个消息体裁,同时也把真正有新闻价值的内容淹没在这“条条”之中了。  相似文献   

2.
我是部队的一名新闻报道员,有时发生在身边的很多事情与地方有联系,可是写成稿件投向地方报社后多数被“枪毙”。是不是由于职业习惯写的稿件“军味”太浓,不适合地方报纸呢?请问,怎样才能把部队中和地方有联系的新闻写好,提高稿件命中率呢?  相似文献   

3.
常听到一些新闻同行发牢骚说:“本来下功夫采写的好稿件,可到了报社却被编辑枪毙了,而认为‘不咋的’的稿件却被采用了。”那么“好稿”为啥上不了报呢?在笔者看来不外乎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事实虽过硬,然而事过境迁使稿件失去了时效性。众所周知,所谓新闻就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如果是当天或当时发生的重大的事件,那就更好了。如果你把当天发生的事情,等到事隔多日后再写成稿件寄往报社,势必事过境迁,使新闻成了“马后炮”。如1998年抗洪救灾,这在当时可谓是举世瞩目的大事,人人都比较关心。如果在当时这种情况下写…  相似文献   

4.
我开始写报道时,常犯急于求成的毛病,稿件写成后不经推敲就匆匆发给报社、电台。结果,多数稿件未被采用。为此,我去请教一位老新闻干事,他说,稿件写成后,要认真琢磨,反复修改,力求做到主题鲜明,字活句鲜,耐人寻味,这样的稿件才容易见报。我照着这位老干事的话去做,第一次就尝到了甜头。1994年,我写的《针针线线寄深情》一稿,就作过多次修改。开始,这篇文章以通讯的形式写驻地一位老大娘15年如一日,为指战员缝补军鞋的事迹,可发到报社、电台没被编用。当时正是建军65周年2际,需要宣传拥军爱民方面的内容,这个素材有一定…  相似文献   

5.
我们每天收到的快讯稿件,少则十多篇、多则二三十篇,通常每天只能选用七至十篇,多数来稿不能被采用。这些稿件未被采用的原因有哪些呢?经过初步的分析,大致有三条。第一,发稿的盲目性较大,不注意稿件的新闻价值。有的通讯员常常将一些琐碎的、无多大新闻价值的事写成“快讯”发给报社,以为“乱箭齐发,必有一中”。其实,这种稿件很少被采用。有的通讯员则不然,他们懂得估量快讯的新闻价值,能选择有价值,有新意的内容写稿,稿件的采用率自然就高一些。  相似文献   

6.
每天,报社编辑部都要收到来自记者和通讯员的大量稿件,稿源充足、从中挑选较好的稿件进行加工、润色,是编辑乐此不疲的高兴事。但是,有一个问题却长期困扰着编辑们,这就是新闻稿件总是写得太长,明明几百字可以写得很好,却要冗长到上千字。一篇人物通讯,偏偏写成这个人物的传记;一篇工作报道,偏偏写成方方面面的工作总结:一篇会议消息,偏偏写成会议材料的全面摘抄,总觉得稿子写短就显不出水平。  相似文献   

7.
在报刊中,常会出现差错。这与校对不仔细有很大关系,也与稿件字迹书写不工整、字体不规范有关。常出现在三个方面: 一、有些作者字写得漂亮,但若是写新闻就过于“狂”了,编辑们如看“天书”,有的稿件编辑们只好顺着意思往下溜,有的人名、单位、术语等溜不下去,又与作者联系不上时,稿件只能废弃不用。如“学员们”写成“党员们”,“起重机”写成“超金扣”,“几天”写成“12天”,“日前”写成“目前”,“目前”写成“日前”等。二、有些作者字写得不好不说,还相当“草”,编辑们不得不去“猜”,即使是一篇好新闻,如果编辑们时间精力不够,那这条新闻也只好到此夭折  相似文献   

8.
每次和他一谈论新闻的话题,他就“新”字不离口。什么时间新、事件新、角度新等等,他常用一句很朴素的话对我们这些报道员说:“如果稿子写出来让别人看了说不新,那就不叫新闻,寄到报社,编辑也不可能采用。”几年来,他始终把“新”字当作前进路上的航标,使一篇一篇的稿件被军内外、报刊电台采用。1980年底,他从胶东半岛一个贫困的农村入伍后,深深地被战友们那种战风沙、斗严寒、练酷暑的训练精神所感动。于是,他拿起了笔,试着把战友们这种精神写成了一篇篇稿件。可是,半年下来,几十篇稿子寄出去后,全都泥牛入海,奋无音信。他…  相似文献   

9.
1990年11月,我报名参加了1991年的军报新闻函授。每次教材一到手后,我都细细地读上好几遍,边读、边看、边写、边想、边领悟。“成才之路”、“成才足迹”、“通讯员园地”等栏目,时时用名人的话来激励自己,鞭策自己。渐渐地,我通过学习,弄清了什么是新闻的5个要素,怎样选好新闻的角度,怎样写好新闻题材,怎样写好通讯、消息。慢慢地,我开始尝试写一些新闻。由于有一定的基础和新闻知识,所以,我自己写的第一篇新闻稿件“一弹四中”,在《人民军队》头版头条刊用。当我拿起第一份散发着墨香的新闻稿件时,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  相似文献   

10.
甲:“今天才20日,你怎么把新闻稿中时间写成22日?!”乙:“这你就不懂啦。稿件邮到报社得两天时间,等报社接到我的稿件,一看内容,不就  相似文献   

11.
河南日报改扩版以来,报社采编人员在报社编委会的领导下,高擎“时代高度、中原导向”的大旗,以“领导满意、群众喜爱、市场接受、同行敬慕”为目标,不断更新新闻理念,在采访中注重“写事件、抢时效”,在编排上强调“增信息、重民生”,在工作中以“戒浮躁、出精品”为原则,一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有用信息大量增加,冗长稿件大大减少;鲜活新闻比比皆是,沉闷的消息难以寻觅。报纸的指导性和可读性空前增强,受到了省委领导、社会各界和广大读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12.
多改出好稿     
有些初学者写新闻报道,不重视在稿件质量上下功夫,而只图写得快,希望报刊电台能早日采用自己的最新消息。其实这样做,达不到稿件被采用的目的。 对一些有意义的突发性新闻应该快写快邮发,其他内容的新闻报道,写成稿件后要冷处理,重新进行修改,再寄报刊电台。这样,稿件被采用的可能性就会大些。 文学评论家何其芳在谈修改文章时说,“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古今中外,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用过功夫。” 如何修改新闻稿呢?  相似文献   

13.
积累素材适时而发有些通讯员手头上有什么线索、素材,立刻写成稿件抛出去,总想以数量取胜,但事与愿违,碰上运气的机会总是很少。这是因为新闻单位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宣传重点,新闻单位目前不需要的稿件,你投得再多写得再好也是白搭。如果你写的是报社急需的稿件,你写得一般化编辑都会精心修改发排。要想提高命中率,不必把手头的材料都抛出去,要善于积累素材和新闻线索,看准时机发稿。  相似文献   

14.
我爱好新闻。业余一有空就写点稿子。因之,隔三见五,时有“豆腐块”文章见诸报端,集腋成裘,时间长了,算来竟有九百多篇。 我在物资流通部门工作,稿件内容多与物资储运有关。搞物资报道困难多,归纳起来有三:一是物资用语难懂;二是物资技术内容难写;三是稿件在非专业报刊上难见报。因此,在实际采写时,首先注意,要抓住“活”字,取材、构思、形式都力求灵活多样。比如,筛选素材就分清类别,灵活掌握,取其之优,合理选用,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根据素材的不同情况选用适当体裁形式,或写成消息、通讯,或写成科普小品等。这样,那些难懂的东西也就会变成群众读得懂学得会的新闻信息。一次,我采访签订物资经济合同的事儿,素材十分丰富,但直接报道“经济合同”不行,我把它写成《“下海”须学法规,预防失足“溺水”》的稿件,被《西安日报》刊用了。其次,要多留心,  相似文献   

15.
鄙人智商低下,“金花”、“麻将”、“地主”全沾不上边,无奈大多业余时间都只看书读报,或到村社去了解和采访一些人和事,然后写成新闻稿件,寄给媒体。再过一段时间后又将这些人和事进行加工,写成小小说等作品……一年下来“收成”还不错,学作品多在发20篇以上,被新闻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持报纸“独家新闻”的优势,也为了维护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各报社对通讯员和作者都有一个要求──不准一稿两投。一稿两役或多投,对作者来说,可能一时间获“广种多收”之利(如果被发现,报社就要亮“黄牌”或“红牌”,得不偿失),但对报社和广大读者来说,却是弊端甚多。因此,大家都应该自觉地遵守这个规定:不要一稿两投。如果不是投向新闻单位的稿件,而是自己学习新闻业务的练笔之作,我们认为一稿两写(或多写)倒是值得提倡的。一稿两写(或变换新闻主题,或变换新闻角度,或变换新闻体裁等等)的好处是,作者可以在多…  相似文献   

17.
新闻贵在求新,离开了一个“新”字,新闻就变成了没有新闻意义的旧闻。对于一堆新闻素材,只有抓住其中的“新”字,素材的矿石才能化为新闻的黄金。那么,新闻的新字都是指哪些内容呢?我认为主要有“四新”:即“新”选题、新思路、新角度和新手法。 一、新选题。新选题就是要选择新的主题。主题的新旧与否,是一篇新闻稿件成败的关键。如果你选择的主题是别人写过的主题,那么你据之写成的稿件就会成为“马后炮”不能发表。如果你选择的是别人不曾写过的新主题,你写的稿件稍差也可以经编辑修改后见报。对选好新的主题,我有三点体会。一是要寻找发现别人不曾写作过的主题。比如,在报纸连篇累牍报道政府部门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奔忙时,你就不要再凑热闹去写政府各部门怎样去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奔忙,而应该开拓新主题去写下岗职工转  相似文献   

18.
基层通讯员扎根在基层一线,肩负着长期为报社、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提供新闻线索和新闻稿件的任务,但在写新闻报道时,往往不得要领,不知道新闻稿件该写什么、怎么写?投稿成功率一直不高.在此,笔者结合平时的写作体会,建议基层通讯员写好新闻稿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9.
我在采写新闻稿件时,固然喜欢写长新闻,便更喜欢写短消息。因为如“活鱼”一般的短消息,是最受读者欢迎的“美餐”。要写好短新闻,关键是时效性。如果不“抢”时间,转眼间“活鱼”就会变“死鱼”。而“抢”来的新闻,必须抓紧去写,“过了端午不卖雄黄”就是这个道理,否则“抢”就失去了意义。许多体育记者,边看比赛边写稿,比赛一结束,他们便冲出体育场,“抢”着发稿。有的新闻单位提倡记者、通讯员站着写稿,这样消息才能写得短、写得快。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物色虽繁,而析辞尚简。”意思是客观景物虽然十分复杂,但用…  相似文献   

20.
时常听到不少通讯员发出这样的感慨:“我写了稿件若干,篇篇都如石沉大海”;“我的稿件采用后成了‘压缩饼干’”;甚至连新闻单位内部的记者也常有埋怨:“消息变成了简讯”、“长通讯变成了短新闻”。言下之意就是掌握了稿件“生杀大权”的编辑老爷“笔下无情”。其实,这些不完全了解编辑工作的同志或多或少地“冤枉”了编辑。编辑亦有编辑的苦衷。有人说,编辑工作是为他人作嫁衣,这话不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