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女子柔道项目在一系列大赛中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与项目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为探求原因,本研究对该项目发展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总结出女子柔道项目制胜规律,为我国女子柔道项目的长足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夏正友 《安徽体育科技》2015,36(1):34-35,47
通过对女子柔道运动员在不同训练手段下血乳酸值的分析,结果发现:循环体能训练和不同距离间歇跑是提高其生理训练强度的较好方法,在教学训练中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参加2008年全国少年女子柔道锦标赛的80名运动员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了少年女子柔道运动员损伤产生原因,损伤发生的部位、类型以及预防的措施,结果表明:运动员损伤发生率较高部位多以集中在膝关节,踝关节和腰部等部位;软组织损伤类型发生率较高;同时,赛前训练周和综合实战训练是少年女子柔道运动员损伤发生率的高发期。因此教练员应积极预防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本文调查研究了同龄的举重、柔道女运动员和女中学生的肺通气量、肺容量、用力呼气流速——容量曲线、残气量与功能残气、闭合气量与闭合总量,及肺弥散容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举重和柔道女运动员的肺活量、用力呼气量、残气量、闭合总量与闭合总量/肺总量之比,以及弥散容量等生理功能均此非运动员的女学生高。与此同时,还发现女运动员的用力呼气流速、残气量及闭合总量等生理功能变化,可能和她们从事运动训练时利用憋气或屏息促肌力的呼吸特征相联系。  相似文献   

5.
运动损伤具有明显的不可预测性,通过详细的统计学分析,阐明女子柔道运动中比赛级别与运动损伤部位的关系,为教练员改进训练方法,队医改进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发现比赛级别与相应的运动损伤部位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是造成相应部位损伤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优秀女子柔道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现状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中国女子柔道集训队的优秀女子柔道运动员的损伤部位、损伤性质、损伤的时间、创伤对训练的影响及损伤特点等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详细分析探讨其致伤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运动损伤的有效的训练学对策。  相似文献   

7.
柔道是奥运会比赛中的一项重要比赛项目,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一直是国家重点的发展运动比赛项目。不过在目前的女子柔道项目当中,在国际大型赛事上我国所取得的成绩相对较弱,在对女子柔道运动员进行采访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长期运动训练下的运动损伤会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造成影响。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女子柔道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情况,本文从功能解剖的角度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从竞技化特征和柔道技术发展趋势两方面简要分析了我国男子柔道项目的发展趋势,并对辽宁省男子柔道项目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提高运动员的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目前世界女柔发展趋势 技战术风格日益融合,对抗日益激烈,水平日益接近,对运动员的专项职能和心理能力要求更高,对运动员的综合竞技能力要求更高,技战术体系要求更加丰富,动作连接变化更加丰富、快速,步法、手法、躯干的协同配合更加紧密、流畅,专项速度更快,专项力量更大,专项体能更充沛,高对抗前提下的技术应用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0.
运用专家访谈、直接观察等方法,研究我国女子柔道运动员的技术特点。发现:运动员重投技、轻寝技,忽视投技与寝技的连接,影响了运动水平的提高。建议:确立投技接寝技的观念,加强投技接寝技的实战练习,从小灌输连接的意识,适应世界女子柔道运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女子柔道运动员运动训练后的尿液代谢组学代谢物特征的研究,分析运动员运动训练后的代谢物变化与运动训练状态监测心理量表评定值的关系,探究运动训练负荷对运动员的影响。方法:以山西女子柔道队18名参加日常训练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1H核磁共振波谱(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NMR)法指认运动员尿液代谢组学代谢物,并对积分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了解其尿液代谢物分布特点;向运动员发放运动训练状态监测量表;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运动员尿液代谢组学代谢物峰面积值的差异性,分析运动训练状态监测心理量表评定值间的差异性。结果:1)在1H NMR的主要化合物归属中共指认出24种化合物。采用PCA散点图观察样本的聚类特征,将除2号样本外的其余17个样本分为3个组别(A、B、C组);2)A、B、C组在所指认的代谢物缬氨酸、谷氨酰胺、琥珀酸、胆碱上有显著差异(P<0.05),A组的峰面积均值较大;3) A、B、C组在心理疲劳上有显著差异(P<0.05),A组...  相似文献   

12.
刘刚 《安徽体育科技》2007,28(4):38-40,43
将上海市女子柔道队现役及退役运动员46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个人得意技分类,通过详细的统计学分析,阐明女子柔道运动中个人得意技与运动损伤部位的关系,为教练员改进训练方法,队医改进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用CYbexⅡ+等动测力系统对13名女子柔道运动员上肢肘关节屈伸肌群分别进行最大等长测试(肘关节90(°)屈位、60(°)/s慢速测试、120(°)/s、240(°)/s快速测试及耐力测试。结果发现,最大等长力量屈肌大于伸肌(P<0.05)。随测试速度增加屈伸肌力量下降,并且快速力量下降幅度较大。不同速度下屈伸肌表现出的最大力量相差不大(P>0.05),屈伸肌力比基本平衡。屈伸肌耐力存在较大差别,伸肌耐力明显高于屈肌(P<0.001)。伸肌产生最大肌力时的肘关节角度受环节速度的影响,随速度加快其最大肌力出现在收缩过程的后期。  相似文献   

14.
利用闪光融合频率(CFF)、心境量表(POMS)和主观体力感觉等级表(RPE)等心理疲劳指标,对辽宁省女子柔道运动员赛前心理疲劳进行监测,以期为教练员在赛前科学制定训练计划,减少心理疲劳对运动员带来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国女子柔道运动员比赛中战术运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新艳 《体育科技》2006,27(4):42-45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问法和观察法,以我国女子柔道运动员比赛中战术运用情况为研究内容,调查分析战术运用的基础、类型、表现形式和效果。结果发现:我国女子柔道战术运用的基础是外在基础、内在基础和技术基础;其类型有进攻战术、防守战术和规则战术三种,表现形式有直接抢攻战术、待动抢攻战术、防守抢攻战术、移动防守战术、侵人犯规战术和时间犯规战术六种;总体运用效果是进攻战术和防守战术的成功率最高;待动抢攻战术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国家女子柔道集训队运动员运动素质评价指标。运动素质结构由最大力量、专项力量、速度耐力、速度协调、力量耐力和爆发力6个因子构成,运动员应重点围绕着专项力量(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专项速度协调(手法综合运用、重心快速移动和投接。寝技快速衔接)和速度耐力的提高展开训练。运动素质典型评价指标为:高翻、15s投入、1min拉橡皮条、10s打入、引体向上和立定跳远,其权重分别为:0.094 9、0.458 5、0.160 8、0.208 8、0.048 6和0.028 4。设计的评价标准,经回代检验证明客观有效,可为现阶段我国优秀女子柔道运动员运动素质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3个方面选择柔道体能指标进行测试与分析,探讨我国优秀女子柔道运动员的体能特征,提高训练和选材的科学性。研究结果:(1)与一般运动员相比,优秀女子柔道运动员颈部、上肢和小腿围度较大,去脂体重较高,体脂含量较少,符合世界优秀女子柔道运动员的形态特征;(2)无氧代谢能力是女子柔道运动员的典型评价指标,优秀运动员具备突出的磷酸原供能能力,但糖酵解供能和有氧代谢能力亟待提高;(3)优秀女子柔道运动员具备均衡而突出的运动素质,表现为基础力量好、身体柔韧性好、灵敏协调性突出,优秀运动员应重点围绕着专项力量(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快速力量耐力)、专项灵敏协调(手法综合运用、动作快速转换和投技寝技转换快)和基础耐力的提高展开训练。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了十一运会北体女子柔道运动员比赛情况,旨在为进一步提高运动员的整体竞赛水平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结果显示:北体运动员十一运会奖牌重点分布在-63公斤级、-78公斤级以及无差级级别上,而足技是参赛运动员取得比赛胜利的核心技术群,赛前合理的训练计划安排为取得比赛成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1 女柔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调查结果  对中国女子柔道队、天津女子柔道队部分优秀运动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得出运动员在比赛前心理状态 ,见表 1。表 1  5 0名女子柔道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统计心理状态 n占总人数 %有信心 2 3 46不 安 1 5 30恐 惧 1 2 2 4  表 1所见 ,赛前具有良好心理状态的运动员占 46 % ,表现为 :运动员在自信心较强的心理状态下 ,能够保持清醒头脑 ,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按照既定的战术进行比赛 ,其视觉、运动感觉等各个机能系统都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之中 ,这是平时训练和经常参加比赛磨练出的全身协调、舒适…  相似文献   

20.
运用问卷调查法、主成分分析法及因子分析法,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能够反映出柔道运动项目特点的身体素质的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我国青少年女子柔道运动员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结构的评价模型,并制订了身体素质发展水平的评价标准,为女子柔道运动员专项运动素质训练的科学化,以及从素质方面进行运动员选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