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道家道教尤其是全真教从两个方面具体影响了元代文人散曲:一是影响元散曲内容;二是影响元散曲的形式.  相似文献   

2.
元代散曲出现在中国文学由上古雅文学向近世俗文学转变的时期,适应了特定历史时期文人的生存状态,其思想内容明显渗透着老庄思想,在老庄思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3.
元代之前的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关于饮酒题材的诗篇,文人们在这些饮酒诗篇中寄寓了或出世或入世的理想。元代散曲继承了此种饮酒题材并延伸开来,反映了作家们沉醉的生活和对这种生活清醒的认识,同时也呈现出不同以往的特殊心态——醉与醒,即对所处时代和自身境遇的深层思考所产生的无法化解的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4.
元散曲作品中山水之景集中表现了士人们复杂的情感和审美情趣,体现了山水观念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剖析了元人散曲所反映的两大文化层面:山林文化与市井文化,并以此为核心,论述了元人散曲中的爱情之作、市井之作、怀古之作、隐逸之作所包含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文人崇尚山水之风由来已久,于元代尤为炽烈,并集中表现在描写山水景致的散曲作品和大量山水画作中。由于元代文人生活极为苦闷,对现实充满了无奈与恐惧,使得他们把目光和感情转移到大自然之中,寄情山水,挥毫泼墨。共同的社会感受使个体情感具有了趋同性。相同的时代精神.趋同一致的文人心态,加之“诗画一体”——文学艺术本身的共通性,造就了元代山水散曲与山水画在思想和艺术上的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古就有"诗酒相生,醉乐天真"的文化特征,元代也不例外.而且由于元代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元代作家相较于其他朝代作家而言,与酒更加亲密,"醉翁更多,醉歌疏狂,醉语益奇.""酒为欢伯,除忱来乐."人们乐时饮酒,意在欢庆;愁时饮酒,旨在除忱.元代作曲家们又有着怎样的忧和乐,寄托在酒的物质消解中.而诗酒不分家已成共识,元散曲作为广义的诗歌形式,与酒关系尤为密切,其中存在的种种酒饮酒文化又透露出曲作家们怎样的人生态度呢?本文对此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元代山水散曲大多以江南景致为意象 ,注重画面布局 ,善以多重意象组松意境。在元山散曲的意中 ,多自然闲雅的“无我之境”,与唐宋诗词相比 ,显出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艺术修养和气功在二胡演奏中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二胡演奏对乐曲的塑造过程就是一个情感合理宣泄的发功过程.二胡演奏要做到形松意紧,手松气紧,应有意识地经常带气演奏,要达到意到气发、气沉丹田、随心所欲的境界.在意、气情感交融互动的演奏中,以二胡为载体将美妙的声音(乐曲)"发射"出去,人、胡合一,使演奏富有浓郁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0.
"文房四宝"是中国书画艺术的传统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从历代文人学士对"文房四宝"的称颂可见一斑.自隋唐开科取士便形成士大夫文人阶层.在"人世"与"出世"之间,逐渐积淀出文人的雅逸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1.
元散曲,作为一代文学元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明显的俗文学特征,而向俗文学的转变正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遗憾的是有关元散曲的译作和研究甚少。文章在接受美学视界下以辜正坤所译《元曲一百五十首》为例,探讨元散曲翻译中根据读者"期待视野"和"审美距离"等接受美学特征,对元散曲翻译时下俗字词、用典和内容风格的把握和处理进行研究,以达到"人类共有"的功能的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12.
“二拍”作为文人创作的通俗文学作品 ,在文人雅趣与市民鄙俗之间产生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碰撞 ,二者既有融会贯通 ,也有互相抵触 ,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趣味 ,本文拟从人物形象、题材选择、作者身份特征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并进一步探讨在这种雅与俗的碰撞中凌氵蒙初所作的价值判断与选择。  相似文献   

13.
散曲在审美水平上的确逊于唐诗宋词,但是在审美价值上却大放异彩。散曲规范少,用典少,生僻字少,歧义少;美就美在形式自由胜过唐诗,感情充沛胜过宋词,一触即发,一发不可收拾。可以将这"清晰明了又不同凡响"的美称为美的另一极。  相似文献   

14.
"自然"作为审美文化的一个重要范畴,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它起自先秦,从"物质自然"和"心灵自然"两方面同时发展,在魏晋交汇,在唐宋定型。元代散曲主要受道家"物我泯一"和"尚自然"的影响,以其独特的"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结合的方式复兴了魏晋传统,给自然题材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我们今天对社会文化的认识带来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文学是供人阅读、欣赏、感悟的,从文学阅读学的角度来说,当我们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便会获得一种现实意义。元散曲作家仕途受阻,生存状态艰难,但其作品却体现着一种幽默旷达的情怀。他们在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现实的观照中。感悟到人生价值并不在于功名富贵的占有,而是身心的自由与安宁,于是重新设计生存方式。他们更加关爱生命本身,在山水、田园、情爱中享受世俗生活的真趣,化解了不良情绪,体现出一种逆境中的生存智慧,给遭遇挫折的人们以启迪。  相似文献   

16.
张可久的散曲几乎涉及元代文人生活的各个侧面,写出了他一生郁积的情感,发出了内心痛苦的呻吟,保留了传统文人的矜持与含蓄,体现了传统文人的儒雅特征。  相似文献   

17.
叹世归隐思想是元散曲中的一大题域。本文运用龙应台的精神放逐的理论来诠释元散曲中的隐逸思想,进而挖掘隐逸思想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放逐是在特定情形下,知识分子被迫远离政治中心领域走向边缘的状态,是一种被疏远、被弃置的状态。  相似文献   

18.
励双杰的小说《阳谋》在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视角下,对抗战前夕中国旧式文人的一种特殊癖好——“藏书癖”作了生动形象的文学呈现。小说深刻与独特之处,不在于以“阳谋”的施行过程去满足读者的猎奇心理,而在于揭示“阳谋”与“文人之癖”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诠释主人公“藏书癖”背后深刻的文化意蕴,从而充分肯定了这种带有悲剧意味的特殊癖好之于一个人的精神价值乃至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元代多民族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元散曲受到了蒙古民族及其文化的影响。其中蒙古族及北方其他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对元散曲的形成以及繁荣兴盛曾产生过一定的促进与影响作用。具体如元散曲的声韵、句法、修辞等,由于受壮伟狠戾、嘈杂凄紧的蒙古族音乐之影响,体现出了与其前唐诗、宋词等韵文作品明显不同的特点。故从蒙汉文学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研究元散曲的形成以及繁荣兴盛,将对研究此问题提供一个实用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20.
李梓维 《下一代》2011,(2):18-18
中国有着传承五千年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已经成了她的代言。而今,让我们一起走进南唐,认识和了解一位悲情帝王——李煜。 从古至今,想当官的不少,回望历史,有多少人身披血雨腥风坐上了那不过三尺的龙椅。可就是有这样一个人,偏偏不想做皇帝——他就是李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