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排课问题进行了描述,给出了解决排课问题的多种排课方法,并且对这些排课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在排课模型中运用本体知识创建了OWL排课本体,运用本体映射方法达到数据的同步,运用SWRL语法对本体进行约束,运用规则推理引擎JESS进行推理,结合排课算法给出了整体的排课模型架构。  相似文献   

2.
研究IT外包决策支持系统中案例和规则的结合及案例的相似性度量问题。针对IT外包过程的不确定性及复杂性,提出构建IT外包决策支持系统,将案例推理和规则推理从机理内部相结合,在传统的相似性度量算法中加入案例的结构特征并对属性进行分类,实现模糊属性的检索;然后给出系统的原型,以IT接包商决策为例进行方案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能较好地解决案例的属性值缺失及模糊属性的相似性匹配问题,提高案例的检索效率,为科学的IT外包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本体和本体映射的概念,以及本体映射的过程和方法.打破传统的本体映射思路,灵活定义了本体之间的映射关系,将本体映射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分类,总结归纳出了一套本体映射规则,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本体映射规则体系,并对每条规则的来源和推理过程都进行了相应说明.  相似文献   

4.
张强 《人天科学研究》2010,(11):139-141
以文献检索为实例,结合本体构建工具(Protege)和本体推理机(Racer),利用OWL本体描述语言表示文献领域本体的语义信息,提出了文献本体结构和语义词典结构,重点分析了文献检索本体推理功能及关键字语义词典本体推理扩展,实现了文献的语义化及智能化检索。  相似文献   

5.
薛云 《情报探索》2009,(4):104-106
阐述了本体描述语言(描述逻辑)的概念、可满足性以及利用其进行语义推理的优越性。针对民乐领域本体的特点.利用描述逻辑语言ALC写出民乐领域的推理规则,使其符合描述逻辑的推理可满足性,并用Tableau算法测试其满足性,在构建好的民乐领域本体基础之上完成语义推理。  相似文献   

6.
案例推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案例推理技术被认为是当今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设计的一种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方法。本文阐述了CBR的工作原理及其相关技术,概括介绍了案例推理技术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7.
韩冬梅  王雯  杭丽娜 《情报科学》2013,(8):53-56,160
以语义Web技术为基础,以地理领域本体为研究对象,对本体建模和语义推理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空间关系的定性推理算法并在地理本体中进行了实现,进一步的,结合本体概念间的4类关系改进语义检索的相似度算法;同时在本体建模及语义推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旅行检索和推荐的原型系统。该系统是在对关键理论和技术进行详细分析和实现之后提出的,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以期能为地理本体未来的应用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8.
文章提出一种改进的关联规则方法,用于抽取文本中的非分类关系。首先利用基于上下文的术语相似度获取方法得到术语间的相似度权重,再通过加入谓语动词的关联规则算法计算,结合搜索引擎技术得到候选关系对集合,并通过置信度和支持度的对比分析,抽取最终的非分类关系结果,最后对测试数据进行实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基于案例推理的竞争情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静华  唐永林 《情报杂志》2006,25(3):80-81,84
通过对目前竞争情报系统中信息的分析,针对同类行业中的竞争情报具有相似性的特点,提出了借鉴人工智能中的案例推理技术建立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的方案,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0.
由于成本控制系统复杂性导致的定量控制方法不能完全满足决策的需求,提出基于案例推理的成本定性控制方法,设计了成本控制案例的框架表达形式,在流程工业企业产品成本控制DSS中已经建立了10个在成本控制工作中表现出色的成本控制案例的小型案例库。  相似文献   

11.
基于转移矩阵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挖掘方法探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刘瑞  朱道林 《资源科学》2010,32(8):1544-1550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变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为基础,构建了土地利用净变化量、交换变化量、总变化量的计算方法,并计算了随机状态下各地类间相互转换的理论频数,通过实际转换量与理论转换量进行对比,构建判断土地利用转换规则的方法,从而能够更加清晰地判断土地利用变化的系统过程。应用上述方法对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临邑县耕地总变化量最大,其次是园林地和未利用地,最后是建设用地和其他土地,其中耕地几乎全部都是交换变化,而未利用地则相反,园林地和其他土地以交换变化为主,建设用地以净变化为主;从新增的角度来说,未利用地转化为其他土地最具有转换优势,其次是未利用地转换为园林地;从流失的去向看,其他土地转换为园林地最具转换优势,其次是耕地转换为园林地。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获取各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信息,更清晰地辨别土地利用类型间的转换规则,能够为土地利用空间分析和建模提供更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重大工程是极度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存在多维复杂性,包括组织复杂性、任务复杂性、技术复杂性、环境复杂性、制度复杂性和社会复杂性。本文基于案例推理(CBR)法,在案例检索过程中,结合熵权法和网络分析法(ANP)优化案例属性权重,通过相似度计算得出目标项目的相似源案例,利用源案例的技术经验解决目标项目的技术复杂性难题。同时,从目标项目的组织复杂性和任务复杂性方面,总结相关的复杂性治理策略,为探寻适合重大工程项目复杂性治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张景华  封志明  姜鲁光 《资源科学》2011,33(6):1195-1203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又是研究土地覆被变化的重要前提,它既影响着分类结果的表达,也决定着分类数据的应用领域。本文简要回顾和评述了国内外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系统的研究进展。研究认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系统,1970年代之前以土地利用分类为主,着重于土地用途的差异,主要用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土地利用制图;1970年代随着遥感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土地覆被为主的分类系统迅速发展起来,它着重于土地类型的差异,主要用于土地覆被变化研究。研究指出,目前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系统一般都适用于特定研究目的和研究尺度,没有统一标准,这种土地分类系统的不兼容性,给土地覆被数据的汇总、分析与共享带来了诸多不便。但一个"万能"的土地分类系统又是不存在的。鉴于此,研究认为一个标准土地分类系统应该是多级的、开放的系统,高级别的土地覆被类型可以直接基于遥感影像进行识别,以便于实现分类数据的比较和共享;低级别的土地覆被类型可以根据特定研究目的灵活制定,以满足特定的研究需要。  相似文献   

14.
基于Kohonen神经网络的中国土地资源综合分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彭建  王军 《资源科学》2006,28(1):43-50
本文在综述我国土地资源综合分区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建立了土地资源综合分区的原则、依据和等级体系。在前人相关工作的基础上,采用自上而下的演绎途径,根据水热气候指标与地势差异划分出我国的11个土地资源区,即东北山地平原农林用地区、华北平原旱作农业与工矿建设用地区、黄土高原旱作农业与林牧用地区、四川盆地及秦岭山地农林用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农渔与工矿建设用地区、江南丘陵山地农林用地区、云贵高原农林用地区、华南、滇南热带亚热带农林渔果与工矿建设用地区、内蒙古高原及长城沿线旱作农业与牧业用地区、西北内陆干旱荒漠与绿洲农牧用地区、青藏高原高寒荒漠与林牧用地区;在各土地资源区内部,采用自下而上归并的途径,依据区域土地资源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属性指标,以县为基本单元,应用Kohonen网络进行非监督分类,在全国续分出41个土地资源亚区。  相似文献   

15.
深圳市土地利用效益变化及其区域分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高度城市化地区开展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研究有助于衡量城市土地利用水平,实现城市土地高效协调利用。本文在明晰土地利用效益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深圳区域土地利用特征,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四方面。构建深圳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深圳市土地利用效益及其时间动态与空间分异,并通过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协调度模型,评价土地利用各类效益的协调程度。研究表明,深圳市总体土地利用效益处于中等状态,社会、经济、生态和环境4个子系统基本协调。全市各区土地利用效益均处于持续增长状态,并体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本文基于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嘉鱼县土地利用结构与效益变化的耦合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孔雪松  刘艳芳  谭传凤 《资源科学》2009,31(7):1095-1101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是实现土地利用效益增长的核心内容之一,研究两者之间的时空变化关系对于解决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借助信息论原理,分析1997年~2007年湖北省嘉鱼县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与均衡度动态演变特征;运用层次分析法原理构建简明化的指标体系,探讨其研究期间土地利用效益的变化特点;同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比较研究土地利用结构与效益变化的定量关系。研究表明:①1997年~2007年嘉鱼县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与均衡度呈上升趋势,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在此基础上出现较快增长,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与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变化之间呈现出较明显的相关性,关联度为0.7679;②不同土地类型的结构变化与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变化之间分为强、较强、中等3种关联性,强关联的是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园地,关联度均在0.8以上,较强关联的是林地、未利用地与耕地,关联度都高于0.7,中等关联的是交通用地与水域,关联度分别为0.6714与0.6672;③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是土地利用效益有效发挥的前提,土地利用效益变化是土地利用结构时空变化的即时效应与累积效应的共同结果。  相似文献   

17.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方面,是人类活动影响自然环境程度的重要反映.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本文分析了黑龙江省1986年~200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和变化的空间格局.研究表明,在1986年~2000年期间,林地、草地和沼泽地面积显著下降,耕地面积急剧增加,并且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在空间上表现出不同的空间格局.在此期间,黑龙江省土地利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人地关系矛盾突出.林地、草地和沼泽地锐减和退化,保护林地、草地和沼泽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18.
土地利用冲突的理论与诊断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杨永芳  朱连奇 《资源科学》2012,34(6):1134-114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土地利用冲突发生的频率、涉及的层面、冲突的内容以及冲突所引发的后果都越来越多,诱发土地利用冲突的因素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开展土地利用冲突研究,科学评价区域土地利用冲突的强度,进一步揭示土地利用冲突的外在表现形态及其产生冲突的内在机理,是解决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中存在的种种不和谐问题的关键所在。论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归纳和梳理,完善了土地利用冲突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土地利用冲突研究的主要内容,构建土地利用冲突强度的诊断模型和方法,并提出未来土地利用冲突的重点研究领域。其目的是提高土地要素的空间配置效率,缓解土地资源压力,促进我国土地资源空间结构向良性方向演进,实现土地利用的综合协调管理。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土地用途管制绩效的时空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瑞芬  蔡银莺  张安录  张雄 《资源科学》2013,35(6):1125-1133
基于因子分析法,协调度模型法和比较分析法,定量分析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1996年-2010年间土地用途管制绩效的时空差异,探讨社会经济与政策制度的协调性,以期为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意见.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看,我国土地用途管制绩效在短期内效果显著,长期内效果逐渐减弱;结合我国粮食分区状况,从空间维度看,管制制度绩效评价好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大部分属于粮食主产区,而执行效果相对较差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基本上都是粮食主销区;从协调度角度看,在管制制度实施的情况下,大量经济滞后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策执行过度,社会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于政策制度,协调度指数大幅下降,而经济高度发达地区则大部分达到了高度协调水平.得出研究结论,根据土地用途管制绩效的时空差异和协调性分析,针对不同时段不同分区采取差异化管制政策及措施,提高管制绩效水平,完善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相似文献   

20.
中喜马拉雅山区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露  马飞  覃建雄  阚瑷珂 《资源科学》2011,33(8):1584-1590
基于Google Earth卫星地图,采集中喜马拉雅4条典型高山峡谷带遥感影像,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按山地垂直带的5级海拔指标和青藏高原土地种的4级坡度指标,分析研究区耕地和草地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海拔2200m以下无耕地,坡度影响强烈,海拔2500~3800m的宜农坡度带(〈5°、5~15°),是耕地利用方式、程度和潜力的核心区域;②草地优势海拔为38004800m,坡度影响较弱,4个谷地在宜牧坡度带(〈5°、5~15°、15~35°)的草地数量差异性小;③横向比较发现,吉隆谷地可利用土地最多,其次为朋曲谷地、波曲谷地、绒辖谷地,但受海拔和坡度限制,不宜农、牧坡度带也有不同程度的农业生产活动,极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研究结果具有代表性地反映了中喜马拉雅山区土地利用现状和结构,对探索区域资源-环境-社会发展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