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艾伟的《爱人有罪》中,作者将罪与赎罪、身体与灵魂以及爱与罪等矛盾困惑置于传统的伦理道德价值体系中,传达出了艾伟对人在伦理道德面前的困惑矛盾的深切思考。本文拟对这些矛盾困惑做深入分析并试图探讨这些伦理矛盾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在今天,当“革命”这个词语,似乎已被人们所淡忘、所远离,甚至要与它“告别”的时候,王烨博士却仍然那么专注于对已经成为历史的“革命小说”的研究,这种学术行动看似“不识时务”,但无疑却是值得敬佩的。对一个学者来说,探索的动机不为时尚所左右,无论何时都保持一种独立精神,一种科学态度,这比什么都重要。  相似文献   

3.
《赎罪》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于2001年撰写完成的长篇小说,该小说主题众多,最为突出的主题是小说中女主角布里奥妮的成长过程,本文旨在从成长小说视角解析幼年时、青年时以及晚年时布里奥妮赎罪的心灵历程。  相似文献   

4.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达洛卫夫人》,其背景是深蕴的,因为它织进了《圣经》中的“基督受难”的原型底色,从基督受难过程中的三个原型相——肉体、神性、受难人手来透视伍尔夫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中赛普蒂默斯的疯癫经历,可以从中体会到一代女性主义作家伍尔夫是如何在圣经的背景下演绎出一幕幕旨在揭示与拷问现代人性的悲剧。伍尔夫并不相信拯救和再生。因此,文本是对圣经结构的反讽式运用,这也是现代主义的一个特点。  相似文献   

5.
琼瑶通俗小说的成就我们有目共睹,本文试图从三方面对琼瑶小说做探讨:首先,其主题是述说人类“真情”,并不单描写爱情,还包括亲情、友情等人世间珍贵的情感,而关于爱情也是推崇纯洁、坚贞,绝对鄙弃色情;其次,艺术风格上,琼瑶小说因其明显的自叙传风格真实感人,此外其中的女性气质动人和心灵善良,男性外表俊朗、感情专一;最后,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琼瑶为我们留下一片温情的理想栖息地。  相似文献   

6.
目前,进入人教版语文教材的小说选文都属于传统写实主义作品,语文课堂上所进行的小说教学也主要围绕“人物”、“情节”、“环境”所谓的小说三要素展开。以至多年来,语文教师形成了“分析小说人物形象、概括主题、归纳中心思想”,这样套路化、  相似文献   

7.
张焱 《文教资料》2014,(36):136-138
2007年上映的英国电影《赎罪》改编自伊恩﹒麦克尤恩的同名小说,导演乔﹒怀特以他独特的领悟和别出心裁,将他最感兴趣的"人的面孔"与"人的情感"技巧性地表现出来,打破了传统影片擅长讲故事、调动观众抽象思维能力去破解影片意义与价值的格局,从而也给读者提供了一种自由感受的向度。本文试图通过电影与小说文本的对比来探究电影对小说的改编。  相似文献   

8.
由于视角或者心态的不同,马克·吐温在《傻瓜国外旅行记》中刻画出了"基督圣地"的三种形象——"不朽之城"、"活地狱"、"废墟"。三种形象不仅塑造出了一个多面的、立体的"基督圣地",而且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马克.吐温及美国人对东方世界矛盾的心态和看法。  相似文献   

9.
短篇小说Enemies中,作者运用了多处对比刻画人物形象及补充故事情节,从宏观角度看既是两个主人公的对比、两个社会阶层的对比又是个人情感与社会人道的对比。从微观角度,Enemies处处展现对比,不论是主人公的态度、外貌还是行为,抑或是色彩,从而将整个故事更好地展现出来,使小说情节更丰满生动。  相似文献   

10.
纳桑尼尔.霍桑的代表作《红字》以海丝特和丁梅斯黛尔牧师的通奸罪为中心展开,详尽地阐述了牵涉其中的人们所受到的影响。通过对几个主要人物不同个性与命运的分析,霍桑明确提出有罪的人“只有勇于坦白与承认罪行,才能彻底洗脱罪名,获取救赎”。  相似文献   

11.
“新小说”的出现是现实主义小说失去相对优势的一个标志,其探索和实验在法国文学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但“新小说”的彻底“反小说”倾向导致了它在60年代末的衰退。近10年来一批年轻的法国作家推出了一批新“新小说”,展示了小说的一种新面目,引起了各国评论界的热切关注和读者的普遍欢迎,预示着小说艺术在新世纪的变革方向。克里斯蒂安·加伊的《逃亡者》集中了新“新小说”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12.
《蛙》是莫言新近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的前四部分是蝌蚪写给日本友人的几封书信,第五部分则是一部话剧。小说虽然在形式上花样翻新,但是,姑姑一直是小说的叙述中心。姑姑是一名技术高明的妇产科医生。一方面,她是生命的天使,通过她的手,众多生命顺利地来到人间;另一方面,她又是一名计划生育政策的坚定地支持者,前后有两千八百多名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生命扼杀在她手上。  相似文献   

13.
正如刘国正先生所说,《药》的“最后一部分在这篇文章里是关键性的、最重要的一部分”(《〈药〉的教学处理》),因为这一章不仅十分深刻地反映了整个作品的主旨,而且运用的手法又是那么的巧妙——在近乎自然的质朴描叙中不露声色地展现了两颗愚昧、落后到极致而毫无自觉的心灵。两老妪对“革命”、对自己悲苦命运的高度无知、麻木,令捧卷者心痛得不忍卒读!  相似文献   

14.
《说苑》是西汉刘向编撰的一部历史人物故事集。历来有许多学者将其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成果颇多。但关于《说苑》是否可以看作一部小说著作则一直没有定论。因此,本文拟从古代小说的内涵,《说苑》章节所具备的小说特征以及“说”体演变的痕迹三个方面来论证:《说苑》的人物故事部分是具有萌芽时期的小说性质的。  相似文献   

15.
麦克尤恩的《赎罪》在叙事形式上具有元小说的种种特征。虽然《赎罪》进行了元小说的叙事,但是它并没有与现实主义传统截然断裂。这样的形式特点不仅突出了主题"赎罪",而且解构了"赎罪"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刘勰时代,小说作为一种边缘化的存在还不具备文体,这一时代特征影响了刘勰的小说观。当时的小说包括了所有不入大道的话语样式,也就致使它以各类不固定的文体出现。然而当今小说的一些个别表现特征却已经出现,刘勰承袭了《汉志》的观点,认为小说尽管有旺盛的生命力,有可观之辞,依旧是不入流的。  相似文献   

17.
池莉小说《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对小人物成功地进行了“原生态”的写实描写,但却造成了人物形象的单纯化;作者从现实生活的物质层面出发,对精神层面的东西进行颠覆消解,虽然获得了大多数读者的共鸣,却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平庸,淡化了文学反抗平庸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论张爱玲小说与《红楼梦》的死亡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亡是学作品的永恒主题。本比较了曹雪芹和张爱玲对死亡的不同理解和不同处理方式。前将整个人生看作轮回的一个阶段,死亡是一次性的。它不是毁灭而是从红尘世界退出;后将死亡看作时间对人的精神、肉体逐渐侵蚀的过程,最终以肉体的死亡完成了它的最后一步。  相似文献   

19.
汤仲雯 《文教资料》2011,(18):27-28
威廉·福克纳在小说《喧哗与骚动》中塑造了南方破落家庭康普生一家的诸多悲剧角色.只留下年迈的黑人女仆迪尔西给人带来一丝希望。本文通过分析迪尔西身上所体现的人性美,挖掘作者对于基督精神重生的呼唤。  相似文献   

20.
“文学是人学”(高尔基语),它以反映人的社会生活为己任。小说的核心任务则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古今中外,大凡优秀的小说,正是因为塑造了一系列不朽的典型人物而获得巨大的生命力。而在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以及主题中,人物处于中心地位。语文教学中着眼“鉴赏典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