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大学教授赵齐平先生(1934—1993)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史家.他1951年就读于四川大学中文系,1955年考取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研究生,先后师从于浦江清、吴组缃先生,1959年毕业留校任教直至1993年初去世.赵齐平先生1982年受聘担任中央电大中国古代文学主讲教师,我们有幸与先生合作数年.先生的人品,先生的学识,特别是先生高尚的师德,给我们留下了毕生难忘的印象.  相似文献   

2.
杨武之教授1896年4月14日生于安徽合肥,1973年5月12日在上海病故,终年77岁。他有四子一女:杨振宁先生,杨振平先生,杨振汉先生,杨振玉女士和杨振复先生,他们都是学有成就的著名学者或者是企业家。杨武之先生1919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北...  相似文献   

3.
投考到刘佛年先生门下学习和工作两年来,与先生朝夕相处,经常聆听先生的教诲,得到先生的指点与关怀。先生平时谈学问和工作多,谈个人少。这次《中国教育学刊》约我写一篇有关先生的文章,我把这件事告诉了他,才有机会较系统地了解他的学术经历和主张。先生1914年出生于湖南醴陵,193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教育系。大学期间他开始  相似文献   

4.
师门六年记     
张忠诚 《江苏教育》2011,(12):79-81
近日,读了已故著名学者罗尔纲先生的《师门五年记》。书中记述了五年中,胡适先生对罗尔纲先生的谆谆教诲。读罢此书,想起了我的老师高林生先生。先生是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和语文教育专家。我从入师门到今天,已经有六个年头了。想起六年中先生对我的关心与教育,历历在目,心中顿时涌起阵阵感动,不能自己。于是写下了下面的文字,以表对先生六年来教诲之恩的感激之情。  相似文献   

5.
沈杰 《教育》2006,(20)
启功先生字元白,1912年生于北京,满族。幼年失怙且家境中落,自北京汇文中学中途辍学后,发愤自学。稍长,师从贾尔鲁先生、吴熙曾先生习书法丹青,从戴绥之先生修古典文学。刻苦钻研,终至学业有成。1933年,经傅沅叔先生推介,受业于陈援庵先生,获闻学术流别与考证之学。  相似文献   

6.
师门六年记     
近日,读了已故著名学者罗尔纲先生的《师门五年记》。书中记述了五年中,胡适先生对罗尔纲先生的谆谆教诲。读罢此书,想起了我的老师高林生先生。先生是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和语文教育专家。我从入师门到今天,已经有六个年头了。想起六年中先生对我的关心与教育,历历在目,心中顿时涌起阵阵感动,不能自已。于是写下了下面的文字,以表对先生六年来教诲之恩的感激之情。一、初入师门  相似文献   

7.
王一川先生     
王一川先生,著名学者。1959年2月生于四川沐川,于1982、1984、1987年先后在四川大学、北京人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取得文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硕士生导师为胡经之先生,博士生导师和副导师分别为黄药眠先生和童庆炳先生。  相似文献   

8.
王一川先生     
《邯郸师专学报》2011,(4):F0002-F0002
王一川先生,著名学者。1959年2月生于四川沐川,于1982、1984、1987年先后在四川大学、北京人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取得文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硕士生导师为胡经之先生,博士生导师和副导师分别为黄药眠先生和童庆炳先生。  相似文献   

9.
1961年,北京师范大学开办了第一届中国教育史研究班,招收学生20名,采取导师个别培养,学制三年。教育史教研室的教授们,邱椿先生、邵鹤亭先生、瞿菊农先生、毛礼锐先生、陈景磐先生、陈元晖先生等或担任编外导师,或亲自带徒,他们风格各异,各具特色,对中国教育史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生的培养方式等方面均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著名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刘宗绪先生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于2003年6月4日与世长辞,享年70岁。刘宗绪先生1933年生于天津,先后就读于天津志达中学、北京师范大学。1956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开始执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曾多年担任世界近代史教研室主任、研究生导师。1961年著名史学家吴晗先生受命组建《外国历史小丛书》编委会,刘宗绪先生成为最年轻的编委。1978年刘宗绪先生参与创办中国法国史研究会,历任理事、副会长。90年代以来,刘宗绪先生兼任北京教育学院教授、国家教委(教育部)考试中心研究员、全国高考历史学科委…  相似文献   

11.
张铁夫先生于2001年发表《柳宗元〈谪龙说〉考辨》一文,2005年又出版《柳宗元新论》,就柳宗元《谪龙说》“被緅裘白纹之里”一语提出新义。陈松柏先生《(谪龙说〉“是用来比喻王叔文的”吗-与张铁夫先生商榷》一文,先在2010年第五届柳宗元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布,后收入2011年《柳宗元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就张铁夫先生的见解提出异议。此文为张铁夫先生对陈松柏先生异议的再回应。  相似文献   

12.
潘懋元先生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创始人。1978年,先生创办并主持了全国第一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1981年起开始招收中国第一批高等教育学硕士生。1984年撤室改所,1986年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被评为第一个高等教育博士学位授予点,先生成为中国第一位高等教育学科博士生导师,开始招收博士生。先生主编的《高等教育学》奠定了这一新学科的基础。40多年来,先生始终致力于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人才辈出,成就斐然。先生培养的一批硕士、博士业已成长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和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的翘楚。先生指出:“导师对学生在专业知识上的具体帮助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方向上的指引、方法上的点拨及人格上的影响。”今年适逢先生百岁华诞,我们从众多先生弟子的回忆故事中撷取胡建华、周川、张应强的三篇文章,记录先生为人为师为学的风范,表达对先生辛勤耕耘高等教育学科的诚挚敬意。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1999年第3期发表了曹家标先生《〈藤野先生〉的中心意思是爱国主义思想吗?》。其文认为:“《藤野先生》一文中,统摄全篇的中心思想应该是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深厚的怀念之情。”此后,《中学语文》2000年第1期又发表了张德勤先生的争鸣之作《〈藤野先生〉的中心应该  相似文献   

14.
小引 1994年与先生通信,至1998年负笈从游,4年间得先生赐书最多.此后先生去台为东吴大学客座教授,亦有鳞鸿之迹.及2001年返东北执教鞭,乃与先生重拾手书通信之乐.然先生精气多衰,所谈无多,且未几即大病而至于不起.呜呼!其痛何如哉!  相似文献   

15.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前身为1951年创建的教育系,1994年撤系建立教育科学学院,2012年组建教育学部。陈元晖、杨清等老一辈学者为学校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在以王逢贤先生、吴杰先生、梁忠义先生和郭占基先生为代表的一大批专家学者推动下,东北师范大学在全国教育学、心理学  相似文献   

16.
1978年秋天,我考入杭大中文系以后不久,就听说系里有位名叫蒋礼鸿的先生学问很好,特别在敦煌变文语言研究方面卓有建树。四年以后,我报考汉语史专业的硕士生,排名招生导师之首的就是蒋先生。1985年硕士毕业后留系任教,与先生的接触逐渐多了起来,博士毕业论文《<世说新语>语词研究》也是在先生的指导下完成的。这些年有幸列先生门下,面聆教诲,耳闻目睹了先生的道德文章。了解越多,崇敬愈深,真所谓“仰之弥高,钻之弥深”。写下这篇短文,以作对先生的纪念。  相似文献   

17.
关于杜审言《岁夜安乐公主满月侍宴应制》一诗的系年历来分歧较大,徐定祥先生认为作于708年岁夜,王雄夫先生认为此诗应作于708年之后且非杜审言所作,张清华先生认为作于707或708年岁夜,陈钧先生认为此诗最早应作于景龙三年(709)岁夜。经笔者详加考证,认为此诗当作于神龙二年(706)岁夜。  相似文献   

18.
2011年10月15日,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与中国社科院老专家协会联合主办的"世界史学科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首都师范大学北一区国际文化大厦召开。会议由首都师范大学齐世荣先生和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张椿年先生主持,首都师范大学校长、世界史学科负责人刘新成校长致欢迎词。历史学院党委书记梁占军教授、世界历史所所长张顺洪研究员以及社科院科研处处长等出席了会议。北京大学的马克垚先生、徐天新先生,北京师范大学的刘家和先生、张宏毅先生,北京语言大学李铁城先生,东北师范大学朱寰先  相似文献   

19.
圣陶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我受圣陶先生的挚爱深,自然更加悲痛。我认识圣陶先生已经39年了。1950年,圣陶先生任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我在教育部工作,由于圣陶先生的提议,我从教育部编审室转到总署的编审局。圣陶先生提携后进的事例很多,我就这方面谈谈自己是怎样受到圣陶先生的提携的。我只谈两件事。第一件事。有一天下班后,我吃过晚饭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过了一会,圣陶先生来了,他是特地找我说几  相似文献   

20.
2005年,我有幸参加由中国道教协会和运城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纪念吕祖诞辰1208年道教文化研讨会。与会期间,运城学院学报主编李安纲先生,编审马重阳先生和原运城日报总编王雪樵先生跟我谈起了先师祖詹鍈先生和业师詹福瑞先生,崇敬之情溢于言表。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读研期间的点点滴滴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