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国内外文化学术界高度重视对《周易》的研究,人们试图对这个丰富的思想宝库挖掘整理,弘扬光大,并创造性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以期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国家建设、世界和平有所助益。本文拟就(周易)经传文字中记述甚多的“中正”之德与“和合”利贞的关系,谈些粗浅的看法,以求专家学者指正。一、“中正”为德,为体;“和合”为行,为用。太极两仪为道,“中正”为德。对此,凡熟悉(周易》及儒学经典的,不会有异议。(周易)64卦中,关于“中正”或分述“中”与“正”的记载,至少有45卦之多,并明确表述“中正”是大德、…  相似文献   

2.
明王圻《稗史汇编》称罗贯中为“有志图王”,是关于《三国演义》作之性情行状的宝贵资料,对认识《三国演义》的创作动机及思想、艺术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对其“图王”事实语焉不详,迄今为止又乏旁证,故人们认识多存疑惑。本认为其或系指效法孔子作《春秋》,所图之王当为观念之王,而并非指实际地争做帝王。  相似文献   

3.
文化人物     
王人艺(1912-1985,诞辰100周年)音乐教育家,小提琴家。原名王人蒸,原籍湖南浏阳,生于长沙,毛泽东主席授业恩师王正权之子。1928年,与其妹王人美(后成为电影表演艺术家)一同加入黎锦晖创办的“明月歌舞社”学习,黎锦晖替他改名为王人艺,并拜奥地利提琴家普渡世卡为师专攻小提琴,  相似文献   

4.
王泉根 《寻根》2012,(3):120-122
中国素为礼仪之邦。“礼”指的是关于礼的仪式和制度,儒家十三经中有三种是关于礼的专门著作(《周礼》《仪礼》和《礼记》);二十四史中凡是有志的都有礼志;历代的类书、会要、会典乃至地方志等,都有相当的篇幅记述礼制。在中国古代,大到国家政治制度、社会意识形态,小到个人的生活起居、待人接物,都归于礼的范畴。  相似文献   

5.
一、释“后羿” 王“后”:甲骨文中有“后”字,作“ ”等形,刘兴隆曰:“象妇女产子之形,为毓、育之初文,典籍作后。”(刘兴隆:《新编甲骨文字典》,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981页)“后”又假有“後”的意思,放在祖先的名字之前,指后来的祖先,区别于“高祖”。《说文解字》云:“后,继体君也。”段玉裁曰:“《释诂》、《...  相似文献   

6.
竹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诗经·卫风·竹竿》中说:“竹竿,以钓于淇”。“如竹矣矣,如松茂矣。”《小雅·斯竿》中也有“瞻彼其奥,绿竹猗猗;瞻彼其奥,绿竹青青”之句。朱熹解释道:猗猗乃“美盛之貌”,青青乃“刚强茂密之貌”。晋人戴凯之撰有《竹谱》,记述竹类70多种,是我国关于竹子的第一部专著。竹子直立有节,枝叶挺劲铦利,类似书法的笔划,而绘制图画的毛笔,亦锋长而尖,所以古人称画竹为写竹。元代李仲宾的名著《竹谱详录》,凡十轼甚至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卷,系统介绍写竹的历史与技法,描述了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可见…  相似文献   

7.
陶正玉 《寻根》2013,(6):118-119
自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之祖孔子,就被历代封建统治者累加封号,如“文宣王”“大成至圣先师”,奉为“圣人”。其后裔多沐恩袭爵为官,丁旺族繁而遍布海内外。据((孔子世家谱》载,目前孔子后裔存世者达300万人,传80余代。在这些后裔中,有一支流寓句容,历800余年发展,现亦有7000人。  相似文献   

8.
<正>一、“阳明心学”对近世中国的影响及意义“心学”是儒学的重要派别,南宋陆九渊作为宋明两代“心学”的代表人物,与朱熹齐名,而见解多有不合。陆九渊主“心(我)即理”说,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代王守仁(即王阳明)继承发展其学说,被称为“陆王心学”,在中国儒学体系里,与程朱理学分庭抗礼。后因东亚诸国(尤以日本为甚)对王阳明的极度推崇,而被称之为“阳明学说”或“阳明心学”,这是中国儒家学说的最后一个高峰,并逐渐成为近世启蒙思想的先导。  相似文献   

9.
关于宝鸡得名研究,刘宏岐、辛怡华、霍彦儒、王宏波等先生近年来先后有宏论发表(霍彦儒主编《宝鸡历史文化》附录,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笔者在研读这些成果的基础上,从文化学的角度,就“陈宝”之“陈”到“宝鸡”之“鸡”的意义关联试作探讨,以求教于诸位方家。  相似文献   

10.
《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三所录薛收撰(592~624)《隋故征君文中子碣铭》,是考察隋代大儒文中子王通(584~617)生平事迹及其河汾之学与唐初贞观之治之产系的关键性文献。一九八九年,笔者撰写《唐代文学的文化精神》第一章《河汾之学与贞观之治》(此章十万字)①时,根据《碣铭》所记载之内容与隋唐之际诸多原始文献之记载互证无误,已证明其信实可靠,但对其文献来源则并不清楚。  相似文献   

11.
强群 《寻根》2009,(1):114-116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被称做“百世田园之王,千古隐逸之宗”的东晋隐逸诗人陶渊明写下的千古绝唱。而他的《桃花源记》则是上过中学的人都耳熟能详的著名文章。如今,南京禄口机场附近的禄口镇昝(本地念做zuo)巷聚居着一支陶渊明的后代。  相似文献   

12.
魏华 《滇中文化》2006,(3):28-29
在中国“八景”之多,几乎遍布九州。倘如你从北京出发往南旅游,什么“燕京八景”、“太原八景”;“关中八景”、“洛阳八景”、“潇湘八景”、“羊城八景”等等,等等,不可胜数。这还是又八景,小一点的更多。以安徽省为例有“古庐州.八景”(合肥县)、“凤台八景”、“芜湖八景”,“铜陵八景”。“龙舒八景”(舒城县)、“岳西八景”等。这些是可从新出版的《中国名胜词典》中找到其景点的。其实。正如《洞庭湖志》所说的“各郡县均有八景,处处皆然”,以至“十室之邑,三里之城,五亩之园以及琳宫梵字,靡不有八景(诗)”(《寄园寄所寄录》)。  相似文献   

13.
周巧莉 《寻根》2024,(1):128-133
<正>一四川荣县(宋时称南荣)旭阳镇王序塘村有“义门王氏”的家族墓地,其中陆续发现了王梦易墓表、王商彦墓碑等。另外,在一些宋人文集和明清地方志中也收录有与其有关的墓志铭。“义门王氏”为宋代四川地区一个重要家族,王梦易及其子王庠、王序在当时颇有名望,与苏轼等有交往。王梦易长期在四川地方任职,在地方治理上颇有作为,“义门王氏”在南荣地方治理中也颇有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王泉根 《寻根》2012,(4):121-124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名字或是一字名(单名),或是二字名(双名),从未见过三字名,洪天贵福可说是一个创举。“洪天贵福”就是太平天国的幼王、天王洪秀全的长子。洪秀全夺取了半个天下,在天京(今南京)登基称王之后,在其长子“天贵”的名字后添加了一个“福”字,成为洪天贵福。  相似文献   

15.
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专家王晓秋指出,王治本是“近代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浙江日本研究专家王宝平认为,王治本“是一位不可忘却的人物”。 王治本(18361908),宁波北郊慈城古镇人,原名王成仁。改名治本,号漆园。  相似文献   

16.
自由的象征:对阮籍长啸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子烨 《寻根》2009,(2):9-18
往岁读王摩诘的绝句《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以为啸可能是幽人逸士兴致勃发之际的狂呼大叫。及读岳武穆((满江红》词:“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又以为啸无非是抒发英雄豪气的长叹之声。近年稍窥中古之学,于啸之问题方略有解会,始知畴昔所想乃谬误之极。所谓啸,乃是古人的一种特殊的声乐艺术,而在中古士林尤为风行。它与彼时之文人生活契合无间,犹如丹葩之耀于芳林,白云之衬于青天,别有风致。  相似文献   

17.
自古以来 ,关于女性美的描写 ,在文学作品中层出不穷 ,而关于男性美的记述却为数寥寥。至魏晋时期 ,风气骤变。我们翻检《世说新语》和《晋书》等史籍 ,就会发现许多关于士族名士相貌的记载 ,被鲁迅称之为“名士教科书”的《世说新语》中关于仪表美的篇目比比皆是。而且还专门列有《容止》一篇 ,把它与孔门四科的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并列 ,可见时人对人物容貌的重视。魏晋时期 ,人们重人物仪容之美 ,几乎涉及人之形貌的全部。关于身材 ,如嵇康“身长七尺八寸 ,风姿特秀”(《世说新语·容止》 ,以下所引该篇皆不加注 )。有人称赞其子嵇绍…  相似文献   

18.
肖学周 《寻根》2003,(1):98-103
缘起:竹林之变存亡从变化,日月有浮沉。(《咏怀》之二十二)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世说新语·任诞》)王冲为尚书令,著公服,乘轺车,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吾昔与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饮于此垆。竹林之游,亦预其末。自嵇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时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世说新语·伤逝》)造成竹林之变的原因是作为七贤之首的“嵇生夭,阮公亡”。景元三年(262年),…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小说的演进(续二)陈平原逸事与志怪“逸事”的产生,照刘知几的说法,乃是因“国史之任,记事记言,视听不该,必有遗逸,于是好奇之士,补其所亡”。这种初衷本为“补正史之阙”的“逸事”,既可能“求诸异说,为益实多”,也可能“真伪不别,是非相乱”。作为史...  相似文献   

20.
学人寄语     
余英时 《中国文化》2014,(2):F0002-F0002
儒家的轴心突破 孔子和周公不同,在重建“礼”治秩序的努力中,他不乞灵於集体的“天命”,而诉诸所有个体的“仁心”,上自王、侯,下至士、庶,无所不包。他一生“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史记.孔子世家》),而“诲人”又出之以“有教无类”的方式,也同样是为了激发和培育个人的“仁”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