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竞技传播的启蒙力量——1977-1989的体育文化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7-1989年间,中国的竞技体育与其他的文化形态一致,呈现了共同繁荣的局面.电视时代的到来,迫使竞技体育参与了争夺电视传播空间的竞赛.新时期前期的电视体育主要以象征性的重大传播事件为核心,其中包括1981年的女排事件以及1984年的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事件.重大的体育传播事件完全超越了体育本身能量,而成为国家仪式和国家形象至高隐喻的核心.1980年代早期的武打电影,沟通了体育和影视类艺术的特殊关系.武侠影视的兴起,使得中国武术凭借其独特的文化传播力量,共同参与了中国的文化启蒙运动.  相似文献   

2.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社会需要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中国竞技体育繁荣发展背后的社会驱动因素分析,将有利于我们深刻地理解竞技体育蕴含的体育文化内涵;有利于我们更好地通过竞技体育的国际交往的双向交流窗口,担负起吸纳世界的先进文化,并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精华的责任:有利于发挥竞技体育的功能。为推动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本文试图从社会各时期对竞技体育的需要及对竞技体育发展的推动作用等方面入手,去解读中国体育何以能吸纳以西方体育文化为主要内核的竞技体育,并着力推动其在我国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体育与科学》2018,(2):36-40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电视媒介的兴起,对奥运影像传播的研究多集中于大众传播领域。除了电视媒介之外,奥林匹克文化教育和全球电影节体系也是重要的传播载体。本文将聚焦于国际体育电影电视联盟及其主办的米兰国际体育电影电视节,通过采访联盟主席弗兰克·阿斯卡尼先生,全面介绍国际体育电影电视联盟、联盟与中国体育机构的关系、奥林匹克影像历史演变以及未来发展等三个方面,探讨如何与全球奥林匹克运动结合在一起进行影像传播,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其教育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电视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抽样调查法,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电视传播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在西方体育文化全球化浪潮中,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整体发展和传承面临危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退缩闭守,与其传播中的电视缺位不无关系。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电视相合的特性进行梳理,提出应加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电视营销,中国电视体育传媒界应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进行"议程设置",建立公共体育栏目、频道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思维法,分析了话语权和竞技体育话语权的内涵及其因素,认为:(1)话语权体现了国家的软实力,主要受经济、国际地位、事业发展等影响,是个现实而紧迫的要求;(2)竞技体育话语权表现形式多种多样;(3)提升竞技体育话语权方法包括向世界传播中国体育文化和价值观念、积极参与体育国际事务、提升自身竞技体育实力、解决语言障碍,提高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6.
《体育与科学》2017,(4):9-19
现代竞技体育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它的影响力不仅仅是竞技实力,更重要的是以竞技形式赋予了人类健康、力量、公平公正等价值体系和可共享的文化。英法德体育文化对世界竞技体育产生的影响,除了对世界竞技体育发展的贡献,还将一种普世性的价值渗透到现代竞技体育的形成和发展之中,使它成为全世界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的群体所能接受和认可的形式,影响力是以一种"他人乐于接受"的方式所实现的。因而对世界竞技体育发展的贡献,是中国竞技体育未来发展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对西部竞技体育滞后因素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民族文化的角度,以民族文化的四个层面:物质、组织、指导、情绪为出发点,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对西部竞技体育滞后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着重分析了西部地区特有的民族文化对竞技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以期发现西部地区与东部竞技体育发达省份存在显著的差异,谋求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最佳途径,并为今后西部地区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我国电视体育广告及其传播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中国竞技体育和电视媒介的结合,极大地促进了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其中,电视体育广告是电视体育市场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电视体育广告不但可以为企业带来高额利润,还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因此,它是业内人士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与问卷调查法的形式在阐述我国电视体育广告及其产品类别的基础上,对我国电视体育广告的传播效果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色彩斑斓的文化园地里,竞技是最为瑰丽耀眼的花朵之一,然而竞技体育是非生产性的,其本质是游戏,其最终目的是增强人们体质。因此根据世界竞技体育发展趋势,文章在竞技体育软化的时代背景、体育文化对竞技体育软化的影响方面,论述了当今社会竞技体育软化势在必行,进而为实现竞技体育软化而提出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国际竞技体育发展的趋势。主要结论:国际竞技体育人才流动更加频繁,流动的方向性日趋清晰;国际体育资本的规模逐渐增大,流动性增强;世界整体竞技水平不断提升,实力向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新技术成为推动赛事传播向纵深发展的催化剂;竞技体育全球化推动举办国和举办城市的国际化发展;政府干预竞技体育的程度日渐增强。建议:我国重塑竞技体育价值观,实现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均衡发展;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训练理论,加强体育科研;大力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促进世界竞技体育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体育电影是展示体育文化、体育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的重要平台,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对中美体育电影的主题叙事进行比较,认为:我国的体育电影与美国相比无论是在发展的历史、拍摄的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着明显差距;我国的体育电影的叙事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在主题叙事上倾向于国家和集体主义层面的励志教育,故事情节呈现程序化特征;以竞技题材为主并逐步走向商业化。美国体育电影的主题叙事构建了国家、种族融合与胜利主义相结合的叙事途径;崇尚肌肉文化和个人英雄主义;重视对文化资本的挖掘、宣传和表达。中美体育电影的主题叙事存在着国家主义与个人英雄主义、主题叙事的理解程度、文化资本的运用与宣传意识上的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中国女子竞技体育的发展进行回顾.主要结论:中国女子竞技体育始于近代.发展于新中国成立后,繁荣于改革开放后;中国女子竞技体育的崛起得益于举国体制、传统文化的积淀和世界女子竞技体育的兴起等.  相似文献   

13.
竞技+传媒+观众+商业运作--体育电视文化产业漫谈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20世纪后半叶,电子技术的突然兴起,降临了电视时代。一种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至深的文化——电视文化应运而生。当电视文化与竞技体育碰撞时迸发出了剧烈的火花,融合成一款新兴的文化形态——体育电视文化。而支撑着这种文化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竞技体育的文化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是一种文化,而竞技体育则是体育文化的精髓。竞技体育人才要想超越人的本能的羁绊,攀登世界竞技体育的高峰,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上必须变革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意志修炼方式,优化人格,完善性格,丰满个性,才能进一步增强竞技体育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5.
竞技体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独特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缪佳 《体育科研》2012,33(1):11-15
以竞技体育为形式的古代奥运会独具了人文气息和教育理念,促进奥运会复兴与传承。竞技体育的永恒价值是教育、文化、精神、引领大众体育和转换社会风险,由此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因而,竞技体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有着独特的作用。通过探究竞技体育的自身特点和见证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及竞技体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从发展和完善中国竞技体育的文化层面着手,探析中国竞技体育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让竞技体育独特作用伴随着中国建设强大祖国的核心目标,从形式、内容到思想体系上合着中国前进的脚步,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对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中国竞技体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民族文化的发展起到主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必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因此,必须重新审视中国竞技体育文化建设。本文通过对中国竞技体育发展背景和其文化学内涵、内容的剖析,阐述了新时期文化建设对竞技体育的影响。并指出完善竞技体育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和时代文化特征等是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这对我们进一步弘扬体育文化和促进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试论我国电视体育节目分类及舆论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新闻节目、体育专题节目和赛事直播构成了电视体育节目的三驾马车.中国体育报道中存在着以竞技报道为主、以胜负论英雄、过分追求"杀"、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化等现象,在体育节目越来越兴盛的当下,强化电视体育报道的舆论引导功能不言而喻.通过对电视体育新闻节目、体育专题节目、体育赛事直播节目的规律研究,并根据它们传播的特点进行舆论引导功能的研究,将对实现电视体育节目舆论引导功能、促进体育电视节目发展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2010年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前,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的竞技体育发展关键时期,而指导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奥运争光计划”却将随着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结束而告一段落。面向21世纪的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能否在激烈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尽快研究和制定面向21世纪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与发展对策,将直接关系到我国体育事业总体发展宏伟目标的实现。一、研究和制定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竞技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产生和发展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影响。研究和制定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也必须广视角、多层面地考察和研究新时期中…  相似文献   

19.
竞技体育软实力以反映竞技体育水平的硬实力为基础,竞技体育水平越高,软实力的体现越重要.竞技体育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包括竞技体育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竞技体育所包含的道德观念、竞技体育的制度安排和竞技体育的影响力.竞技体育的软实力通过训练与培养体制和方式等制度层面、竞赛过程和运动行为等操作层面、竞赛结果评判等价值层面、运动主体的形象树立和文化传播等文化层面体现出来.竞技体育是世界范围内最直接、最通用、最易为人所接受的语言,具有公开、即时、外显等特点.竞技体育体的过程和结果反映了国家的社会制度、发展模式、价值观念,国民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道德品质以及民族的文化传统,这就使得竞技体育的软实力具有综合反映国家软实力的功能.必须站在文化的高度完整地理解体育的内涵,竞技体育,只有当其"物化"、"人化"与"灵化"有机统一时,才是完美的.  相似文献   

20.
应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阐述了竞技体育在中国和世界发展失衡的具体表现,指出包容性发展理念缺失是其主因。研究认为,包容性理念下中国竞技体育优势对外合作输出,不仅可以改变世界和中国竞技体育发展严重失衡的格局,树立中国竞技体育强国形象,稳固优势项目在奥运会项目中的存在,而且对中国竞技体育体制的改革、人才培养、管理模式的更新、科学优化资源配给等方面都将起到积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