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戳脚翻子拳     
戳脚翻子拳,传统拳种。系戳脚与翻子融合发展而成。戳脚原名“九翻鸳鸯脚”,简称“九枝子”,又叫“趟子腿”。原有九趟(套),后来以此为母,又创“文趟子”九套,原来的九趟即改名为“武趟子”。所以戳脚又有,文、武之分。  相似文献   

2.
戳脚翻子是以九趟“戳脚”为创始。名日“九枝子、九翻子”。枝以生根,枝繁叶茂,是指历代戳脚翻子名师的潜心研究和发展。戳脚翻子历代名师,云游四海,到处为家,在武林中不断发展自己,为中国的武术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故此,戳脚翻子被誉为“云游派”。  相似文献   

3.
戳脚风格特点是,手脚并重突出腿法,动作舒展,架势较大,攻防方法明显,硬攻直进,快速勇猛,放长击远。要求腿脚练得像手臂一样灵活多变.运用自如。在技击攻防时要求手领脚出,手到脚到,手防上脚踢下,手脚并重,上下配合。戳脚谚语讲:“手是两扇门,全凭脚踢人”、“手出脚不动,打人不能胜;脚踢手不出,打人必负输”、“拳打三分不易,脚踢七分不难”。  相似文献   

4.
戳脚翻子该拳注重腰腿的基本功法。脚者,身体之基地,脚站稳则身稳。拳谚讲:眼有监察之精,手有拨转之能,脚有行程之力。脚前进身随之,脚后退身亦随之.脚里进身斜之,脚外进身伏之,脚踢手领,手为先锋,脚为主帅,拳打六路,脚踢八方。脚踢对方莫容情,全凭手领门户清,拳打三分不易,脚踢七分不难,脚之疾更比手之疾也。  相似文献   

5.
第一代:赵洛灿(字灿益)。 第二代:刘攀贵、刘观澜、刘贵馨、段络绪、魏昌义、魏洛芳、五洛梓等。 第三代:刘振江、王占鳖、张景天、赵振基、魏赞奎、王洛苍、王勇、于印同、李效先、徐凤造、徐兆熊、郭洛溪、李洛甫、严文平、刘松林、李文林等。 第四代:魏希贤、王云鹏、肖春荣、魏跃先、吴振堂、吴斌楼、张勤增、张云骥、刘仁义、于金泉、彭法年、孙汝南、曹振海、魏连会、张永和、刘景山、刘树田、刘景才、闫长会、李金铎、张会中、张树田、张会来等。第五代:魏树九、王德鑫 魏宗汉、刘化峰、张双龙、李志祥、邓复兴、吴泽田、李…  相似文献   

6.
张洪国 《武当》2010,(3):38-40
戳脚的核心要义为,“手为先锋,脚为主帅”。其手法和腿法在戳脚拳中的地位是,“脚踢七分,手打三分:脚之疾更当疾于手之疾也”。这一要义使得戳脚有了“手脚并重,突出用腿”的风格特点,也使得戳脚广为流传,被武林中人誉为“北腿之杰”。  相似文献   

7.
<正> 翻子拳技术特点及其训练1 翻子拳风格与特点翻子拳也称“八闪翻”“翻拳”是我国武术历史较为悠久的拳种。明代杰出军事家戚继光《纪效新书》中曾“八闪翻、十二短、此亦善之善者也”的论述。兴于明代自成体系独具一格,目前盛行全国各地。主要以河北、东北、甘肃、陕西等为主要代表。翻子拳的套路内容丰富,短小精悍,  相似文献   

8.
鹰爪翻子拳又称"鹰爪拳、鹰手拳法",是中华武术优秀名拳"八闪翻"繁衍出的新拳种,此拳经过两三代人悉心研究、充实、试验发展而成。它是以翻子拳的技法为基础,吸收少林拳术、岳氏散手的擒拿技法,鹰爪功法的刁、抓、擒、拿的手型,融合发展成为一个具有"鹰手"手法特点的翻子新拳种。  相似文献   

9.
武兵 《武当》2001,(2):39-40
左腿向右脚后插步,右勾手变掌以腕为轴外缠绕一周变拳,回收腰间,同时左掌向前推出,掌指朝上,目观前方(图47)。  相似文献   

10.
武兵 《武当》2001,(1):32-33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与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有关戳脚起源与传承的相关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得出目前关于戳脚源流传承的问题尚未获得较为统一的说法,需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考证力度,为戳脚能够申请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一员打好基础,从而促进其更快、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1994—2008年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64种体育类中文期刊中关于拳击运动的文献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论文数量、内容、作者、期刊类型以及主要科研成果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尽管中国近15年来拳击论文发表数量呈稳步上升的发展趋势,但论文的数量少、质量不高;高校教师和拳击教练是主要作者群,核心作者群仍处于形成阶段;拳击科研内容的研究存在不均衡现象。  相似文献   

13.
女子拳击运动是一项对抗性极强的运动。为了保护女子运动员的身心健康,根据女子生理特征和拳击运动项 目的特点,对所选材料进行力学测试,经过对女子拳击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的调查后,设计研制出女子拳击护具,现已被 全国比赛采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菏泽地区洪拳的历史渊源、基本内容、风格特点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研究认为:洪拳在菏泽地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传承历史,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困扰,洪拳的发展呈萎缩态势,对洪拳的挖掘与保护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防守反击战术的运用现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散打总体战术中,防守反击战术成功率要高于主动进攻战术,摔法成功率最高,是最有效的得分手段.通过分析不同级别运动员对防守反击战术的运用情况,可以看出小级别力量不够,大级别身体比较笨拙,动作不够协调,中级别不论从身体协调还是力量速度方面都是非常优秀的,所以中级别在防守反击战术中成功率是最高的.  相似文献   

16.
从太极拳角度来研究关节位置感,一方面在于寻找形成新技能的"关键性线索";另一方面在于探索传统技术的科学性.用关节位置感测定方法对不同水平练习者进行了感觉测量和分析.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在运动过程中太极拳选手动作的准确性、稳定性强于一般练习者.  相似文献   

17.
我是泰拳     
泰文中的“泰”字,最通用的广义有两种:一是指泰族或泰人,泰拳就是“泰族的独有拳术”;二是指自由——“泰”有和平及自由之意,泰国又有自由国之称。泰拳因此可以称作“自由拳术”。  相似文献   

18.
数百年间的传承、分流,字门流派把传统易学、丹术、导引、吐纳、中医、诸子百家等哲学理论,用于拳式、拳理、桩功和实战技击中。寻根溯源,字门流派的创立因该得益于道教丹术与少林拳学的有机结合。张三丰是在精于少林拳的基础上,复从而翻之创立字门内家拳技,作为武当道教丹士张三丰创立的武学,则必然充分吸收了道教的哲学思想与哲学理论,这使得字门拳无论从抽象的理论层面,还是具体的技击层面都具有明显的道家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9.
有意识、有目的地把想象训练法的理论与方法运用于太极拳教学中,这是符合教学的巩固性和实践实效性原则以及现代自控式教学原则的。实验结果表明:它能有效地改进和提高套路技术动作、加深动作记忆,其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教学前后采用卡特尔16PF对高职体育院校选修散打的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学习散打后学生的敏感性、独立性、恃强性、乐群性、稳定性以及自律性均呈高分特征,较学习前有显著性差异。主要从散打教学环境、教学心理学因素以及武德教育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说明了散打教学能健全学生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