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些年,新闻界有许多新同志成长进步很快,真可谓新人辈出,一茬一茬顶了上来,我们这些当年的新同志不知不觉变成了老家伙。老,有时代表着成熟,也同时意味着凋谢,这是自然法则。清人龚自珍有句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里谈几句当编辑的感言,也算是获得第三届韬奋新闻奖后想说的一点话吧。  相似文献   

2.
人们都说政委程庆同是个“人才迷”,任某要塞区政委7年间,善于发现、选拔和使用人才,硬是将一个新闻报道处于“低谷”的单位,变为军区的先进单位。诚心留住人才。程庆同上任伊始,部队新闻报道工作正是人才青黄不接的时期,老一茬报道骨干调走,新一茬又不能独挡一面。人才  相似文献   

3.
在今天,再也没有比文学选题的图书更难做的图书的了。当然,文学选题图书出版的如此窘境,并未遏止大做文学之梦的人继续乌泱乌泱——尽管明知道这是千军万马一根筋地过独木桥,可照旧难抑激情。 当然,尽管市场偏转,尽管现在几乎每一种文学书籍的出版都更像是一场赌博,尽管一家出版机构在出版每个文学选题的时候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但鉴于文学青年一茬又一茬不断繁衍,天然便已形成了一个不可小视的庞大文学阅读人群,因此,文学选题图书的出版不可“停业”——这样,矛盾生成——不可以不出,而出又全成了“风险投资”,怎么办呢?我…  相似文献   

4.
短短一年里,你会发现身边很多人用起了“山寨”手机,电视里出现了“山寨”电视剧,小剧场里开始演出“山寨”话剧,一个个外形相似的“山寨”明星也纷纷出演各类广告,更有老孟在网上要举办“山寨”春节联欢晚会,叫板央视春晚。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媒科技》2009,(11):41-42
首先,当今媒介融合已经从“创新尝试”转到“应急选择”。 人们看到的是平面媒体遇到的一些困难,但更应该看到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同样遭受挑战。在新媒体、老媒体之间并不因传播介质划分新老,而是以理念、心态、手段以及对于媒介前景和措施的选择而区分。  相似文献   

6.
书业内外     
“专”聚钱财之“著” “经”常误人之“典” 《文汇读书周报》在“读者眼中的书业怪现象”专栏发表读者凯元一文,指出一茬接一茬的受功利驱使的浮躁的“文化人”,“编著”了和正在“编著”着一批又一批“无错不成书”的“专著”和“经典”,实为当今书业怪象之一。 “文化人”包括:由“指导”某条战线的各级官员组成的“研究室”;由过把瘾就死的痞子文人以“聊天”形  相似文献   

7.
岁月变迁,一茬一茬的茶披着它们的或简或繁的外衣,也披着一个个文化符号,向我们演示着普洱茶发展的历史脉络。那些古老的包装有的时候成了人们辨定一款老茶的重要依据之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老子姓“李”,叫李耳,外字聃(外字如同外号,诨名)。何以又叫做“老子”呢?有些学者认为,古代早先只有“老”姓,而无“李”姓。“古韵“”老”属幽部“,李”属之部,二部音近,古或不分。“老‘李’一声之转,老子原姓‘老’,后以音同变为‘李’”。①但《史记》明说老子姓“李”,如果司马迁的记载并没有错的话,那么我们认为,可能是因为李耳长寿,②外字“聃”,所以人们称他为“李聃”。“老”是寿老之称,不是姓氏之称;出于崇敬,后来又在“李聃”称呼的基础上称其外字,而缀以“子”这一尊美之词,所以便有了“老子”之称。老子,字伯阳,楚国苦县(今…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去年初冬走了范敬宜,今岁初秋又走了马达——这是一位比范敬宜更老的老报人.当范敬宜摘掉“右派”的帽子重回辽宁日报当记者的时候,马达受命出任“重灾”之后文汇报的党委书记兼总编辑.新时期的文汇报是从马达开始的.  相似文献   

10.
近来,常常听到“写评论难”的议论,特别认为报纸上经常宣传的老问题,写起来就更难,因为既找不到新论点,又找不到新词藻,颇有“意尽词穷”之势。写评论本来不易,写老问题的评论当然更不易。不过,是不是就难到了“意尽词穷”的地步呢?并不! 干部参加劳动应该是报纸宣传的一个老问题了吧!人民日报从去年到现在,关于这个问题写了大小  相似文献   

11.
《“老报童”罗伊去世了》是一篇典型的西方人物讣闻报道。记者用简洁生动的文笔勾勒出一个生前生活艰辛、倔强认真的老报童形象。读完这篇文章,“这一个”而不是“这一类”老报童罗伊的形象深深的刻在我们的脑海里。这种写法打破了我们对讣闻报道的传统认识.为我们写讣闻报道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写作方面。《“老报童”罗伊去世了》有以下四点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今传媒》1995,(4)
警钟·良药·号角──读《西安晚报》“外向型城市·西安人”征文文/董治顺《西安晚报》的副刊,名叫“曲江”.办的很有些年代了,读者印象颇佳,常有一种“美文不胜读”的感觉。各种各样的征文,大赛,更是调动了一拨拔一茬茬不甘寂寞的“笔杆子”的积极性创造性,把个...  相似文献   

13.
苦在其中乐在其中──法制日报评论部记事杨悦新法制日报社评论部的政论栏目“法制论坛”被评为第二届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名专栏后,有人说,这是老栏目重放异彩,可在我们自己看来,说这是评论部几茬人努力的积淀更为贴切。记得人民日报评论部的一位评论员说过,当评论员要...  相似文献   

14.
话说老朱     
老朱并不老,四十来岁,五十不到。但说起他来,人们总是一口一个“老朱”,特别亲切。也许,这个“老”字多少与他的资历有关,确实,从江苏人民广播电台1978年在南京栖霞山上建调频台(广播电视两用)开始就参加建台工程,而至今仍留在山上的“元老”,只剩老朱一个人了。或许,这个“老”还与老朱给人的老实、踏实、吃苦、肯干等等“老黄牛”式的感觉相吻合。不管怎么说,这些确实是老  相似文献   

15.
高俊  刘明义 《档案天地》2006,(2):45-45,30
在隆化县有一位被称作“老档案”的退休干部陈卫东.人虽然退休多年.但仍热心于档案工作。隆化县公安局档案管理能够达到全省公安系统先进水平.不仅凝聚着公安干警的辛勤和汗水.而且更体现出这位编外“老档案”的酸甜苦辣和无私奉献的执着精神。  相似文献   

16.
8月15日,记者约好在三联书店二楼咖啡厅采访沈昌文先生,没想到巧遇丁聪夫妇。丁聪先生是在老伴的陪伴下到编辑部拿稿的。很难想象,一位年届九旬、重病缠身的老画家,现在还在给一本杂志画版式。32开配一副图的封面,简洁的版式,还有每期必有的一两副漫画,读书的标准像25年不变,就是因为有了这“从一而终”的丁聪。为读书作画是丁聪生活里一桩顶顶重要的事。他盯稿子盯得很紧,稿若没按时来,就急得亲自到编辑部去取。这位抗战时就开始漫画创作、并曾在香港创办《良友》杂志的老画家说,他真的“欢喜这份工作”。不变的丁聪经历了《读书》的好几茬…  相似文献   

17.
细心的听众发现,有15年历史的老店铺《六百秒述评》最近悄悄换上了新“店招”: “自由的思想, 独立的人格。 更清晰的思考, 所以,有更美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有位老新闻记者说:“记者下去带的是耳朵,而不是嘴巴,更不是口袋。”细细揣摸这位老同志话中的含义,受益匪浅。“带耳朵”,指多听、多记、多思。即对被采访者介绍的新情况,新经验“洗耳恭听”,多记下第一手材料,经“思”筛的过滤,据实写出新闻。  相似文献   

19.
“老典型”一般都名声响,他们身上的新闻资源早已经被人开发过了,即使去采访,也不容易再有突破。加之有些“老典型”是时代的产物,时过境迁,已经不再具有典型作用了。因此,记者往往将“老典型”视为新闻资源的“贫矿”而忽略。其实,只要选好独特的视角,“老典型”身上仍然是新闻的富矿,  相似文献   

20.
从空中楼阁走向柴米油盐.这群理想主义者们发现,一切都和想象不一样。他们是加入国家“西部计划”的大学生志愿者。他们决心来到基层大展拳脚.却发现自己成了“打杂的”;他们拿出自己的补贴想搞助学.却惹人非议:他们想凭借优惠政策保障就业.却不知道政策还悬在半空中。七月似火。金灿灿的玉米收割了一茬又一茬.志愿者们服务期即将结束.他们的感觉却是“被撂了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