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入新时代,全民健身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受关系型社会特征的影响,非正式结构体育组织已逐渐成为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选择,为人们提供了社会参与的平台,非正式结构体育组织广泛的社会参与构成了基层社会治理的自治基础,对非正式结构体育组织成员人际关系与社会参与关系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非正式结构体育组织中人际关系与社会参与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参与非正式体育组织活动的频率会影响非正式结构体育组织中的人际关系与社会参与水平;且非正式体育组织结构中人际关系与社会参与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关系模型为社会参与=11.685+0.035*人际关系;人际关系越好社会参与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念依据—终身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以终身教育思想的产生,构成等为对象,论述了终身教育理念的出现是“教育自我超越”的产物,以其为依据而形成的终身教育体系包含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三大类型,并在此基础上,笔提出了这三大类型教育在新世纪改革与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非正式群体存在于正式的班集体中,构成班集体的二元结构。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必然性,使得对非正式群体的管理成为班集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将就非正式群体的形成,特点,分类进行研讨,并对非正式群体的消极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有关消除非正式群体不良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班级中出现非正式群体,并不是一种偶然现象,班级建设中不能忽视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应分析非正式群体的类型、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和教育。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非正式组织日益影响着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单一的组织内部的活动,已经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心理需要,非组织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并对组织活动给予越来越大的影响。管理者面临着形形色色的非正式组织,对其加强管理已经变得非常必要和迫切,这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是从这一社会现实出发对非正式组织的特点、产生的具体原因、非正式组织的优缺点进行理论上的阐述和概括,并进而提出和探讨了面对非正式组织,管理者应采取怎样措施,以期使之与组织目标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以及大学校园宿舍化管理的实行,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在高校的出现成为必然趋势,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具有结构松散、凝聚力强及排外性等特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也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特征及其管理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学生一直都是备受社会关注的群体。在大谈人才战略的今天,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更是全民包括学生、家长、学校以及社会的殷切期望。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结构的全面转型,大学生的行为取向发生了新变化,而集群性是其最基本的特点。通过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特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对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终身教育思想的产生、构成等为对象 ,论述了终身教育理念的出现是“教育自我超越”的产物 ,以其为依据而形成的终身教育体系包含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三大类型 ,并在此基础上 ,笔者提出了这三大类型教育在新世纪改革与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网络虚拟环境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而出现,其群体结构和群体特征以及影响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应当引起重视并加以探讨和研究。加强对网络虚拟环境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与引导,有助于提高学生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学校管理中,不管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还是学校管理部门,对班级正式组织的管理与研究都是十二分的重视。如对班主任、班级设计、班级机构等正式组织的研究.成果不少,但对非正式组织的关注明显不够,笔者即以此为切入点,对非正式组织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分析,特别是对班级管理有较大反作用力的“反班级”型非正式组织进行了解剖,着重分析“反班级”型非正式组织的类型、结构特点、形成原因、及其转化的教育策略等,突出“反班级”型非正式组织在整个班级建设、学校管理中的非一般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村庄权威认同一直以来都是农村政治不能忽略的因素。改革开放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以及村民自治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基础的设立,农村社会结构变得越来越原子化,在这样的制度背景和社会结构中,派系这一新的农村非正式组织开始在村庄中出现,村庄的派系化使得村庄权威认同呈现出了碎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非正式群体存在于正式的班集体中 ,构成班集体的二元结构。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必然性 ,使得对非正式群体的管理成为班集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就非正式群体的形成、特点、分类进行研讨 ,并对非正式群体的消极影响进行分析 ,提出有关消除非正式群体不良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小康社会是中华明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在原有的社会生活的三大领域(经济、政治、化)之间,将会出现一个公共领域。公共领域的出现,将改变中国传统社会权力“私密化”的格局,在促进政治明建设的同时,实现整个社会生活的重新整合。而社会生活的这一变化,又为中国共产党实现执政思维转型,进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科研中的非正式信息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科研中的信息交流入手,分析了信息交流中非正式信息交流的现象,对非正式信息交流的组织结构、成员组成及相互关系、交流的特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为了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深入地研究了网络非正式学习在其中的作用以及应用的途径。分析了基于网络非正式学习的基本内涵和特点;研究了网络非正式学习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作用;归纳了网络非正式学习下教师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最后,讨论了网络非正式学习下教师教学能力提高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生活中社会成员都处在各种群体中。正确分析认识各种非正式群体的类型,掌握其特点,了解其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及其产生的原因,加以区别对待,利用非正式群体做好学校工作。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对非正式群体的管理湖南刘振湘,唐晓玲班级非正式群体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这是一种由地缘、观点、兴趣、爱好、文化背景、社会地位等一致或相似,以情感为纽带而自然形成的小群体。它具有班级正式组织所没有的优势和特点,正确引导,就能成为班级工作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转型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思维特点都不断发生着改变,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类型繁多,影响力,号召力,作用力不断扩大.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现状、特点,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找出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这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县域内教师流动整体上呈现出以"逃离"农村为特征的"单向上位流动"格局.通过对已有的教师流动归因研究进行整合分析,得到了引发乡村教师"逃离"的"三纵两横"分析框架:从纵向看,促进教师流动的原因可整合为教师个体、教育与学校系统、社会系统这三大从微观到宏观的系统性因素;同时,三大体系的要素又可横向划分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两大分析路径.其中,具有本土化意涵的非正式制度不仅对乡村教师"逃离"具有在地化的解释力,也是目前教师流动研究中的薄弱点,是未来可期突破的理论着眼点.基于"三纵两横"的分析框架,初步搭建出解析乡村教师"逃离"的非正式制度路径,锚定了深化这一分析路径的本土化思路,并从文化视角提出了进一步剖析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个具有自由主义传统的国家,英国近些年的劳资政策却在向合作主义转变,即向欧洲大陆模式趋近。究其原因,欧盟的相关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对其所产生的影响是一个重要方面。这一趋势表明,任何一个政党政府不得不关注社会结构中产生的大量中产阶级的利益诉求。我国社会正处于中产阶级成长阶段,因此,这对我国当下解决社会结构转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