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传媒》1999,(4)
看了许多学报,也读了多期《文史知识》杂志,最近不由得就此类期刊的编排生出一点感想来,姑妄言于此。虽然《文史知识》是以“深入浅出地介绍,评述祖国的传统文化”为己任的,与专门进行深奥的学术研讨的学报有本质的不同,但它的学术性在文史学界也是公认的;因为它比...  相似文献   

2.
为了纪念孔子诞生2550年,国际儒学联合会与《文史知识》编辑部在今年第九期推出纪念专号,并从1999年5月开始,共同发起并主办“传统文化和素质教育”有奖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3.
“雅”与“俗”“雅”与“俗”是一对矛盾,也是读者对象的大问题。大家总说要“雅俗共赏”,但怎样能做到雅俗共赏呢?“雅”是什么?“俗”又是什么?怎样处理好“雅”与“俗”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都很值得探讨。 (一) 《文史知识》创刊之前,社会上已经有不少有关文史的刊物了。我们要把《文史知识》办成什么样子?过“雅”,则深,阳春白雪固然高洁,然而“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不符合我们向广大读者宣传、介绍中华民族5000年灿烂文化的宗旨。过“俗”,发行面可能会大,经济效益会好,但不利于读者的提高。经过反复考虑,再三实践,我们决定把《文史知识》办成这样一种杂志,它介绍的是基本知识,但又是有学术水平、反映最新研究成果的基本知识。这  相似文献   

4.
《文史知识》2002年第8期第91页刊登了一篇题为《用错“家书”》的文章。该文开头云:“吴小如先生……是我的老师,我在北大时曾得亲炙受业的机会,成为他的入室弟子。”笔者以  相似文献   

5.
《今传媒》1997,(7)
《文史知识》:探赜索隐钩深致远文/高俊林窗户是内外沟通的渠道,是内涵向外袒露的洞口,也是外界探视内涵的门径。对于一份杂志来说,折射其思想宗旨、内在灵魂的“窗户”则是它里面所设置的各个专栏。我喜欢《文史知识》,尤喜欢其中的“文化史知识”专栏。正是通过这...  相似文献   

6.
《全国新书目》2011,(3):58-58
1、《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全套500册)《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吉林文史出版社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优秀传统文化,提  相似文献   

7.
文化上的超越曾庆瑞(语言文学部主任、教授):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是一个重要的电视文学现象,里边有一种刻骨铭心的文化反思。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出现了一次“文化热”,一大批文化寻根作品出现,用当代意识观照传统文化,企图重铸中华民族的灵魂。但当时的“寻根文学”却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一种心理情结——即留学生  相似文献   

8.
郝庆 《新闻与写作》2000,(12):18-18
我从事对外文化报道已人有几年的时间了,虽然成绩甚微,但也初步摸索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我觉得文艺报道中最有意义的是所谓“抓大鱼,”这也是我在这篇小文中要探讨的一种视角。我在对外文化报道方面写的一些稿件,不知可否称作“抓大鱼”,如《家庭文化在京悄然兴起》、《京城通俗电视剧走俏》、《京城广播真火爆》、《京城京味文学走红》、《京台文化交流日趋活跃》等。我想以这些稿件为例子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文化报道面很广,涉及多种领域,可报道的东西比较多,如各种演出,各种展览,各种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影视动向等。但我觉…  相似文献   

9.
针对近年来很多公众人物在公众场合由于缺乏文化通识而引起的尴尬,中国书籍出版社组织了一批学者、专家围绕“纠错”这一视角推出“文化纠错”系列丛书,赢得读者欢迎。本届书博会上,中国书籍出版社特邀该丛书第一本《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的作者郭灿金教授举行“纠错”讲座,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对“跳槽”、“佳人”等一些我们身边的文史知识进行了一次普及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国家教委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成立十周年了。《中国典籍与文化》要我写篇纪念文章。写什么呢?我算是委员会的委员兼人才培养组的成员,但自己培养研究生的体会已在1988年西安会议上汇报过了,近几年来别无新东西可说,面对创收和“下海”新潮更拿不出妙计良策。讲科研,我所主持的陕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在人员、实力上都不敢和北京、上海等地兄弟所相比。委员会的大项目“三全”“四全”等我更无勇气来挑,挑起来的中等项目《全唐诗文作者汇考》(初唐部分)和参与全译《二十四史》的工作则尚在进行之中。无已,还是把承乏《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常务编委所做的工作来点回忆,因为  相似文献   

11.
1995年2月26日,星期日,台北六福客栈。今天,台北《民生报)、《联合报》分别以“两岸怪才相见欢”和“四川鬼才碰上台湾怪才”的醒目标题,刊出了我与李敖会见的消息及合影照片。李敖:台湾著名学者,杂文家。精通文史,学贯中西,谈古论今,惊世骇俗,反传统,反封建,骂暴政,骂时弊,呼吁政治民主,鼓吹言论自由,道人之未道,成一家之言,其书屡遭查禁,其人两次入狱。他公开自称:“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中国人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口气之狂,史无前例,后世难再。我在大陆读过他的杂文选集《传统下的独白》、《独白下的传统》、《千秋功罪》,对此公心仪已久。这  相似文献   

12.
唐代的吕洞宾,成了道家的始祖;明初的沈万三,住进了后人筑造的沈厅;未曾结婚的林和靖,有了妻子和孩子;感佩清帝的金圣叹,成了大明的忠臣…… 上述文史知识差错均出自著名散文大家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中。类似这样的文史差错在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中竟有一百多处。《咬文嚼字》资深编委金文明先生,深感“石破天惊”,于是就有了这部书。  相似文献   

13.
《新闻前哨》2013,(2):6-6
《国家人文历史》的前身是《文史参考》杂志。秉持“真相、趣味、良知”的办刊理念,《文史参考》自2010年创刊以来,追求文化内涵,广受读者欢迎。杂志社中的《思想理论动态参阅》系列内刊、新媒体、图书出版等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正在形成一个有传播力的文化平台和有影响力的媒体品牌,  相似文献   

14.
台湾汉声英文版《回声》从1971年创刊,1978年改出中文版,现已出满100期。在没有官方的支持下,以“文化个体户”的形态,在古今与东西文化冲击的台湾默默耕耘。汉声的定位非常明晰,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中寻求平衡。从“小传统文化”下手,自民间工作开始,而民间的生命力生生不息。所以《回声》的每一期主题,都试图“小中见大”,深挖在常民土壤中根牢  相似文献   

15.
如何深入浅出地运用通俗流畅的语言、文采斐然的笔调,吸引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领略博大精深的历史知识?湖北人民出版社最近推出的“世界史话系列”为此进行了成功的尝试,令人耳目一新。 “世界史话系列”(10种)系“青少年文史库”第二辑,包括《世界城市史话》《世界艺术史话》《世界民族史话》《诺贝尔奖史话》《世界风俗史话》《世界探险史话》《世界兵器史话》《世界海战史话》《世界  相似文献   

16.
《中国艺术论丛书》获得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这无论是对我社还是对我个人都是一件重要的事。对社里来说,《丛书》的获奖意味着自1996年以来每年都有图书夺得国家级大奖的传统没有中断;对我而言,成功地策划出一套获国家级大奖的图书,当然非常荣幸,其间有很多东西值得总结,同时能以这样一种方式为我赖以生存并奉献了青春年华的山西教育出版社做出自己的贡献,心里也感到无限欣慰。一策划《丛书》的想法最初萌发于1997年。其时,我社确定了“以教材教辅读物为主体,以文史读物为重点,以艺术教育读物为特色”的图书结构目标,而…  相似文献   

17.
系统与零散刊物主编安排一期内容,何主何从,如何搭配,是要费些脑筋的。还是以《文史知识》为例。有的同志说:既然叫《文史知识》,就要系统介绍中华民族的文史知识,不能零散。有的同志说:杂志、杂志,自然要丰富多彩、朱紫杂陈。一本刊物,怎样算有系统?什么样子叫零散?怎样把系统与零散这对矛盾处理好?这是主编不能不经常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档案与文史     
我对松桃县档案馆的认识是从松桃文史开始的。1 991年 ,我从文化局创作室调县政协工作 ,负责征编《松桃文史资料》 ,至今 ,已主编或参与主编出版了《松桃文史资料》八至十二辑 ,约百万余字。其中走访查记的种种艰辛 ,使我充分认识了档案的重要性 ,也使我认识了松桃县档案馆。文史对材料的基本要求是“三亲” ,即“亲见、亲闻、亲历”。然而历史沧桑 ,岁月无敌 ,许多重要史实的见证者 ,随着年轮的转动而纷纷作古 ,他们所能留下的文化印记 ,只能是原始的文字、图像或声音的记录。于是 ,档案就充当了这一角色。记得刚到政协不久 ,就接受编写《…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师范大学古籍所成立于1981年12月,是由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国第一个古籍整理研究机构。该所成立后,明确以整理研究中国古代文史文献,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逐步建立一支专门的古籍整理研究队伍。1987年,该所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经与全国高校古委会研商,并经校领导正式讨论,确定了北京师大古籍所以元代文史古籍整理研究为重点的发展方向。1988年10月,该所的《国内所藏元人文集版本目录》,被批准列入古委会“七五”资助项目。1990年12月,该所的《全元文》,被批准列入古委会“八五” 重点资助项目。1992年5月,该项目被列入国家《中国古籍整理出版十年规划》和“八五”重点项目。目前《全元文》编纂工作,已进入出版阶段,第一至五册已完成初校。该所已建立成为一个元代文史资料的基地,并逐步形成元代文史研究基地之一。 该所也是全国培养古籍整理研究人材的基地之一,自1985年以来,古籍所共培养了中国古典文献学、历史文献学硕士生31人,培养访问学者、单科进修教师、助教进修班学员等共57人;接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主办中医药古籍整理研修班,为中医药古文献整理研究培养高级进修员63人;举办短期中国传统文化讲习班2期,学员64人。为配合教学正编写一套古籍整理基础教材,已完稿的有《中国文献学史》、《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文化书院院长、北京大学汤一介教授和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蔡景峰、余瀛鳌研究员分别作序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确是当代文史医学成功之作。全书内容广博,以医学为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