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华章》2007,(9)
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和应用,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  相似文献   

2.
祁存桂 《考试周刊》2008,(47):49-49
数学来源于生活,是一种文化,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教师必须对新课改数学教学进行思考,重新认识数学、感悟数学。  相似文献   

3.
孙琳 《时代教育》2007,(10Z):93-9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特别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能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4.
陈朝阳 《教育评论》2005,(2):113-114
体验和感悟,是人的智慧和品格发展的最重要形式之一。不通过感悟和体验,外界的东西再好,对主体来说也没有意义。《数学课标》强调数学与现实生话的联系,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况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真正体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的基本理念。由此,应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 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5.
雷振龙 《天津教育》2020,(32):179-180
世界是美丽的,生活是五彩缤纷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现实生活的美,欣赏生活的多彩,感悟数学无穷的魅力,逐步提高小学生数学的意识、敏捷的数学思想、敏锐的数学眼力,让学生从其内心深处喜欢上充满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这就要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观察生活,认知世界,督促学生感受生活中数学价值的存在,并学会从现实中寻找出数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学生终身发展最重要的基本素质之一,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落到实处,才能对这门学科有更深层次的体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挖掘生活中的物理情境,让物理贴近生活,让学生感悟到物理问题的存在,将抽象的物理知识、物理图像转为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一、创设生活情境,感悟物理1、通过身边的情境,引入新课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中学生责任意识较为欠缺的问题,我们着眼学生当前三年,为了学生今后三十年,从2004年开始狠抓学生的养成教育和责任教育,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悟责任,在亲身体验、讨论分享和团结协作中,不断强化责任意识,担负起他们应负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其中一点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回归生活,注重实践.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历史教学摆脱不了以教师为中心,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交流、合作和情感体验;注重对史实的死记硬背,忽视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的培养;注重历史知识复习巩固,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天性,使原本丰富多彩的历史课变得暗淡无光.  相似文献   

10.
郭秋 《天津教育》2022,(12):186-188
<正>生活是数学的一座宝库。如何让幼儿在生活中感悟数学的魅力?本文从如何引导幼儿观察生活现象,感受数学的兴趣;如何抓住生活契机,激发数学的兴趣;如何拓宽生活视角,激活幼儿思维三个层次展开了论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鼓励教师着力引导幼儿在生活与游戏中理解、感受实物间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与趣味性。建构主义认为儿童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基于儿童生活的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数学家华罗庚认为生活中的事物之间一定存在着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11.
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和应用,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数学与科学技术、人文科学、经济发展等都有着广泛的联系。“数学来源予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大千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而数学在现实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孙桂莲 《甘肃教育》2008,(14):44-44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是永远无法剥离的。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而数学课改中如何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呢?为此,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教育》2007,(18)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在数学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寻找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引导学生体会数学。  相似文献   

14.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往往与现实生活脱节,殊不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和应用,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数学是一个非常美的领域,这是因为数学的主要部分是由人类的心灵  相似文献   

15.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师应当重视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可见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和感悟数学知识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小学数学教师要为学生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在体验和感悟中学习数学,并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不断提升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
17.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过程。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依据学科特点,把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这一生活主体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所以,在教学中要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让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一门学科,而不是枯燥的数学游戏,学起来才有亲切感、真实感,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在生活的兴趣中提高学习数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数学来源于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将数学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学习实际相联系,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让他们从生动、具体的背景材料中去发现,去探索与之相关的数学问题。这不仅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还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寻找数学题材,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体会数学就在他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作用,体会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强调从学生已有和生活经验及其背景出发,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密切数学与生活的关系。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现实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学习数学的归宿。把数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让学生感到数学其实就是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数学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现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