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雷雨》和《茶馆》两剧的题材和风格特点均不相同 ,尤其是结构 ,前者运用的是锁闭式 ,后者运用的则是行云流水式 ,但两剧的事故结局都表现出必然的趋势 ,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2.
一《雷雨》和《日出》这两部作品有如下一些相同点: 其一,《雷雨》和《日出》的题材都是来自作家极为熟悉的生活。其二,《雷雨》和《日出》都是作家激情和深思交合、融汇、凝聚的结晶。其三,《雷雨》和《日出》都成功地塑造出了一批艺术典型。其四,《雷雨》和《日出》的戏剧冲突都非常尖锐,紧张,有撕肝裂肺的力量。其五,《雷雨》和《日出》的语言,都有口语化、个性化、动作化、诗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一、悲剧根源:女人是男人的附属品 安娜·卡列尼娜和周蘩漪是两个不幸的异国姐妹。一个出自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另一个出自中国作家曹禺的话剧《雷雨》。《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上、下两卷的巨著,而《雷雨》则是一部四幕话剧。它们都是以爱情为主线,叙说美丽动人女子的悲剧爱情故事。两部作品都深刻反映了各自所处的时代背景,对封建男性婚姻观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为争取妇女的爱情自由、平等摇旗呐喊。 安娜和蘩漪二人是貌美、感情丰富的年轻少妇。然而她们与丈夫结合却  相似文献   

4.
一、悲剧根源:女人是男人的附属品安娜·卡列尼娜和周蘩漪是两个不幸的异国姐妹。一个出自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另一个出自中国作家曹禹的话剧《雷雨》。《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上、下两卷的巨著,而《雷雨》则是一部四幕话剧。它们都是以爱情为主线,叙说美丽动人女子的悲剧爱情故事。两部作品都深刻反映了各自所处的时代背景,对封建男性婚姻观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为争取妇女的爱惜自由、平等摇旗呐喊。安娜和蘩漪二人是貌美、感情丰富的年轻少妇。然而她们与丈夫结合却从未体验到纯真、甜蜜的爱情,而是被囚禁在…  相似文献   

5.
《雷雨》和《法西斯细菌》结构艺术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戏剧结构是戏剧创作中的一大难关。毫无疑问,研究戏剧结构理论,思考、分析和总结戏剧结构形式的演变原因和规律,对当代剧作家的创作是有益的。我们想通过比较现代话剧史上的两位巨星泰斗的两部代表剧作的结构艺术,来思考、分析和总结戏剧结构形式演变的一些问题和规律。  相似文献   

6.
《雷雨》中的八个人物,真是人人富有个性,个个栩栩如生。试将八个人物分成四组,比较地来谈一下,看看他(她)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一,两个叛逆者——鲁大海与蘩漪 这里所谓的叛逆,是指对以周朴园为代表的,带有封建性资产阶级的统治而言的。在外,有其矿山工人代表——鲁大海,带头罢工,造了煤矿董事长——周朴园的反;在内,有周公馆年轻的主妇——周蘩漪,自觉  相似文献   

7.
中国话剧发展历史并不长,19世纪才从西方传入。经过一大批戏剧家的努力开发推动,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8.
所谓戏剧结构是指剧作家为了表现主题的需要而对剧中人物、环境、情节等的布局安排。中学语文教材第四册戏剧单元中的《雷雨》和《茶馆》分别节选自同名话剧第二幕。这两幕戏有其共同的特点,它们的戏剧冲突都集中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和空间。《雷雨》的戏在一个夏日午后的周公馆里展开,《茶馆》的戏则在一个夏日上午的裕泰茶馆内进行。但是这两幕戏在戏剧结构上的区别也是相当明显的。《雷雨》的戏剧结构是纵剖面式的。剧作家采用回  相似文献   

9.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版的话剧<雷雨>和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版的话剧<雷雨>两者在美的形式上存在着较大差异.本文将着重从美学中的形式美的角度来比较两个版本的话剧在形式上的差异和优劣.  相似文献   

10.
席勒的《兄弟阋墙》与曹禺的《雷雨》都深受古希腊悲剧的影响,在悲剧观念、结构安排、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存在诸多相似之处:都具有强烈的宿命色彩,遵循"三一律",采用"回顾穿插"结构模式,塑造了自私老成的卫道者与单纯冲动的少年形象。相比较,《雷雨》主题更具批判性,结构安排更巧妙,人物形象更丰满。究其原因,是因为作家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审美追求各异、接受的文化影响不同,因此,相同题材的作品带给了我们不一样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1.
《雷雨》这篇课文按一般讲读课的要求上完之后,我总觉得意有未尽,如对周朴园的性格的分析是否会过于简单,再如电视连续剧《雷雨》的播放,对原著是否产生了负面影响,都还值得思量。我在征求全体同学的意见之后,决定加一堂评价课。下面是这堂课的节录。  相似文献   

12.
(说明:《雷雨》这篇课文按一般讲读课的要求上完之后,我总觉得意尤未尽,如对周朴园的性格的分析是否会过于简单,再如电视连续剧《雷雨》的播放,对原著是否产生了负面影响。我在征求全体同学的意见之后,决定加一堂评价课。下面是这堂课的节录。 ) 教师出示讨论的材料。  材料一:电视剧中周朴园和鲁侍萍在周公馆见面以后,周朴园亲自到鲁家“忏悔”,温情脉脉。  材料二:改编者把原著中作为背景材料处理的周朴园为了发财而故意让江堤出险,淹死两千多小工的罪恶发家史搬到了前台,让剧情按时间流程发展。  材料三:原著中,四凤…  相似文献   

13.
一、整体把握 《雷雨》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一篇传统篇目,对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形象分析一直是教学的重点。教参附录了多篇解读《雷雨》的文章,有《作家本人谈《雷雨》》(原载《人民戏剧》1979年第3期),夏竹《曹禺与语文教师谈《雷雨》》,吴建波《伪善者周朴园》,刘艳、刘俊《曹禺剧作《雷雨》解读》等。  相似文献   

14.
要把《俄狄浦斯王》与《雷雨》这两部戏剧放在一起加以评述。一定会令人吃惊。因为前者是古希腊戏剧家索福克勒斯的作品,而后者,则是中国现代戏剧家曹禺的传世之作,二者在创作年代上相距遥远,反映的也是东西方两个不同国度的生活。但是,笔者在反复研究两部戏之后,发现这两部戏之间确实有干丝万缕的联系。再加上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又有着这样一种大家公认的说法,就是曹禺的创作深受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的影响。但是曹禺究竟受了,他们哪些影响,还很少有人涉及。本文主要从作品比较的角度,阐释《俄狄浦斯王》与《雷雨》的关系,以便我们从一种新的角度来看待作家与作品。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伦理的类别以及伦理与悲剧的联系 ,对《哈姆雷特》和《雷雨》这两部戏剧作品进行粗略的比较研究 ,并指出伦理在悲剧创作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万启霞 《阅读与鉴赏》2006,(10):48-52,55
在掌握了《雷雨》的剧情,品读剧本语言,又观看了电影以后,我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引导学生鉴赏人物形象。由于观看了电影,学生对剧中角色也有了比较具体的情感体验,学生很快就概括出了人物的基本性格特点。但是,我总感觉这样的赏析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学生似乎也觉得意犹术尽,于是我提出了这样一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语用学研究认为,话语的语用意义可分为一般语用义(包括语气、语调等)、实现语用义、色彩语用义、言外语用义、文化语用义和社会语用义等几种。这里笔者着重对《雷雨》的一般语用义、实现语用义和言外语用义等方面作简略分析。  相似文献   

18.
语用学研究认为,话语的语用意义可分为一般语用义(包括语气、语调等)、实现语用义、色彩语用义、言外语用义、文化语用义和社会语用义等几种。这里笔者着重对《雷雨》的一般语用义、实现语用义和言外语用义等方面作简略分析。一话剧的语言多为口头语言,把握台词的语气语调对理解人物性格非常重要。同样的肯定语气,选用“的”、“了”表示的语用意义就有区别。采用“了”表示以前不曾这样,现在如此了,有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如“———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哦,——那用不着了。”这句话中的“了”可用“的”代替,但有区别:“那用不…  相似文献   

19.
1853年,英国诗人史文朋把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誉为“悲剧天才”之作,可以与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媲美;20世纪30年代初,曹禹的悲剧《雷雨》的演出轰动了整个中国剧坛。虽说这两部作品分属于长篇小说和戏剧,但是不管从书名、剧名、思想意旨、艺术手法,还是人物塑造等诸多方面,两部作品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而在诸多相似点中最突出的是两者的结构都呈现环状。本文拟就两者复杂的环状结构作一比较。在本文中,“结构”不仅指一部作品的谋篇布局,更主要的是指实体在排列组合中所体现的整体性、转换性和自我调节性。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20.
周燕 《现代语文》2010,(2):125-126
《俄狄浦斯王》与《雷雨》分别是中西方戏剧史上两部经典之作,在很多方面可以进行比较。如在命运的产生类型,乱伦关系,主人公对待命运的态度上都存在本质上的不同,从而折射出中西方悲剧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