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明代的龙缸是景德镇御厂制作的一种专供宫廷使用的官窑大缸,一般在器身使用青花绘画龙纹装饰而得名。与其他瓷器制品相比,该类器物器型较大,因此也有“大龙缸”之称。一、龙缸烧制的工艺流程嘉庆时期,蓝浦的《景德镇陶录》中提到明御厂,专门烧制瓷器的只有“龙缸窑”与“青窑”。“龙缸窑”仅烧制龙缸,  相似文献   

2.
围绕着“美何以在作为中国武术载体的人的身体上落地和在生命中实现”这一尚未解决的研究议题,提出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理论。在哲学、美学、体育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指导下,对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理论进行建构与解构。研究认为:(1)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的理论建构包括:“身心一体论”为中国武术“以身为美”提供了身体哲学的立论依据,“身体主体观”为中国武术“以身为美”提供了身体美学的理论支撑,“反思性身体训练”为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理论提供了身体实践的主要内容;(2)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的理论解构包括:顺随通达的身体知觉之美,以动入静的身体感通之美,自然适度的身体愉悦之美,关怀生命的身体康养之美,内向超越的身体意向之美。文章最后指出:以身体哲学为依据、身体美学为支撑的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理论有着丰富的身体实践资源。对其理论的进一步研究不但能够对中国武术理论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最为关键的是它让我们对“下学而上达”的中国武术传统有了更多期待。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于1917年4月1日发表的《体育之研究》明确指出:“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①“人独患无身耳,他复何患?求所以善其身者,他事亦随云矣!喜其身无过于体育。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②因此认为:“小学之时,宜专注重于身体之发育……宜以养护为主……中学及中学以上,宜三育并重”。③  相似文献   

4.
多年未见的一位国外朋友自远方来,对笔者而言已是不亦乐乎,而略知吾辈喜爱收藏的他特意带来的这件物品(见图,器高16.5厘米)更是让人惊喜无比。从铸造工艺和雕刻工艺以及器物的形制看,这是一只具有四百多年历史的明代独角瑞兽红铜香熏,属于明代比较流行的典型器,能流传保存至今实属不易。该器使用时熏烟自嘴巴冒出,其头部为盖,以前瑞环扣联结器身,头尾、四足及身腹上多作火焰纹,头部和尾部的毛发皆张扬上翘,四足五爪锋利,造型自然而生动,使该器更显得气势宏大。因为是采用独角瑞兽为器身造型,所以虽说器物不大但是丝毫不失其庄重威严的气度,某种程度上也是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政治氛围。如今我们称这类造型的器物为"瑞兽"并非是其面目和善而是取之古代兽器能辟邪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5.
索系兵器     
索系兵器是以绳索或以铁链扣系的一种兵器,其用法为手执索链的一端,用力将另一端所系之器掷出击人或钩人。它的作用介于短兵和远射器之间,可以抛掷击远,亦可缩短以击近身之敌。索系兵器起源甚早,而明代用之颇多,不但步卒、骑兵均曾用之,且为出海远去之明代海军所用,以做舟上作战及登陆后抛击土人之特种兵  相似文献   

6.
正序古今来瑟居六乐,剑统五兵,制器尚已。夫瑟与琴并用乃琴在而瑟亡矣。即今之谈剑者往往假刀法托之,抑知古之人居则在侧,行则佩身,饮食宴享则起舞以佐欢,未尝一日废也。汉唐以来,彬彬之士执笔墨而拘于文,赳赳之夫仗戈矛而流于莽,遂使古法渐湮,而干莫之  相似文献   

7.
(鄉宁)方鴞商代晚期酒器,通高41厘米,宽25.1厘米,重9.1千克。器身为长圆形,束颈、鼓腹,口沿上有一对高耸的伞状立柱,四足为三棱锥状,器盖微拱呈弧形,盖上有一立鸟形钮。器身纹饰可分为三段:口沿下饰一周三角蝉纹,颈部饰一周龙纹,腹身饰大兽面纹。器内铸铭文一字。该器器形宏大,纹饰繁缛,铸造精良。  相似文献   

8.
三国时期蜀丞相诸葛亮有句名言:“夫治国犹于治身,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举贤能安帮兴国,养神可益寿延年。诸葛亮把治身与治国相提,养神与举贤并论,足见养神之重要。  相似文献   

9.
天问 《健身科学》2005,(12):24-25
守静带来惊喜养生之道,重在养神;养神之道,要在养心;养心之道,贵在守静。清心寡欲,洗心涤虑,万念不生,就是守静。《老子河上公章句》认为:“治身不静则身危,龙静故能变化,虎躁故夭亏也。”是说人若守静,就能像龙那样变化长久,若不守静,就会像老虎那样躁动短寿。《老君清静心经》也称:“人能清静,天下贵之。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人们日常生活条件所缺少的就是“静”,昼夜24小时中,肢体虽有时休息,但思想没有片刻能够安定,非但醒的时候脑筋运用不停,就是睡着了也要做梦,睡梦里所感觉疲…  相似文献   

10.
“身顺心违”几时休——重温《体育之研究》有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身顺心违”几时休————重温《体育之研究》有感●夏峰今年是毛泽东同志《体育之研究》发表八十周年。正当学校体育改革进一步深入之际,重温这篇光辉著作,感触很多。其中最深的一点就是毛泽东对当时体育之弊的批评:“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顺而心违,精神受无量之...  相似文献   

11.
邓平祥 《收藏》2014,(5):140-141
3月备受关注的"方罍之王"——皿天全方罍(lei)即将回归故里,与湖南省博物馆馆藏的皿天全方罍器盖合璧。文物界一直流传着一种观点,认为这件皿方罍与湖南省博物馆收藏的皿天全罍盖是同一件文物,皿方罍为器身,而皿天全罍盖为器盖。罍是古时的一种大型盛酒器和礼器。青铜罍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较为短暂,方罍更是稀少。此次即将回国的皿方罍,是我国商周青铜器鼎盛时期的代表之作,也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方罍中最大、最精美的一件,享有"方罍之王"的美誉。  相似文献   

12.
马搏双象瞒天过海如图1,黑方阵型似乎无懈可击,而且又呈多卒之势, 红方明显不利于久战,那么突破的刀口在哪里呢?请看甘肃梁军VS四川王晟强之战: 1.马四进五…………以马搏象弈得颇有胆魄。团体赛要求人人为集体利益而战,此刻笔者想起一句老话“贤者不忧其身之死而忧其  相似文献   

13.
武术美育是中国式具身美育最为典型的代表,它是一种身心交互影响的体验性美育,强调身体-主体的自我塑造与自我培育。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方法,研究与阐发武术势的身道逻辑及当代美育启示。研究指出:“势”的身道逻辑体现在“势”之基、“势”之筑、“势”之动、“势”之壮、“势”之合等5个阶段,是“可见的”身体之形与“不可见的”身体之能的和合过程。虽然它们各有侧重,但都属于身体-主体自我关怀的美育实践。武术“势”的身道逻辑主要有以意生势、以象取势、以势体道等3个维度,分别指向身体认知的“本体论”遵循,显微之间的“动力学”基础,下学上达的“方法学”路径。建立联觉体验的认知理念,超越视觉之困的美育实践;建立见微知著的传习模式,夯实身教为先的美育方法;滋养怡情养性的生命精神,开显身心合一的美育理念将是开显武术美育的主要路径启示。对“势”所蕴有的“可见的”与“不可见的”身道逻辑进行深入理解与把握,既是一种对超越视觉性与回归联觉性的美育自觉,更是对这种以联觉而建立的身心合一美育观的深度体现。  相似文献   

14.
蛰龙 《武当》2007,(4):45-45
玄关,乃人体神气高度和谐状态下与天体先天一气产生共振的一种现象。具有盗天地,夺造化,摄先天,补本源的作用。经典论证:玄关,“借身内之气,以招摄虚空之精神,则有生以来历年损失之精神,皆可还归于我身,何患老乎?”——陈撄宁。  相似文献   

15.
杜工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之作。唐人吟杜诗因时代相近,对诗中名物器具无甚疑问。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人为杜诗作注者尤多,因去唐甚远,不免产生一些疑惑。就公孙氏持何物而舞说法便有三种:一为“舞剑”说。如清宋翔凤《过庭录·卷十六·剑器》持此说:“考郑嵎《津阳门》诗:‘都庐寻橦  相似文献   

16.
<正> 今日之竞赛,已不是过去哪种只凭“身大力不亏”取胜的年代。当今体育训练之复杂,比赛之激烈,已经从比体格、比素质,比技术进而发展到了比时间、比空间、比内心世界。为此,竞赛的成功之路应该是:科学的选材+科学训练+临场优势。而这三个主要环节,每个都离不开心理学。心理学则被称作是“运动场上的新客”而步入体育界,这位新客的到  相似文献   

17.
关于杜甫诗《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中,公孙大娘究竟手持何物而舞,长期以来聚讼纷纭,争论不休。笔者不揣冒昧,谨提出一点刍荛之见,以与研究者们共同探讨。 历来主要有三种分歧意见,一种说法认为公孙大娘《剑器舞》是空手而舞,根据是宋代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乐部》中的解释,马端临说:“剑器,古武舞之曲名。其舞用女伎,  相似文献   

18.
胡振国 《武当》2006,(4):25-27
拳言有云:“板凳勇猛势无比,兵器丛中敢称雄,软硬家伙均不惧,就怕遭遇湿布龙。”所谓湿布龙,乃浸水之湿布带也。因其能紧紧缠住凳身,使其威力不能施展而得名。尽管如此,但仓促之间又何能快速寻觅湿布带以求破凳之法也。故此,板凳仍不失为一种防身之良器。如运用得法,一凳在手,往往数十人休想近身,常可化险为夷,故习武者不可不知,也不可不习也。  相似文献   

19.
王志远 《武当》2005,(11):27-28
剑术之解《说文解字》曰:“术,邑中道也。”段玉裁注曰:“引申为技艺”。道路是通达目的地的,技艺则是方法,技术手段之谓。由此可见,所谓剑术就是手执剑器搏杀格斗的方法或技艺,故概言之,剑术者,剑法也,剑道也。其三要素为剑器、剑法及完成剑  相似文献   

20.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做学问、干事业,懂得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以它为乐。逆而推之,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只有以它为乐,才能爱好它;只有爱好它,才能真正懂得它,可见“乐”是“知”的关键。笔者认为做学问是这样,阅读文章也是一个“知之”、“好之”、“乐之”的过程。阅读中的“知之”,即是对文本的感知理解;“好之”,即是对文本的揣摩;“乐之”,即陶醉于文本之中,甚至“得意忘形”。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就叙述了这样一位先生:阅读文本时竟忘记了自己的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