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江苏东台市一次人才招聘会上,某工业专科学校的17名东台籍应届毕业生,在双向选择中无一例外地全部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双选”协议,并当场办理了签证手续。而不少院校的本科毕业生却求职无门。原来,这所专科学校早在几年前就开设了择业技巧培训课,是择业教育让毕业生们轻而易举地“推销”了自己,如愿以偿。择业和就业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对莘莘学子来说,成功地择业就业,是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制造美好生活的关键一步。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当前的就业态势,各类人才的需求变化,毕业生的求职心态、自我包装、面试技巧、职业规…  相似文献   

2.
《职业技术》2006,(19):40-40
9月5—25日,济南市劳动就业办公室举办“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推出了就业服务优惠措施,帮助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就业。1、免费求职登记、免费职业指导、免费空岗查询并优先推荐工作;2、设立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窗口,设立毕业生职业指导室,开展“一对一”职业指导和职业指导课堂,提供免费政策咨询、就业形势分析与预测、求职技巧、劳动维权、职业生涯规划等;3、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将被免费录入专业技能人才库;4、专业技能人才的就业信息在中心人才超市展示,供用人单位选择;5、设立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就业加油站”,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农垦机械化学校在狠抓教学质量的同时,注重学生的择业就业教育,几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近年来,由于人才市场相对饱和,有些大中专毕业生缺乏择业经验,给他们造成了就业障碍。为此,这个学校在加强职业指导教育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将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当前就业形势、各类人才的需求变化、求职技巧及有关法律法规等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并做到与德育、与各科教学、与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等结合起来。同时他们每年多次组织“学生求职模拟招聘会”、“就业推荐会”等,引起全校学生的极大兴趣,学生们所学到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各类毕业生的就业已经逐步过渡到双向选择、自主选择模式。在新形势下,尽早地有效地对大中专院校学生进行求职择业指导,特别是帮助、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是大中专院校搞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该文探索了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将职业自我效能理论运用于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活动的心理指导工作。“职业自我效能”既影响求职择业的范围、影响求职择业中的行为表现、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自觉性,也影响求职择业的心理状态。团体心理辅导对提升职业效能感具有特殊功效,所以,可以将之运用于提升自我效能感的实践活动中。  相似文献   

6.
随着“双向选择”新的就业机制的全面推行,大中专毕业生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有了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力,日益完善的就业政策和用人机制,也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择业环境,但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就业形势,毕业生们在这场亲身经历的改革中,表现出了不同的择业心态,面对新形势,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针对毕业生的择业特点和当前就业形势,做好毕业生择业观的教育和引导工作,事关人事制度改革进程和社会稳定大局。  相似文献   

7.
目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竞争从业”的就业模式已为大中专毕业生普遍接受。要在严峻的就业市场中获得理想的职业,大中专毕业生必须了解国家就业政策,把握就业形势;客观评价自己,创新就业观念;确定择业目标,提高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用人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大中专毕业生也由昔日国家包分配改为进入人才市场,实行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纵观毕业生的整个择业过程,往往求职面试成为很重要的必经一关。要想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谋取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的职位,闯过面试关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推荐毕业生就业的经验,认为应对面试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9.
求职择业,是大中专学生人生旅途上的一次重大选择,如何才能提高学生求职择业的成功率,如何才能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的印象,如何才能在参加工作后谋求更大的发展,求职择业是否有什么技巧和方法等,是如何进行自我调适,树立正确的求职反观念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新学年的开始,意味着新一届大四同学又将面临求职择业这一人生的重要抉择。应届毕业生应如何面对就业呢?笔者以为,把握好以下几个基本环节,是就业成功的前提和保证。 一、把握“就业行情” 所谓“就业行情”,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政策“行情”。如今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已经不再包分配,大学生要进人人才市场“自主择业”。“自主择业”不同于西方国家的“自由就业”,不是想到哪儿就去哪儿,而是要在国家就业政策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就业。国家对教育部所属院校、各部委所属院校、地方院校的毕业生就业范围,是有明文规定的,如果你…  相似文献   

11.
高职毕业生、中职毕业生择业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主要取决于社会的需求及毕业生自身的素质。然而,社会情况错综复杂,在新的就业制度下,必要的就业法律知识无疑对毕业生用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参与求职择业活动,准确掌握社会需求和求职择业的基本技巧、法律依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同志在最近召开的中共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提出:“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这个观念、这个政策、这个要求,适合于社会上所有求职择业者,更适合全国即将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他们更需要转变观念,抓住国家“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的大好时机,在积极应聘社会上各种职业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自主创业,使自己由普通的劳动者成为名副其实的创业者。为此,我们策划了这组话题,供大中专毕业生们在择业、创业中思考、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自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统包统分”模式向“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模式转变以来,大学生择业和就业问题是各个高校和学生都不可回避的现实。然而,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就业准备不充分、求职技巧缺乏等问题普遍存在,致使大量需求信息浪费,严重地影响并阻碍了就业工作的开展。本文仅从就业指导服务的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存左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求职自荐信是毕业生向用人单位自我推荐的书面材料,是毕业生所有求职材料中至为关键的支柱性文件,其写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毕业生择业的成功与否,因此.自荐信被称为毕业生求职的“敲门砖”。  相似文献   

15.
2001年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已经拉开帏幕,随着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现实,然而,在目前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我们的毕业生是否能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适应新的就业制度,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的择业观,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新旧交替使得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意识和择业观念发生了前扎未有的变化,当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形势日益严峻,如何对高校师范类毕业生进行正确的择业观教育,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就业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回顾回顾 1 0多年来云南省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历程 ,可以说基本实现了“两个转变”、“一个评价” ,正在逐步完善“一种模式”。1、“两个转变”。一是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变。云南省从 2 0 0 0年起 ,停止使用《毕业生就业派遣报到证》 ,启用《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同时 ,放宽大中专毕业生的择业期限。2 0 0 1年 ,将原使用的“毕业生就业计划”改为“毕业生就业方案”。二是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1 995年 ,云南省成立了“云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不少高校也相继成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加强对毕…  相似文献   

18.
求职择业是大学生人生的重要转折点。现如今“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大学生择业的主要方式。由于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复杂的社会关系以及毕业生自身的因素,导致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文章对此分析了其成因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模式的建立,为大学生择业赋予了更大的自主权,创造了更为广阔的择业空间。那么,什么是当代大学生心目中的理想就业选择?什么样的企业在毕业生心中最有吸引力?当代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有哪些特点?他们在求职择业中需要哪些指导和帮助?为了  相似文献   

20.
当前,找到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近期逐步进入试用期。试用期是法律规定为用八单位和劳动者提供的一个相互了解、适应的时期。但是在目前少数用人单位利用劳动力供大于求、大中专毕业生求职心切的心理,屡屡设下试用期“陷阱”。对此,应届大中专毕业生要擦亮眼睛,警惕黑心的试用期陷阱,对试用期“陷阱”要依法维权。一般来说,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应提防以下试用期“陷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