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王力 《语文学习》2010,(9):39-40
人教版(必修)高中语文第三册所选的《诗经·卫风·氓》中有一诗句:“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课本注释把“抱布贸丝”解释为“拿布来换丝”.对“布”没有特别的解释.但为什么拿布能换丝,而非其他东西呢?这布和现在意义上的布的概念是否一样呢?课本上也没有说明。  相似文献   

5.
人们常用“烂醉如泥”来形容人饮酒过量,醉得扶都扶不住,瘫成一团的样子。如《水浒传》第一百零一回:“王庆一日吃得烂醉如泥。”又如《聊斋志异·黄英》云:“曾(姓曾的书生)烂醉如泥,沉醉座间。”那么,何以用“烂醉如泥”来形容醉得瘫成一团的样子呢?“泥”又是什么呢?明代陈继儒回答了这个问题。他在《眉公群碎录》中说:“醉如泥。南海有虫无骨,名曰泥,在水中则活,失则如一堆泥。”又《中华大字典》引《五色线》一书云:“南海有虫,无骨,名曰泥,在水中则活,失水则醉,如一堆泥然。”二书所言相同。原来“泥”是一种虫,…  相似文献   

6.
7.
忽视讲评课是当下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实,正如著名特级教师管建刚所说,讲评课最能看出一位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的基本功。本刊特约请管老师就相关问题发表见解,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12期)上写了一篇题为《甘当“教书匠”》的文章,华东师范大学的阎亚军先生对此种说法颇有意见,针对性地写了一篇《不应甘当“教书匠”》(《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第4期)。考虑到是非越辩越清,真理越辩越明,还是想与阎先生再进行一点商榷。  相似文献   

9.
芮闵 《初中生》2006,(25):88
常言道"水火不相容".可是,水面燃烧着火焰的事儿却并不罕见.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的前一天晚上,秦皇岛、北戴河一带的渤海海面上,发出片片微光,随着波浪的起伏而跳跃着,像燃烧的火焰那样不停地翻腾着.几小时以后,唐山大地震便发生了.  相似文献   

10.
今年高考,笔者又作为老师参加了"送考".不仅学校重视"高考",家长更是格外重视,一人考试,全家出动的情况非常多.去年,报纸还刊登了考生家长在考场外突发心脏病不幸去世的消息.  相似文献   

11.
青春期压力真的 青少年的情绪调控能力虽与儿童时期相比有很大提升,但情绪会经历更大的挑战,影响青少年情绪健康的原因主要包括生理压力、学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自我认知压力等,几乎每10个孩子中就有1个青春期经历焦虑、恐怖、抑郁等情绪障碍.  相似文献   

12.
13.
在研究郑和下西洋的学者中,中科院自然科学所研究员宋正海称自己是一个"持异见者".根据他的观点,郑和不能完成地理大发现,由欧洲人发现美洲是历史的必然.他甚至还提出,即使郑和航海到达西欧,今日世界历史格局也不会有根本性不同.  相似文献   

14.
王萌 《地理教育》2005,(3):71-71
是他!就是他!开天辟地的大英雄--盘古. 正是他一斧,惊天动地;正是他一斧,天地分离;正是他一斧,她--地球开始苏醒. 她,有着飘逸的柔发.看那葱葱笼笼的树木便是他颇为自得的柔发.这些树木汇成森林,每天每公顷阔叶林可吸收1000千克二氧化碳,放出730千克氧气;每天每公顷松林能滞留粉尘34吨;夏季每天每公顷森林可从地下汲取70~100吨水,化为蒸汽.亚寒带针叶林带和热带雨林带仍留有大片的原始森林.  相似文献   

15.
16.
"上帝"?     
  相似文献   

17.
本学期,我坚持每天走进课堂听推门课,连续听了六节原生状态下的口语交际课,发现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课下滔滔不绝的孩子们到了课堂上却屡屡“失语”。我归纳了几种“失语”的症状,虽然只是这六节口语交际课中的部分教学片段所反映出来的,但却透视出目前口语交际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误区一:盲目照搬,目标标签式[教材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介绍家乡景物》。[案例]师:同学们,昨天老师得知了一个好消息:宜昌市要进行优秀小导游的评选,各班要上报两名参赛选手,谁想参加呀?(生踊跃…  相似文献   

18.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到河边散步。忽然,在河边吃草的水牛小便。哟,好多尿!我想:“牛随地拉尿,真不怕羞。”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