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戏曲舞台上,演员临时扮演自己行当以外的角色谓之反串。词语的“反串”,就是富有创意地打破语法规则,将词语从原有的语境中剥离出来,临时性地移植到另一个语境中,使其在新语境中的临时义与辞典义相冲突,从而构成一种新异的非格式化的表达。“有采”,是学生作的重  相似文献   

3.
4.
5.
语文教师在词语教学中,如果要求学生的答案统一化、标准化,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严重地被束缚,这样,创新教育从何谈起呢?我认为创新的关键应看老师怎样启发、引导学生。下面我就从多年来的词语教学中撷取两例,以飨读者。案例A师:谁能给“学”组三个词?生:学生、学校、学习。师:给学生打个小“√”。师:谁能给“学”组三个分量重的词?生:学者、学问、学业。师:给学生打个大“√”。师:谁能再给“学”组三个分量更重的词?生:学而不厌、博学众采、品学兼优。师:给学生打个最大的“√”。案例B师:谁能用“桌”组几个词?组得越多越好。生:讲桌、课…  相似文献   

6.
近日听课,遇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教学细节,至今还沉浸在回味中。  相似文献   

7.
在校对《繁星》我校校报上的《十六岁随感》一文时,对文章最后一句“花开一刹,茜划萧落;独语的花季,泪水浸没……”中的“茜划萧落”这一词我感到非常陌生,就重重地划了一个大问号,且准备给换个词语(这样的“好事”,是我们做教师的经常做的)。在校对完所有稿件后,我根据文章内容,结合查字典并与有关老师交流,觉得该词用得又较为妥当,不但符合语法和修辞,而且似乎又有点意味,是学生的直接引用,还是学生的大胆创新?我们是否真的鼓励学生创新?这些问题一直保存在我的记忆中。由此,我想到了课程改革强调最多的反思这个问题。作为“学生的领航人…  相似文献   

8.
9.
彭春炜 《现代语文》2006,(3):102-102
互相含有相同语素的词语,不少在意义上靠得很近,有的基本相同,这为词语的使用提供了充分的选择余地,同时也造成了较大的难度.如果不留心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就会用错.例如:  相似文献   

10.
朱华贤 《初中生》2003,(27):14-15
汉语中的词语有优劣之分、好坏之别吗?对这个问题,也许你没有仔细想过。但从有些同学平时的做法来看,似乎是有的。有些同学,平时比较注重词语的积累,他们喜欢把名言名句、成语典故、排比句、对偶句以及那些文绉绉的书面语都一一抄录下来,有的还在经常性地诵读记取,并想方设法地把它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有的还以为,这种词句用得越多,说明作文的质量越高。摘录一些自己认为优美的词句,并在作文中适当运用,这对中学生来说,固然是可行的,但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弄明白:一是名人名言用得多,不一定就是好文章,生僻和深奥的词语用得多,也不一定能说明…  相似文献   

11.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无疑是夯实语基础,提高学生的语能力的务本之举,下面就简介有关做法。  相似文献   

12.
13.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为《论语》中的名篇,它叙事记言简洁生动,很具有代表性。文章原选入《语文读本》,今编进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为了正确把握孔子思想,准确理解课文内容,特将“哂”“与”“撰”三词拎出发表自己的浅见陋识,以求教于方家。一、“夫子哂之”中的“哂”。此“哂”字一般皆注解为“笑”“微笑”,但也有注解为“讥笑”的。如唐满先《〈论语〉今译》就把“哂”解释为“讥讽地微笑”。而通读全篇,再联系孔子平时对学生的态度,此解就显得不确了。子路一生忠于孔子,《论语》有三十八次提及他,其中有多次记录了孔子直接…  相似文献   

14.
常进 《语文知识》2004,(6):36-36
读了《语知识》2004年第1期“语漫谈”栏目的第一篇章《杜甫忧虑之管窥》,发现其中有几处词语和语法方面的毛病.应该提出来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15.
词语辨析题不易把握,现就词义辨析方法和技巧略谈一二。一、要了解并记住一些常用词语的基本义及其差别,尤其是一些义近或音近的词语。如“以至”和“以致”、“不只”和“不止”、“截止”和“截至”、”考查”和“考察”、“委屈”和“委曲”等,它们的读音相近,但意思有不同。如“以至”,《现代汉语词典》这么解释:连词。①表示在时间、数量、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课程改革没有现成的经验,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反恩,形成符合新课改理念且有具有个性化的教学。作为实验区的语文教师,我们积极进行教学反恩,认真总结、积累教学中的所得、所恩、所感,并把经验、积累转变成鲜活的教学思想。在不断的反思与实践中,我们拓宽了视野,促进了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7.
18.
不知从何时起,“发飙”一词逐渐活跃起来。翻阅各类报刊,不时可见它的身影。请看: ①七连胜!利物浦发飙(文题)(《楚天金报》2002年11月4日15版) ②科萨休息室发飙(引题) 再这样  相似文献   

19.
谢毓祯 《学语文》2006,(1):44-44
我们从相关资料选取一些古人头饰词语,介绍如下,以备参览。  相似文献   

20.
包建新 《教学月刊》2003,(10):38-40
在阅读教学中 ,大部分语文教师要在教读一篇课文前做这样一件事 :把课文中重要的或学生陌生的词语列出来 ,进行解释。这就是在扫清阅读障碍。解释的内容一般是音、形、义三方面 ,有时也说说词语的结构、用法或与词语有关的历史掌故等。这些自然都是十分必要的 ,但似乎很少有教师注意到引导学生感悟词语本身所具有的质地和芳香 ,尤其是教生字生词时 ,以为把它解释出来 ,在阅读中不成为障碍便足够。其实 ,这样做在很多情况下未能抓住词语教学的最关键因素。还是先从《荷塘月色》中摘取几个例子来说明吧。(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 ,弥望的是田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