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既回顾昔日的耕读文化之辉煌,亦展现今日耕读文化之灿烂,更呼唤明日耕读文化之延续.通过阐述与经典相结合的新耕读观念,呼吁现代文明与农耕文化相融合,呼唤读书文化,期待书香薰万家.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开展校园耕读教育服务的可行性,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开展耕读教育服务的路径及流程,并从资源、咨询、教育、空间及平台等角度构建了“六位一体”的校园耕读教育服务模式及内容,以期为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标志着家庭教育纳入法治化轨道,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在家庭教育中的阅读引领作用,有效推进家庭阅读。文章分析了耕读文化的内涵及其在家庭阅读推广中的价值,介绍了家庭阅读活动的开展现状,并以“金陵·浦江学堂”为例,指出了家庭耕读模式的实施策略,旨在推动家庭阅读教育的法治化、常态化、品牌化。  相似文献   

4.
作为晚清的"中兴名臣",曾国藩一直受到世人的积极关注。其中,有关他的档案意识的研究也有不少成果。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曾国藩档案意识的形成主要是源于家族耕读文化思想、弘扬传统文化、政军需要等方面。其档案意识经历了萌芽、形成和成熟三个时期,萌芽时期受耕读文化思想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资料典籍的收藏上;形成时期侧重于对档案文献的收集与管理方面;而成熟时期则侧重于对档案文献的藏用并重及编纂与利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连续举办,敦煌文化及元素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使敦煌文博会成为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的重要一脉,为丝路文化、丝路精神的传递搭建起文化交流平台及传播载体。以敦煌文化为题材的丝路文艺也随之发展并壮大,为文艺行业注入了新鲜血液。本文以敦煌文博会为例,对历届敦煌文博会中的文艺剧目及演出进行梳理,分析这些文化内容的创新所在及传播发展模式。研究发现,敦煌文博会文化传播在创新发展过程中呈现“故事化”“场景化”“时代化”等特征;同时,在技术、艺术及文化的加持下,敦煌文博会文化传播在叙事中凸显历史厚度,在艺术呈现中“穿”古“越”今,在技艺融合中彰显文化魅力,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关照,使丝绸之路文化传播更为鲜活生动,由此引领丝绸之路文化情怀。敦煌文博会文化传播的创新发展,让敦煌文化遗产“活”起来,并以技艺融合赋能丝路文化,为打造持续、创新、有影响的丝路文化构建新的文化传播形态。  相似文献   

6.
面对“四区叠加”的独特市情和公共文化建设“五大结构性”矛盾,安康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其制度设计根据扶贫攻坚新形势、文化建设新任务、社会治理新问题,按照坚持法治思维、问题导向,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坚持新民风建设引领、制度创新驱动的原则,充分聚焦乡村文化建设,形成以乡村文化建设“三改革”“三培育”“六结合”为主要内容,以全面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为目标的制度设计思想。其中,乡村文化建设“三改革”,旨在通过乡村文化建设观念变革、治理结构改革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乡村文化回归其发展的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7.
论图书馆文化服务功能的开发与延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为宗旨,以延伸图书馆服务的广度与深度、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为指导思想,从图书馆公共服务范畴吸纳“社会工作”职能和手段的重要意义,图书馆加强“文化形象”建设是图书馆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图书馆创办“文化活动”是开发公共信息空间新功能的重要举措,图书馆“文化产业”的巨大市场空间是增长社会效益的重要领域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图书馆创新文化服务功能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基于媒体深度融合背景,浙江媒体围绕“谁在传播文化、为谁传播文化、什么是传播文化的价值准则”这一核心命题,以“文化自信”构建传播新格局;以“文润浙江”推进传播新气象;以“文化之窗”打造传播新高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创新传播的重要源泉,使文化传播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9.
黄辉 《出版广角》2016,(5):33-35
如何将传统文化之“旧”与新媒体之“新”在幼教APP开发领域进行融合创新,重获新生?本文以“蓝猫幼教”传统文化APP为典型研究案例,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提出了“开发策略”“设计策略”“体验学习策略”三大方面的应用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0.
刘臻 《视听纵横》2008,(2):41-42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成立以来,特别是近三年来,集团制定了中长期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倡导“团结和谐、创新发展”的精神,拓展“励志、勤奋、尽职、感恩”的文化内涵,为建设心相通、力相聚、情相融的和谐文化做了不懈的努力,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以创新创业激励人心,以同心同德营造和谐”为题,对集团和谐文化建设作些粗浅的探析,具体分三个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变迁,本质上是一种具有鲜明“自组织”特性的乡村文化“再生产”过程。然而在社会大变革、文化大变迁以及城市化、现代化的多重“挤压”下,乡村文化“再生产”秩序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文化“自组织”能力也日渐式微。“安康新民风建设引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制度设计与实践探索,就是要通过主动干预,建构起乡村文化“再生产”的新秩序,推动乡村文化繁荣与发展。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两大国家战略,无疑是介入乡村文化“再生产”秩序的重要“他组织”力量,为乡村特别是集中连片贫困地区重构乡村文化“再生产”秩序提供了路径探索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传统文化重“明心性”的价值取向和主“一天人”的思维方式皆是以“无神”为其本质特征的.构成中华传统文化主体的儒道佛,尤其是儒道两家对“上帝”与“鬼神”所采取的态度以及儒家的“人事为本”与道家的“自然为本”的思想,其实质亦皆是取向“无神”的.中国无神论所昭示的“人文”‘有为”“创造”“自由”诸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精神,并最终成中华民族千古以来一以贯之的精神追求.无神的人文精神终将能够成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再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阅读”为主题的对联,既是楹联文化的一部分,也是阅读文化的一部分。从古到今,“读书联”数量繁多,内容丰富,反映了一定的阅读观。本文通过广泛搜集和梳理,列出了部分有文化内涵、有生命力的代表性读书联。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essay, we argue that the popular joke, “that’s what she said” is a symbolic representation of rape that contributes to and insulates rape culture. Drawing on Joseph Boskin’s notion of the “joke cycle” and extant literature on rape culture and misogynistic humor, we critique several instances of the joke on the popular television series The Office. From there, we extend our critique of the joke cycle, noting the conspicuous absence of concern over the joke and its implications in other scholarly treatments of the program. Our primary contention is that the joke cycle, which may be the most prominent cycle in recent decades, reinscribes rape culture by normalizing discourses that dismiss and silence rape victims, justify violence against women, and even blame victims for having been assaulted. “That’s what she said” avoids the critical eye because it disguises itself as a joke like any other.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色情网络公共话语实践的分析,检视了中国网络色情文化的变迁史,描摹了作为当代社会意识形态重要症候的色情文化,如何参与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社会整体性变迁之中。“色情”在互联网的话语建构中,是信息自由流动、绝对自由市场的象征,是分享文化、兄弟情谊的载体,是被征用成为政治反对的话语工具、互联网新经济发展的欲望引擎,也是形塑支配性男性气质的文化力量。以高知青年男性为代表的新中间阶层既在掌握数字技术的过程中培育了群体意识与媒介表达能力,成为了网络集体行动的重要力量;也沉浸在“信息自由流动”的赛博迷思之中,试图接管文化生产与阐释权的同时摒弃了性别平等的文化政治安排。当被新经济所征用的软色情消费文化蔓延之时、“性别战争”泛起之刻、“裸贷”激发剧烈争议之际,中国社会亟需新的文化政治以促成新的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一代”老年人成长于我国历史性的转折时期,是第一代整体上浸润和认同流行文化的老年群体。在分析“改革开放一代”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要将流行文化作为公共图书馆老年阅读推广工作的基本要素,并阐述了“当代大众文学”“当代审美精神”“书模展演”等老年阅读推广工作的几种具体实现形式,目的是更好促进“改革开放一代”老年读者的阅读发展、文化发展、生命发展,积极建立适应老龄社会要求的现代文化模态。  相似文献   

17.
To assess future priorities for cultural studies, this essay returns to the later writings of Raymond Williams, in particular his concerns about “new conformism.” It is argued that today we face comparable analytical challenges in which the pressures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a strain of ahistoricism, have produced a “weak materialism” in contemporary cultural critique. The essay recommends a flexible and context-driven navigation of the current dominant tendencies toward micro-recuperative and macro-epistemological analysis, and proposes that this flexibility is the preferred mode of assuring that the dynamism of culture is captured by our critical methods.  相似文献   

18.
李潇 《出版科学》2016,24(6):72-74
回顾于丹自2006年国庆7天,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述《〈论语〉心得》的作品出版情况之后,关注于丹十年出版,分析于丹媒体形象和品牌延伸的二元互动,探讨于丹品牌出版的十年主题流变与未来走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