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宗教工作中,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在理论与实践上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反映了党在执政能力建设上的新发展、在执政水平上的新提高。本文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改革开放;维护稳定和加快发展;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坚持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培养和选拔任用少数民族干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坚持科学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生产建设兵团是稳定和发展新疆的重要力量十一个方面分析了新时期党在民族宗教工作中的基本经验,这些历史经验体现了党的宗旨,反映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应当在民族宗教工作中一以贯之地坚持,在新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2.
费利平 《考试周刊》2015,(48):30-31
中国共产党在处理中国复杂的民族问题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主要的历史经验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关键靠发展;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与破坏民族团结的各种思想和行为进行斗争;坚持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重视和善于对历史经验进行理论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不断走向成熟的表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断地总结历史经验,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中国共产党科学总结历史经验的历程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已带领中国人民胜利地走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引领民族精神与时俱进的奋斗创业史,是始终关注民生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历史,是领导中华民族走向复兴进行伟大探索的历史。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对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处理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历史经验,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涉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大课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实事求是地分析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我国民族问题的现实状况,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统领民族工作,长期坚持党的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民族政策,切实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政策上向少数民族地区倾斜,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推动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这些理论和实践经验虽然大部分是邓小平在主持西南地区工作时形成的,但对于今天处理我国民族问题,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面临着全新的历史使命和任务,在思想解放、为改革开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良好思想舆论环境、凝聚民心民力等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积累了不少经验,即注重基本路线的宣传教育,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注重抵制和反对错误思想观念,巩固思想意识阵地;注重革命历史和现实成就教育,坚定崇高理想信念;注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注重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改善宣传思想工作整体风貌;注重探寻科学的工作方法,提升宣传思想工作实效。这些经验能够为做好当前和今后的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一定的镜鉴。  相似文献   

7.
民族问题是事关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情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在民族工作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过90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共产党已经形成了符合时代要求和我国国情的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经验,为进一步解决好民族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理论与实践,为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包括: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将弘扬民族精神与培育民族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党的建设结合起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需要运用多种资源、多种载体。  相似文献   

9.
30年的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为当代中华民族认同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对外开放与国际竞争则有效地唤醒了正在生成中的当代民族认同;民族认同的成熟和进一步增强则有赖于政治体制改革和民族文化复兴获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私营经济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对私营经济的政策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即从初期的"看一看"、十五大前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十五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到十六大的"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说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党对私营经济的政策越来越完善,私营经济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共同目标。孙中山先生及我们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有过深刻的论述。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8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3次历史性的巨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创造了前提;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征程;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赋予了中华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一个根本的原因,在于它能够与时俱进,保持自己的先进性。新世纪,我们党面临的环境和形势,以及党的队伍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要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加强党内监督,完善和改进党的领导,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加强党内监督必须切实解决好意识不强、机制不顺、畸重畸轻、权威不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是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具有不可比拟的先进性,长期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为其勇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福祉所在。新时代全党上下要加强理论学习,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始终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经过艰辛探索,创立了人民内部矛盾学说。改革开放30年来,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丰富和发展了人民内部矛盾学说。认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历史经验,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建构党史学习教育制度是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成效的基本保障。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围绕不同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积极建构党史学习教育制度,党史学习教育制度建构经历了由初步规范到发展、完善进而全面深化的演进历程并积累了丰富经验,其中重要一条是党史学习教育制度建构始终伴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不断推进。新中国成立后,党史学习教育制度建构致力于党的制度建设与国家法治建设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民主集中制建设的历史经验主要有:高度重视民主集中制建设;处理好民主和集中的辩证关系;加强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加强中央权威,注意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性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认真总结这些经验,对进一步加强民主集中制,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9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主要干了三件大事,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历史时期,谱写了艰苦卓绝、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认真总结党内外、国内外民主建设的经验教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党内民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研究总结这些宝贵经验,对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探讨和总结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是一个新颖而重大的课题。文章论述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特别是建国以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出发点和归宿、核心内容、基本原则、强大动力、根本保证等五个方面的经验,对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既是现实需要也是政治任务。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对民族地区社会稳定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思考。这些理论思考为有效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提供了理论武器和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