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耿元好 《现代企业教育》2006,(5):I0006-I0007
误区之一:与企业战略和目标脱钩,导致绩效管理主旨失效 为什么要绩效管理?绩效管理主要目的就是.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绩效管理系统同企业的战略、组织架构,企业文化等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相当多的企业在实施绩效管理时仅着眼于绩效管理体系本身.割裂绩效管理同企业其他方面的联系,绩效管理蜕变成单纯的绩效考核。走入误区的企业往往没有向企业员工发出完整。正确的信息.没有引导员工关注企业的目标.激励员工改善绩效来实现企业愿景和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
误区之一:与企业战略和目标脱钩,导致绩效管理主旨失效为什么要绩效管理?绩效管理主要目的就是: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绩效管理系统同企业的战略、组织架构、企业文化等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相当多的企业在实施绩效管理时仅  相似文献   

3.
文放晴 《考试周刊》2011,(18):239-240
在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绩效管理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于其说绩效管理是一项管理工具,不如说绩效管理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战略合作伙伴,任何一家企业只有通过绩效管理,才能有效地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划分为每位员工的工作绩效目标,将员工的个人发展与公司的战略发展紧密结合,从而帮助企业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4.
员工绩效管理是通过战略制定、目标分解、绩效考核、结果应用等流程来激励员工持续改进绩效,以最终实现教育单位战略目标的一种正式管理活动.对现代教育业来说,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员工绩效管理来促进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因此,本文以员工绩效管理作为研究方向,通过分析员工绩效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力争从科学性与实用性兼备的角度设计出一种全新的员工绩效管理系统,以期增强员工绩效与战略目标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5.
企业的生存、发展必须要有明确的战略目标。企业战略的实现,归根到底是由所有员工共同完成的。绩效管理与战略管理的有机集合能有效地保障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基于此,在分析中小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推进战略绩效管理的必要性和难点基础上,提出推进中小企业战略绩效管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绩效管理理论为指导,以绩效管理措施为手段,全面分析绩效管理在民营企业中运用的重要性,通过绩效管理这个完整的系统,让经营者、管理部门和员工等企业的各个层面全部参与进来,上下沟通互相衔接,将企业的战略目标、管理方式与员工的绩效目标管理等内容结合起来,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个员工的业绩和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并促进企业整体绩效水平的提升,最终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7.
现代企业管理无不把战略管理放在首要位置。企业需要始终围绕其战略目标,引导和控制其日常经营活动。绩效管理的目的是准确、高效的实现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企业的绩效评价系统是连接战略目标和日常经营活动的桥梁。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一强三优”战略发展目标,为供电工作指引着方向。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需要我们设定分阶段的战略。将战略目标具体化,制定合理的绩效目标和评价体系,科学的进行绩效管理。  相似文献   

8.
企业的发展促进了企业领导者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尤其是国内企业的绩效考核水平成熟和提高了很多,但还有一些误区.比如一些企业的绩效考核指标还停留在考核德、能、勤、绩的概念上,对员工的考核成为上级的主观评价,考核结果也不公开,绩效面谈和反馈没有进行,员工不信服.绩效考核指标数据来源不科学,及时性差,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考核重点不突出,导致企业管理者急功近利思想和短期投机行为,不利于管理者追求长期战略目标.绩效考核是一种管理工具和手段,不是管理的最终目的,其过程的管控也没有有效的措施和方法.绩效管理的真正目的应该是推动企业和员工达到高绩效,更重要的是引导员工和企业知道怎样去取得更好的绩效结果,并最终将绩效管理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绩效管理的重要性.指出它是企业促进战略目标实现的一种重要手段,对加强企业管理的计划性,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建立员工自我管理的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认为目前我国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建立现代绩效管理体系迫在眉睫.建议企业应尽快明确企业绩效管理目标,逐步完善绩效管理指标,建立健全绩效面谈和绩效申诉制度,充分利用“德能勤绩”考核法、360度绩效反馈考核、目标管理、平衡计分卡考核、PDCA循环绩效管理考核等绩效管理工具,提升企业绩效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绩效管理是一种对企业资源进行规划、组织和使用,以达到某个目标并实现顾客期望的过程。绩效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将企业将要达成的战略目标层层分解。通过对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进行考核和分析,改善员工在组织工作中的行为,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和积极性,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各项目标的程序和方法。山东作为盐业大省,在全行业引入绩效管理体系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中小企业绩效管理改革——以龙岩某公司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绩效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许多中小企业希望通过绩效管理这一职能不断提高员工个人绩效和企业绩效,以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通过对案例企业的调研,总结绩效管理在中小企业中存在组织设计不合理、目标定位不正确、责任界定不清晰、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为此,中小企业应采取转变思想观念、优化组织设计、制定绩效目标、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员工培训和绩效沟通等,构建以绩效为导向的企业文化,以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企业规范管理意识和科学管理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认识到绩效管理在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意义,绩效管理的理念逐渐为大多数企业管理者认可并积极推动实施.然而,纵观大多数企业的绩效管理实践,虽然组织绩效管理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但在员工绩效管理实践方面的效果欠佳,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现行企业员工绩效管理存在问题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企业员工绩效管理体系的优化措施,以期提升企业绩效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战略绩效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全员绩效管理是为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导向,通过对战略目标和年度重点工作的层层分解,按照规范的程序和方法对各级组织和员工进行考核评价的管理方式。班组量化考核是实施全员绩效管理的基本单元。班组量化考核不只是简单对过去的事件的记录,更能前瞻性的指导班组成员去实现班组工作目标,从而实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有效提升班组整体绩效。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济目标,提高全体员工开拓进取的热情和绩效水平,必须在对企业的战略和经济目标进行分析分解的基础上,设计出全面的员工绩效考核指标,引导并激励广大员工为之努力。本文通过对企业绩效管理现状分析和现代绩效管理理论的研究,提出了在新时期下建立PM21绩效管理体系。通过PM21体系的创建与运作,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奖励看贡献,晋升凭能力,考核有办法,管理有制度”的公正、公平、公开的创业环境,使绩效管理成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相似文献   

15.
建立科学的员工绩效管理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国内企业的绩效管理大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缺陷:缺乏科学的绩效指标结构、薪酬未能与绩效有效挂钩、绩效目标未能与公司战略目标相连接等等,无法适应急剧变化的环境和企业的发展需求,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系统,成为企业永续经营的重要条件。该文从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探讨如何建立和推动科学的员工绩效管理系统,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绩效管理是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制度确保组织及其子系统绩效成果能够与组织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并促进组织战略目标实现的过程,也是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在目标与如何实现目标上达成共识并促进员工取得优异绩  相似文献   

17.
我国已经加入WTO,我国企业与国际接轨成为一种迫切需要。绩效管理作为提高企业和员工绩效的重要工具显得越来越重要。绩效管理就是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制度确保组织及其子体系(部门、流程、工作团队和员工)的绩效成果能够与组织的战略目标一致,并促使组织战略目标实现的过程。目前国内企业绩效管理方案设计体系在工作分析、考核标准、考评者、考核频度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国内企业在绩效管理过程中效果并不甚理想,现就其绩效管理方案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心环节,对其良好的管理能实现组织和员工个体的双赢.本文对武汉和北京两地共十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有关领导进行了绩效管理状况的访谈.访谈结果表明目前国内组织的绩效管理眄存在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19.
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环节,绩效管理涉及员工的切身利益和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企业通过对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考核和分析,改善员工在组织中的行为,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和积极性;有效的绩效考核管理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有力依靠,是实现企业战略着陆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20.
自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H.I.Ansoff全面提出公司战略概念以来,战略管理日渐成为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热点。企业经营战略管理是指企业为了提高竞争优势,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而进行的整体规划,它由战略形成和战略实施两部分组成。企业战略管理实质上是企业制定战略目标,并努力达到所预定目标的过程。企业战略管理主要由以下五个阶段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