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避讳学是中国的独门学问.事实说明,从避讳学的角度校注典籍是不可或缺的.中外学人也有从"避讳学"角度研究<诗品>者.有的用以校勘文字,有的用以考察版本,有的用以注释人物.但仍有不少遗留问题,须用此作进一步研究.如<诗品>里的谢胱,宋人引录<诗品>者,皆作"谢眺".有些<诗品>校注本以为"眺"是误作.其实,这是宋人为避宋太祖赵匡胤之四世祖赵朓名讳而改,并非误作.另外,如<诗品下>之"殷不竞矣".宋人作"口不竞矣",此"口"当为宋人避宋太祖之父赵弘殷名讳所留.  相似文献   

2.
李肇《唐国史补》中"大历之风尚浮"一语是对中唐大历时期诗文风尚的概说,因下语精简而颇令人费解。在此拟借助《中兴间气集》一书考察当时的诗文风尚,然后将其与大历士风一层相挽和对照,对"尚浮"一说作解。  相似文献   

3.
殷在《河岳英灵集》中提出的"神来"之说是其论诗的最高要求。此要求具体体现为兴象、风骨、声律三个方面。《河岳英灵集》中那些兴象圆融,风骨骏爽,音律和谐之作正是殷"神来"理想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4.
以个体本位为文化基因的"自由"概念来自西方,却与殷海光恃才傲物、特立独行的个性暗合,因而成就了他最近乎西方个体本位的自由观."志道之士"的历史使命又决定了殷海光个体本位自由观"分裂"与"两难"的本土命运."自由思想者"与"志道之士"两难取舍的背后,是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生存之道的冲突与较量.殷海光以生命为代价向世人昭示的,与其说是西方自由理念,不如说是对西方文化的质疑,以及对中国文化的进一步反思.  相似文献   

5.
夏:舜死后,禹当上了部落联盟首领,禹原来是夏后氏部落首领,所以,禹的儿子启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后取名"夏"。商(殷):契是商部族的始祖,居于商(河南商丘一带),汤灭夏后以"商"为国名。后因汤的十世孙盘庚将都城西迁  相似文献   

6.
武王克殷     
武王①克殷②,召太公③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刈厥敌,使靡有余,何如?"王曰:"不可!"太公出,邵公④入,王曰:"为之奈何?"邵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邵公出,周公⑤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相似文献   

7.
正小品,顾名思义,乃小的艺术品之简称,在文学、书画以及戏剧中的定义理解各不相同,然而都是指向小而精的作品。《世说新语·文学》中提道:"‘殷中军读小品’句下刘孝标注:‘释氏《辨空经》有详者焉,有略者焉。详者为大品,略者为小品。’"这段话说明了在中国古代,小品最初指的是佛经的简略版本。而后演变为小品文,变成一种文  相似文献   

8.
《科学课》1989,(6)
.理论之窗·正确处珍珍子教学中的几个关系 1·2林有禹多浮寸自然学科性质的思考 1二3章鼎儿小学自然四十年的几点反思(摘 录)2·2刘默耕小学自然教材教法综述(一) 2·3殷志杰随感之一:你们发展了适合中国的 一探究—研讨”教学法 3·13〔美〕兰本达随感之二:再论概念 3·14〔美〕兰本达小学自然教材教法综述(二) 3·巧殷志杰随感之三:孩子们会犯错误吗? 4·2〔美〕兰本达小学自然教材教法综述(三) 4·3殷志杰随笔之四:教师的语言影响着学生 的思维 5·2〔美〕兰本达小学自然教材教法综述(四〕 5·3殷志杰随感之五:面向整体概念 6·2〔美〕…  相似文献   

9.
妙联趣说     
旧时某地有个王姓老头善作对联,附近一位朱姓秀才见他相貌普通,颇有些不以为然。一日秀才登门,故意出一上联刁难老头:王老者一身土气。王老头听了也不生气,而是含笑对道:朱先生半截牛形。秀才一听顿时哑口无言。朱秀才的上联用了析字法,因"王"、"老"、"者"三字,均含有土字在内,故云"一身土气"。王老头的对句也用析字法,因"朱"、"先"、  相似文献   

10.
《文心雕龙》的《知音》篇,有"酝藉"和"浮慧"二语。笔者借它们来形容中国现代小说的两大技巧模式。酝藉者,含蓄也;小说技巧中的具体呈现法,或称客观叙事法,属于"酝藉"。浮慧者,外露的聪明也;小说技巧中的夹叙夹议法,属于"浮慧"。鲁迅的《药》、吴组缃的《官官的补品》等小说,好用象征、反讽等手法,属于"酝藉";钱锺书的《围城》等小说,好用比喻,好发议论,属于"浮慧"。中国现代的某些文学批评家,受西方理论影响,论小说时重具体呈现法而轻夹叙夹议法。这两种手法各有优胜,同样值得欣赏。  相似文献   

11.
语录     
《中国德育》2014,(7):5-5
正@刘墉:"天生我材必有用"没错!问题是大多数人"天生我材我不知"。每个人天生不同,长于此的常拙于彼,视力差的常音感强,文字记忆差的常图像记忆好,被认为自闭无能的可能是数学天才。可惜父母急着往同一个模子塞,用同一种方法教。只比考试成绩,忽略个人特质。结果明明有才,却连孩子自己都一生不知道。@殷永胜:孩子,懒惰依赖,是因你替他做的决定太多;不辨是非,是因为没有自主思考的机会;自卑,因你不够耐心鼓励;嫉妒敏感,因家庭不够温暖;不懂父母苦心,因你没教会他理解别人;喜欢抱怨,因  相似文献   

12.
关长龙 《家教指南》2007,(3):98-101
辞书在传承过程中,后出者多兼收前代同类之作,故其前代之讹误往往会造成一些不应存在的字形、字音或字义被后世辞书收录,所谓字之伪者.宋以后因印刷术之流行而致辞书规范化工作渐行,然亦因此误改误收者亦不免焉.今因敦煌韵书所作而得申辩其原委者数例,分"因声旁之讹变而望文生音"、"因形旁之讹变而望文生训"和"因辞书传抄之讹而将错就错"三类论之.  相似文献   

13.
"身"的造字意义为妇女怀孕之"大腹也";"■"也是"身",为其"反身",是"象大腹的孕妇形"。"殷"由"■"和"殳"所组成,而古今释义却见仁见智。通过对其所构成之古形体和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的考辨,认为"身"(■)与"殷"记载的是孕妇由孕而产的整个过程,即"身"(■)为怀孕之象形,以大腹为其表征;"殷"为生产之时的会意字,其中"■"为产妇大腹之身,"殳"为助产之象,"殷"即在他人之帮助下而生产的会意形状。  相似文献   

14.
今本《益稷》"懋迁有无化居"句当在"化居"之前断开;《益稷》"在治忽"历来异文众多,当依《汉书.律历志》作"七始咏";《益稷》"朋淫于家"本或作"风淫于家";《高宗肜日》"天既孚命",汉石经作"天既付命",汉石经"付"为本字,今本作"孚"者为借字;今本《康诰》"殪戎殷",汉石经作"壹戎殷",当以后者为宜;《尚书.武成》"一戎衣而天下大定"释为"一着戎衣而天下大定"为牵强附会之词,应理解为"一次用兵伐殷而天下安定"。  相似文献   

15.
赵迪 《辅导员》2011,(25):5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在雄伟激昂的志愿军战歌声中,辽宁省丹东市实验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殷丽娜老师带领队员们登上鸭绿江断桥,共同回味那段难忘的历史,找寻生命的"新绿"。多年的少先队工作经验,让殷丽娜深知:成功的队活动一定要富有时代的特色:成功的辅导员一定要走入队员的心中。为此,她敢于创新,组织了众多队员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其中,"走进列车员妈妈的生活体验"活动,在全国"杉杉杯"体验  相似文献   

16.
《海国图志》是近代史学史上系统地研究外国历史地理的一部名著,作者魏源在声明自己撰述旨趣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抵御外侮的战略思想:"是书何以作?日: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①其中,"以夷攻夷"和"师夷长技以制夷"明白易解,"以夷款夷"则因"款"字义多、用法特殊而费解,因此误解者众,争议亦多.笔者以为,争议两造皆误,故为此正解如下.  相似文献   

17.
由于文献记载歧异,学术界对商王盘庚所迁都城历来说法不一,其中主要有"迁殷"、"治亳"两种观点。本文从不同文献记载的对勘分析入手,考证"迁殷"、"治亳"二说的源流,并通过文献的整合与互证,提出盘庚一世二迁之说,即盘庚在位期间曾先后有"迁殷"、"治亳"两次都城迁徙。如此,则相关文献记载的分歧与矛盾可以涣然冰释。  相似文献   

18.
学校的副职是学校的中坚力量,其成长不容忽视。副职成长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浮"、"扶"、"附"和"负"成为副职成长的绊脚石,副职必须克服,方能健康成长。忌因副而"浮""浮",虚浮、轻浮、浮躁。学校的有些副职,上有正职主导航向,下有教师得力工作,自己身处其间,悠哉乐哉。主要表现在不学习,不上课,不深入课堂听课评课,不深入学生了解情况,办事爱当"二传手",遇事  相似文献   

19.
"身"、"殷"考     
"身"的造字意义为妇女怀孕之"大腹也";"(身)"也是"身",为其"反身",是"象大腹的孕妇形"."殷"由"(身)"和"殳"所组成,而古今释义却见仁见智.通过对其所构成之古形体和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的考辨,认为"身"(身)与"殷"记载的是孕妇由孕而产的整个过程,印"身"(身)为怀孕之象形,以大腹为其表征;"殷"为生产之时的会意字,其中"(身)"为产妇大腹之身,"殳"为助产之象,"殷"即在他人之帮助下而生产的会意形状.  相似文献   

20.
周良发 《运城学院学报》2012,30(3):37-40,68
作为"五四之子",殷海光对五四运动有着独特情结,并多次著文阐述自己的"五四"观。随着国内形势与自身认知的变化,殷海光的"五四"观经历了科学民主观到自由民主观的嬗变。他对五四运动基本内涵及其与新文化运动之关系的认识与剖判,很大程度上揭橥了五四运动的整体风貌。透过殷海光之论,今人可以明晰那一代知识分子对苦难中国的忧患之思与现代追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