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现代汉语中连动结构的特点是句法化程度低,结构松散。作为一个句法结构整体来说,连动结构的组成成分之间在句法上彼此制约的因素较少,动词性成分之间有很强的独立性,将它们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新的结构体,在组合过程中必然具有一定的内在关联性。通过语言内部、语言外部,以及语言世界对经验世界的临摹三个方面可以系统考察连动结构的关联模式。  相似文献   

2.
强调鲺形式相结合的语法分析原则,并据此将动词结构连用的几种情况分别划归复句或联合短语、偏正短语里,取消连动式这一概念。目的是消除语法分析的混乱局面,避免语法分析的复杂化、烦琐化,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术语,从而使语法更简明、更实用。  相似文献   

3.
在说明某些特殊的复合词的构词方式时 ,不同的学者常有各自不同的解释。我们以一个词为例 ,重申了判断复合词类型的唯一的标准 :构词成分在语义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连动结构并非普遍存在的句法结构,而是具有某种特异性的句法结构,是部分语言的类型特征。该研究对连动结构的概念界定及连动结构的特点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梳理了汉语连动结构的相关研究,讨论了汉语连动结构的相关特点,以及汉语连动结构与其他语言连动结构的不同之处,从汉语连动式界定研究、汉语连动式与其他句法结构关系研究以及汉语连动式与其他语言连动式差异研究三方面进行了归纳与梳理,并指出了目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1)对于连动句的界定研究尚不充分,缺乏统一的界定路径与标准;2)对于连动句与其他句法结构之间的界限尚不明晰,并且尚未形成统一的句法结构区分标准;3)目前国内对于汉语连动句与其他连动型语言的对比研究数量较少,并且多为描写,缺乏历时研究以及共时研究。该研究对汉语连动结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以期能为未来的研究以及未来的教学提供一些思路与拙见。  相似文献   

5.
连动式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动式的研究已经有50余年了,综观连动式的研究过程,就是一个争论和分歧的过程。可以从四个方面看:共性还是个性?建立还是取消?一个谓语还是两小谓语?划进来还是划出去?50余年的研究做出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不足也很明显:缺乏动态、系统的研究;缺乏成熟的理论框架,自觉的理论思考不足。  相似文献   

6.
汉语连动式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利 《大学时代》2006,19(2):18-19,8
连动句是汉语中一种比较特殊的句式,关于汉语连动式的研究已有50多年,但是迄今为止,我们对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还没有一个定论,存在很多分歧。本文将对汉语连动结构的特征与其他一些结构进行比较,重新界定连动式的范围。  相似文献   

7.
连动式结构在汉语中很普遍,也是世界语言中一种广泛存在的语法结构,学术界对现代汉语连动式研究充满矛盾与争议。现就现代汉语连动式的命名、存废、分类等三个方面进行述评,力图展示半个多世纪的现代汉语连动式研究概貌。  相似文献   

8.
从总体上看,连动结构在有界、无界范畴上表现出来有程度大小的差异,可称为连动结构的有界性。从结构特点上看,V1具有相对有界性;从内部成员看,表示序列动作的连动结构有界性最高,其次是动作——目的连动结构,再次是不典型连动结构,其中以“V1着V2”为代表的边缘连动结构有界性最低。  相似文献   

9.
连动句教学方法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i新红 《天中学刊》1999,14(1):115-115
连动句是动词谓语句中的一小类,因为它的谓语是由相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短语(或其中一个是单个儿动词)构成,比较特殊,所以,中师的(现代汉语知识)是将它放在“特殊句式”中介绍的。学生在学习连动句时往往不能真正地理解、掌握,判断起来模棱两可。抓住特征,进行连动句教学,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这样的:一、明确定义,抓住特征抓住连动句的特征,应从分析连动句的谓语构成入手。连动句的谓语构成有以下几种情况:(1)动词短语十动词。如:他【]去城里玩儿。(2)动词十动词的重叠形式。如:我11去看看。(3)动…  相似文献   

10.
强调意义与形式相结合的语法分析原则,并据此将动词结构连用的几种情况分别划归复句或联合短语、偏正短语里,取消连动式这一概念.目的是消除语法分析的混乱局面,避免语法分析的复杂化、烦琐化,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术语,从而使语法更简明、更实用.  相似文献   

11.
动词的意义和构式的意义相互影响,构式意义决定整体意义。"out"作为与动词搭配频率最高的小品词,也影响构式的意义。"动词+out"也是动词与构式相互作用中,构式意义决定整体意义,该构式倾向于表示完成、结束的意义,动词在这一构式中标示了动作的方式、手段、目的。Out的原型意义为物体由容器内向容器外移动,在此基础上产生和相关的隐喻义,out在构式中表明了运动的方向、过程及结果。  相似文献   

12.
动补结构与复合动词不能混而为一;是动补结构的产生与繁衍致使清浊别义衰落,而不是清浊别义衰落引起动补结构产生;语例分析不能简单比附;作为动补结构一个重要来源的特殊兼语式不是产生于五世纪,而在先秦汉语中就存在并广泛运用。动补结构这一富于生命力的词组形式和语言单位滥觞于周秦,到汉代已完全成熟并大量产生。那些把动补结构产生时代延至六朝、唐代的种种晚出说法都不可信。  相似文献   

13.
考查汉语动词拷贝句,我们可以发现有一部分句子中“VP1“的构成成分仅仅为一个包含两个词素的双音节动词“V(M1M2)“,这类句子长期没有得到重视,可以将之单独作为一个类别,称之为“动词部分拷贝句“,格式为“S V(M1M2) V’(M1) C“。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谓宾动词的界定、谓宾动词的句法功能分类、语义功能分类、谓宾动词和谓词性宾语的关系等4个方面对汉语谓宾动词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且指出了目前谓宾动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2007年修订版)作为选取语料的范围,建立一个现代汉语语素库。在现代汉语语素库的基础上,统计出最高频的300个语素作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其构词能力、语法属性、语义分布的情况。最后作者对高频语素形成原因进行分析,认为现代汉语语素的生命力长久、义项的数量、义域以及语法属性的宽泛程度都是形成高频语素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动词重叠历史考察与分析》在全面搜集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注重对动词重叠语法现象进行详细描写。在溯源和探流的基础上,结合历史语言材料与当代方言现象,对动词重叠的各种特殊形式进行了理论阐释。选择有价值的研究视角进行深入的微观探索,对已有的动词重叠研究作了重新的审视,提出了许多颇有创意的新见解。  相似文献   

17.
在汉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是"这个词的词性产生了很大的争议。在汉语教学实践中,汉语判断动词"是"在维吾尔语中没有具体的词与它对应,只能根据语义和语境把"是"翻译出来。拟就对汉语"是"的发展演变及其为判断动词时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关系作一探讨,以便在教学中能准确理解使用。  相似文献   

18.
“程度副词 动词”(特别是“很 看”)这种结构形式是非常合理的。而且其中的程度副词和动词的积极类关涉成分相搭配,表达更加凝炼,但是对语境的依赖性很强。相信这种结构会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接受,所使用。  相似文献   

19.
情态在世界各种语言中都有表现,并且由于各种语言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各自情态系统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有可能不一样。英汉情态动词分别是这两种语言的语篇中情态意义的主要表现手段,由于所含的情态意义和情态量值不同,不同类型的语篇对情态动词的使用情况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