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琼 《教育导刊》2004,(24):25-27
爱因斯坦说:“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乐别人之乐,忧别人之忧。”要想“乐别人之乐、忧别人之忧”,首先要能准确判断别人的情绪,知道别人是“乐”还是“忧”,这就需要有较强的情绪识别能力。这样,在与对方情感的共鸣中,才能有效地理解别人,并使自己得到别人的理解、喜欢和帮助,从而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2.
针尖对麦芒     
针尖一向傲气十足,看不起别人,经常为点小事和别人争帮面红耳赤。麦芒也十分高傲,以自己的锋芒为资本,唯我独尊,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相似文献   

3.
为别人开花     
为别人开一朵花,其实也是在为自己开一朵花。在别人开心、快乐的时候,自己又何尝没有感觉到幸福呢?  相似文献   

4.
为别人喝彩     
常见这样的孩子:自己有了成绩,有了荣誉,就欢呼雀跃,神采飞扬;别人有了成绩,有了进步,却往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甚至冷嘲热讽、挖苦、嫉妒,很少真正从心底里为别人喝彩。学会为别人喝彩,说到底是一种人格修养,一种气质提升,对于自己逐渐走向完美有直接和深远的影响。西班牙学者巴尔塔沙·葛拉西安在《智慧书》中写道:“一个人总能在某一处胜过别人,而在这一处上又总会有更强的人胜过他。学会欣赏每个人会让你受益无穷。智者尊重每个人,因为他知道各有其长,也明白成事不易。”随时发现别人的进步,随时为别人的成绩而喝彩,…  相似文献   

5.
掌声对于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小朋友,有人给过你掌声吗?因为什么为你鼓掌?得到别人掌声你心情怎么样?你为别人鼓过掌吗?为什么为别人鼓掌呢?”在慢慢唤醒学生生活体验的同时,悄悄地把孩子们引领到课文中掌声的氛围当中来,师生共同体验感受着掌声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过去,学校教研多以学科为单位,同学科的教师相互听课、评课。这种教研活动的针对性比较强,但容易受到学科特点的限制,导致教研形式单一,教师视界狭窄。新课程实施后,为了打破学科界限,加强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互动合作,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可以“看别人的课堂,说别人的课堂,听别人的课堂,想自己的课堂,走进别人的课堂,改进自己的课堂”为原则,建立跨学科听评课制度。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教育教学中学生的“爱心”缺失现象较为严重,具体表现为;他们或以取笑别人的缺点、短处为乐;或对别人的困难、求助采取漠视态度;或对别人的疏忽及无心冒犯耿耿于怀,伺机报复:或不顾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偷拿家中的钱物,片面追求物质享受,动辄对父母出言不逊,甚至动手动脚:  相似文献   

8.
学会欣赏     
欣赏别人是对别人的尊重,被人欣赏是一种幸福。 我欣赏别人的潇洒倜傥,是因为自己无翩翩风度;我欣赏别人的机敏睿智出口成章,是因为自己笨嘴拙舌不善言辞;我欣赏别人的才思敏捷,大笔一挥,便可以写出优美的文章和诗句,是因为自己下笔迟滞拙于表达;我欣赏别人事业有成,是因为自己平凡得不能再平凡。  相似文献   

9.
教养好不仅仅是宽容和忍耐,也不单纯表现为强压怒火和怨气,它还与合理移情有联系,即把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别人身上,用别人的观点看待事物。发现别人有没有教养并非难事,难的是正确认识自己的教养水准。  相似文献   

10.
1.青少年时代注意培养良好的品德,懂得要为别人考虑,要以身作则。先要做个好人,才能成就事业。爱因斯坦说得好:“只有为别人活着才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1.
成长快乐     
小时候,我并不知道怎样给予别人快乐。我以为给别人吃几颗糖,陪他们做几次游戏,别人就会开心。可是,随着年龄的增大,我学会了通过帮助别人来给予他们快乐。  相似文献   

1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我国春秋时期大思想家孔子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自己不想要的或不愿意接受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关心别人,尊重别人。可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爸妈的掌上明珠,家里的小皇帝,甚至是“七星伴月”,宠爱有加,因此,他们骄傲蛮横,唯我独尊,人人为我,喜欢怎样就怎样;他们做事随心所欲,不顾后果,甚至只图自己快乐,不顾别人痛苦,做出己所不欲,却施于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绿衣人     
近来翻译了一篇小说《信》,其中有一个自私的母亲教育孩子说,你到了一定年龄就不要再拆信,信里都是别人的痛苦,不要让别人的事伤你自己的心。译时觉得纸上一股冷气逼人,暗自庆幸我对信的感受完全相反。我喜欢信,喜欢读信,书信越过高山,使分隔两地的离人能互诉衷曲,从互相关心中得到滋养。古时把生离死别并列,自从有了邮政,虽生离而能有音信,比起去到那永不会有任何消息回来的天国,自然大不一样。每个人一生会收到许多信,我也一样。我曾为别人的欢喜而欢喜,为别人的悲哀而悲哀;也曾写过许多信,希望别人为我的欢喜而欢喜,为…  相似文献   

14.
1.让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献血是一朵花,一次受伤后的救助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一次碰撞后的忍让是一朵花。一次大度的让贤举荐是一朵花……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的缤纷而赞美是真诚的情,能为别人的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  相似文献   

15.
沉默     
沉默是一种处世哲学,用得好时,又是一种艺术。谁都知道口是用来吃饭的,有人却说是用来接吻的。我说满没有错儿;但是若统计起来,口的最多的(也许不是最大的)用处,还应该是说话,我相信。按照时下流行的议论,说话大约也算是一种“宣传”,自我的宣传。所以说话彻头彻尾是为自己的事。若有人一口咬定是为别人,凭了种种神圣的名字;我却也愿意让步,请许我这样说:说话有时的确只是间接地为自己,而直接的算是为别人。自己以外有别人,所以要说话;别人也有别人的自己,所以又要少说话或不说话。于是乎我们要懂得沉默。你若念过鲁迅先…  相似文献   

16.
为别人想     
人的两只眼,全是平行的,所以应当平等看人。人的两耳,是左右并列的,所以不可偏听一面之辞。人的鼻端,共有两个孔,所以不应当随着别人一个鼻孔出气。人只有一条舌,所以不能说两面话。人虽只有一个大脑,然而有左右两个半球,所以做事不但要为自己想,也当为别人想。为别人想@邱新光  相似文献   

17.
人们都渴望成功,但每个人成功的原因各不相同。欣赏别人,或被别人欣赏,将为你的成功插上翅膀,使你如虎添翼.飞向未来!  相似文献   

18.
中国精神     
许贝贝 《新读写》2009,(10):8-8
在1949年10月1日那一刻的起跑线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了自己的长跑。虽然起步比别人晚,体型比别人大,负荷比别人重,条件比别人差,但中国一直以勇往直前的劲头拼搏着,在全世界的关注下成长壮大。  相似文献   

19.
宽容     
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我们应该学会对别人表现宽容……”这是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一段台词。小时,我根本不解其中深意;现在,越品尝越觉其味蕴含隽永。小时候,常见周围的人总为区区小事而大动肝火,我很迷惘:为何人们心中竟装不下一丝委屈?这样斤斤计较还有快乐吗?春去秋来,我一天天长大,渐渐悟出一个道理:只有把宽容与真诚无私地奉献给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宽容与真诚;只有每个人都宽容别人,世界才会变得温馨可爱!宽容是理解的体现,只有理解别人,才能宽容别人。…  相似文献   

20.
1、先要做个好人,才能成就事业,青少年时代注意培养良好的品德,懂得要为别人考虑,要以身作则。爱因斯坦说得好:“只有为别人活着才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